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论

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华药物源流长,
先民践行曾亲尝。

三皇五帝传到今,

光芒万丈堪发扬。

神农本草药书祖,

上中下品为妙想。

成书秦汉称经典,

三百六十五药藏。

弘景本草经集注,

分类按自然属性,

载药七百三十种,

首创药诸病通用。

新修本草大唐现,

国颁药典世界先。

证类本草唐慎微,

图文并重开新风。

本草纲目是巨著,

天下惊观为此书。

本草纲目又拾遗,
六次大统功劳著。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本草:由于中药来源以植物药材为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记载本草内容的典籍称为“本草学”。

中药学: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各科的基础,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中药的起源

中药起源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

2.各时期本草代表著作

我国医药学从周、秦以来,各个时期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而且历代相承,日渐丰富。据统计,现存本草书籍就有400余种,文献资料相当丰富,内容相当广泛。

(1)夏商周时期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药学正式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西周时代(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20世纪70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

(2)秦汉时期汉代医家在总结前人所积累的药物知识后,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该书共三卷,分为上、中、下三品,载药365种。《神农本草经》中还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并简要介绍了中药的产地、采集、加工、储存、真伪鉴别……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书中新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如常山抗疟、苦楝子驱虫、阿胶止血、乌头止痛、当归调经、黄连治痢、麻黄定喘、海藻治瘿等。可以说,《本经》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编写基础,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它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3)两晋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载药730种。“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小字加注的形式,对魏晋以来300余年间中药学的发展做了全面总结。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分别列举80多种疾病的通用药物,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以便于医生临证处方用药。此外,本书还考订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的制作规范。本书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第二部本草名著,它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雏形。

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及便于储存、调剂、制剂等。

(4)隋唐时期唐政府在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布了由李 、苏敬等主持编写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该书收载国产和外来药物844种(一说850种),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九类。该书增加了绘制的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性著作,对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唐开元年间,陈藏器编写成《本草拾遗》。他根据药物功效,提出宣、通、补、泻、轻、重、燥、湿、滑、涩十种分类方法(十剂),对后世方药分类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代时期,翰林学士韩保昇编成《蜀本草》。

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

(5)宋金元时期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为《开宝新详定本草》,次年编成《开宝重定本草》,80多年后,编成第三部官修本草,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

公元1082年,宋·唐慎微编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该书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每味药物附有图谱。这种方药兼收、图文并重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又有所进步,且保存了民间用药的丰富经验。每药还附以制法,为后世提供了药物炮炙资料。

元代忽思慧编著《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

(6)明代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写了《本草纲目》这一科学巨著。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其中既收载了醉鱼草、半边莲、紫花地丁等一些民间药物,又吸收了番木鳖、番红花、曼陀罗等外来药物,大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本书在文前编辑了序例,介绍历代诸家本草,证经史百家书目、七方、十剂、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引经报使、配伍、禁忌、治法、治则等内容,全面总结了明以前药性理论内容,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其百病主治药,既是临床用药经验介绍,又是药物按功效主治病证分类的楷模。本书按“从贱至贵”的原则,即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的分类方法,基本上符合进化论的观点,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本草纲目》中的每一味药都按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分别叙述,详细地介绍了药物名称的由来和含义、产地、形态、真伪鉴别、采集、栽培、炮制方法、性味功能、主治特点。通过其临床实践和药物研究,对某些药物的功效作了新的概括,如土茯苓治梅毒、延胡索止痛、曼陀罗麻醉、常山截疟、金银花疗痈等。《本草纲目》是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范本,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在世界科技史上永放光辉。

(7)清代《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为赵学敏所著,全书共十卷,载药921种,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按《本草纲目》16部分类,除人部外,把金石分为两部,又增藤、花两部,共18部,补充了太子参、西洋参、冬虫夏草、银柴胡等临床常用药,以及马尾连、金钱草、独角莲、万年青、鸦胆子等疗效确切的民间草药;同时还收集了金鸡勒、香草、臭草等外来药,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它不仅拾《本草纲目》之遗,而且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治疗未备、根实未详者,也详加补充。卷首列正误34条,对《本草纲目》中的错误加以订正。他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发展了本草学,出色地完成了我国本草学第六次大总结。

