曾有人说过:“天地要阴阳和谐,人体要气血平衡。”这句话说的还真不错,阴阳平衡,才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气血平衡,人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对于女性来说,如果气血失衡,身体就会出现不适,有时胸闷气短,有时肺瘀血,这些或大或小的不适,对健康影响极大。简单地说,如果把女性比喻为一朵花,那么“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两者共同滋润五脏六腑,使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素问》一书中明确提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句话流传至今,已经是中医女性养生学中形容气血关系最常用的一句话,气对血的这种“统率”作用,具体表现在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女性身体的影响巨大,血无气的统率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可能变成身体内的邪火。气虚的女性会出现疲乏无力、食欲缺乏、头晕目眩等症状;血虚女性可能出现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等症状。
气能生血
血液的化生是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的,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这便是血液生成的动力。因此,脾气旺盛健运,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强,心血和肝血充盈,表现为面色红润、视物清晰。如果脾气亏虚,运化水谷的力量减弱,血液的化生失去源头,就会导致心血或肝血亏虚,表现为面色没有光泽、双眼无神、视物昏花、气短乏力、心悸等。所以说“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
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把补气提到了补血之前,也就是说,在失血的情况下,更需要补气,以恢复机体功能,只有体内的气充足了,血液才能得以正常化生。
许多女性对补血的机制并不了解,其实如果血虚时,补气之物配合补血之物,效果会更好。例如清代“医圣”傅山曾经接诊过一位孕妇,经过望诊,发现这位孕妇有血虚症状,对胎儿发育很不好,当即采取生黄芪补中益气,熟地黄、麦冬、当归、川芎养血益阴,经过治疗,孕妇血虚症状很快得到好转,这就是“气能生血”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效果。
气能行血
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一书中提到:“运血者即是气。”血液的运行,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动血液运行,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推动血液运行。气的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如果体内的气不能正常运行,则相应的血运行便会不畅。气的功能障碍如气虚或气滞、气逆,常可引起血行不利,出现血瘀等证。所以临床治疗血瘀证时,不仅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还应该辨别不同的病因而兼用补气、行气、破气、降逆等药物来达到治本的目的,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气能摄血
人体内血液通道的长度可以环绕地球两周,很多人都会为之大吃一惊!事实上,我们就是依靠这条漫长的通道以及在其内流动的“血液”来维持生命的。而血液能够始终顺畅地在脉管中循行,离不开气的固摄(约束)作用。脾气充足,就会发挥其固摄作用,使血液行于脉中而不致逸出脉外,从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如果脾气虚弱,失去固摄作用,往往会导致各种出血病变,临床上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
如果女性出现脾虚症状,气的固摄功能就会减退,出现脾不统血的症状,轻者皮下出血形成瘀斑,影响皮肤的美观,重者则会出现鼻出血、便血、尿血、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因而治疗这些出血病变时,必须采用健脾补气的方法,益气以摄血。临床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重证候时,用大剂量的补气药物来摄血,也是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
如果说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那么血就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以推动、温煦为主;血以营养、滋润为主。所以血到之处气一定到,而气到之处血却未必跟随,而人体一旦出现气血不足,必然首先表现在面色上。气虚则面色萎黄。有些产妇面部皮肤缺少光泽,显得苍白,手部皮肤粗糙,指甲无血色、不光滑,这是产后气虚所致。
血能养气
人体的血液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所以血足则气旺,血虚则气衰。人体脏腑、关节等任何部位,一旦失去血的供养,就会出现气虚或气的功能丧失等病变。血虚病人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其道理即在于此。
关于血虚的症状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叫“一黄五白四不养”。“一黄”指面色萎黄,“五白”指面白、唇白、(指)甲白、舌白、眼白,“四不养”指不养心(心悸、多梦、心神不宁)、不养肝(耳鸣、肋痛、情志不畅)、不养头目(头晕、视力减退)、不养肢体(皮肤干燥、关节屈伸不利)。这些症状中,如面色萎黄、心悸等,同样也是气虚的表现。
血能载气
中医认为,“血藏肝中”而“血能载气”。气依附于血才得以存在于体内,并以血作为载体而在全身运行。人体内脏腑和经络之气的生成以及调和,除了与先天之气有关外,还要依赖于后天之气的不断充养,而后天之气流布于脏腑经络,主要靠血液的运输作用。当血液大量丧失时,常常会引起气脱证。出血过多使气失去依附,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等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所以在临床治疗大出血的气脱证时,必须同时配合止血补血法。
“血能养气”与“血能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所以将其概括成了一句话,即血为气之母。总体说来,血属阴,气属阳,只有气血阴阳协调平衡,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反之,则气血不和,百病由此而生。因此,调整气血的关系,使其恢复到协调平衡的状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法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