二、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一)产地

药物产地很重要,
道地药材疗效好。

川连芎贝及乌附,

关参细辛五味子。

怀药地膝山菊花,

云苓熊胆及三七。

苏薄苍术秦当归,

青海大黄宁枸杞。

新会陈皮阳春砂,
东胶晋参蒙黄芪。

《神农本草经》中曰:“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存新,并各有法。”故研究药物的产地、采集规律和储藏方法,对于保证和提高药材的质量和保护药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道地药材的含义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2.著名的道地药材

如四川的黄连、川芎、川贝母、川乌、附子,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熊胆,广东的陈皮、砂仁,江苏的薄荷、苍术,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山西的党参,山东的阿胶,浙江的浙贝母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

(二)采集

采集方法关药质,
全草叶茂初花时。

叶在花初开始采,

桑叶深秋霜后集。

花取其蕾及盛放,

果实种子熟后收。

根茎秋末与春初,

树皮根皮春夏宜。

兽虫据其生活捉,

此需因时而制宜。

矿物全年均可采,
药物采集要牢记。

中药的采收时节 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依据,也就是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 采集。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 和方法,按药用部位的不同分列如下。

(1)全草一般在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荆芥等;如需连根入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柴胡、小蓟等。

(2)叶类多在花蕾将开或盛开的时候采集,如枇杷叶、艾叶等。个别药物如桑叶,在深秋经霜后采集。

(3)花类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正开放的花朵,如野菊花、金银花等。

(4)果实、种子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槟榔等。种子多在完全成熟后采集,如莲子、菟丝子等。

(5)根、根茎一般以秋末或春初即2月、8月采收为佳,如天麻、葛根等。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等则要在夏天采收。

(6)树皮、根皮多在春、夏时节 植物生长旺盛时采集,如黄柏、杜仲、厚朴等。根皮以秋后采收为宜,如牡丹皮、地骨皮等。

(7)动物昆虫类需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如全蝎、土鳖虫等虫类,多在夏末秋初捕捉;蝉蜕为黑蝉羽化时蜕的皮壳,多于夏秋季采取;石决明、牡蛎等贝壳类,多在夏秋季捕采;鹿茸需在春季清明节 前后雄鹿所生幼角尚未骨化时采质量最好。

(8)矿物药全年均可采收。

三、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

(一)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效用多,
切制饮片便调剂。

纯净药材保质量,

分拣药物分等级。

干燥药材便储藏,

矫味矫臭利服用。

减毒减副保安全,

增强功用提疗效。

改变性能广应用,
引药入经为定向。

炮制的目的归纳为如下8个方面。

(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一般中药原药材多附着泥土、夹带沙石及非药用部分和其他异物,必须经过挑拣修治,才能使药物纯净。如石膏挑出沙石、茯苓去净泥土、黄柏刮净粗皮。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如片、段、丝、块等),称为“饮片”。一些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磁石、石决明、牡蛎等,经烧、醋淬等炮制处理,使之酥脆,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3)干燥药材,利于储藏药材经晒干、阴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加热处理,使之干燥,防止霉变,便于保存。如白扁豆、赤小豆等。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一些动物药及一些具有特殊嗅味的药物,经过麸炒、酒制、醋制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如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等。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确保安全用药,如巴豆压油取霜和醋煮甘遂、大戟等,均能降低毒副作用。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如延胡索醋制以后能增强活血止痛作用;紫菀、款冬花蜜制可增强润肺止咳功效。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如生地黄功专清热凉血、滋阴生津,酒制成熟地黄后则成滋阴补血、填精补髓之品;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辛温燥烈,经牛胆汁制后称胆南星,药性变为凉润,功效清化热痰、息风定惊。由此可见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作用,如知母、黄柏经盐炒后,增强入肾经的作用;如柴胡、香附经醋炒后,增强入肝经的作用。

(二)炮制的方法

炮制方法分五类,
修制药材最直观。

纯净粉碎与切制,

药物必须过此关。

水制淋洗泡漂润,

还有矿物要水飞。

火制炒炙与煅煨,

水火共煮蒸淬

其他制法更灵活,
根据药物需要选。

炮制方法概括分为以下5类。

(1)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

①纯净药材。借助一定的工具,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如挑、筛、簸、刷、刮、挖、撞等去掉泥土杂质、非药用部分及药效作用不一致的部分。如簸去薏苡仁的杂质,刷除枇杷叶的绒毛,挖掉海蛤壳、石决明的肉留壳,撞去白蒺藜的硬刺。

②粉碎药材。以捣、碾、研、磨、镑、锉等方法,使药材粉碎达到一定粉碎度,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的要求。如贝母、砂仁等捣碎便于煎煮;琥珀研末便于吞服。

③切制药材。用刀具采用切、铡的方法将药切成片、段、丝、块等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储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性质或制剂及临床需要的不同,还有不同的切制规格要求。如槟榔宜切薄片,白术宜切厚片,甘草宜切圆片,肉桂宜切圆盘片,黄芪宜切斜片,麻黄、紫苏、白茅根宜切段,茯苓、葛根宜切块等。

(2)水制主要包括淋、洗、泡、漂、润、水飞等方法。如根据药物质地的软硬,用淋润、洗润、泡润、浸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缓慢地渗透到药物内部,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物软化,便于切制加工。漂,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漂去腥味和盐分及毒性成分等非药用的杂质,如昆布、海藻、紫河车等。水飞,是将药物与水共研,分取其极细粉末的一种方法,如飞朱砂、飞炉甘石等。

(3)火制主要包括炒、炙、煅、煨等方法。如炒,有加辅料和不加辅料的炒法。不加辅料炒,叫清炒,清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炒法。还有伴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的。炙,是用液体辅料伴炒药物,使辅料渗透入药物内部的一种方法。如蜜炙甘草、醋炙香附、盐炙杜仲等。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一种方法,如煅石膏、煅血余炭等。煨,是利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中煨至面或纸焦黑为度,如煨诃子、煨肉豆蔻等。

(4)水火共制主要包括煮、蒸、淬、 等方法。煮,是将药物置于清水或液体辅料中加热煮沸的一种方法。如醋煮芫花、酒煮黄芩等。蒸,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一种方法。如酒蒸大黄、蒸何首乌等。淬,是将药物煅烧红透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松脆的一种方法。如醋淬自然铜、鳖甲等。 ,是将药物迅速放入沸水中,经短暂加热,立即取出的一种方法。如 杏仁、桃仁以去皮等。

(5)其他制法常用的有发芽、发酵、制霜和精制等。如稻、麦的发芽,神曲的发酵,巴豆的去油取霜等。

四、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具体地说,性是指药物的性质,能是指药物性质所发生的效能,两者称为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

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展变化实质上是邪正相搏,引起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所反映出来的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调节 人体之偏、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消除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因为每种药物均具有一定的特性(偏性)决定的,而这种特性,归纳起来就是中药的性能。

性味包括性和味两个方面。药物的功效与性味有着密切关系,是药物治病的主要理论依据,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一)四气

寒热温凉称四气,
概括药性作用宜。

论其根源究疗效,
相对疾病性质提。

寒凉用于阳热证,
阴寒证需温热驱。

四气指导临床用,
寒热热寒需记清。

桂枝下咽阳盛毙,
承气入胃阴盛亡。

寒热温凉勿错用,
覆水难收需切记。

(1)四气的含义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四性中温、热和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和缓的一类药。平性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偏凉、偏温的不同,因此仍称四气(性)而不称五气(性)。

(2)四气是如何产生的药物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3)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①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平肝等作用,适用于热证、阳证,如石膏、大青叶、沙参、石决明等。

②温热药。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功效,适用于寒证、阴证,如附子、干姜、补骨脂等。

(4)四气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药物的四气理论如何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总的来说,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王叔和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

(二)五味

五味酸苦甘辛咸,
概括药物作用传。

概括药物本身味,
更是药效之反映。

辛味发散行气血,
甘味补益和缓急。

酸味收敛又固涩,
苦味燥泄兼能使。

咸味软坚能泄下,
淡能渗利涩类酸。

五味应用需谨记,
临床切记勿误用。

(1)五味的含义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称为五味。

(2)五味的产生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与四气一样,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并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理论。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3)五味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①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功效,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如麻黄、木香、川芎、冰片、麝香等。

②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常用于虚证、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如党参、熟地黄、甘草等。

③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虚汗、久泻、遗精、遗尿、出血等证,如五味子、乌梅、赤石脂等。

④苦味。有泄和燥的功效。泄的含义甚广,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常用于里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喘咳等证,如葶苈子、大黄、杏仁等。至于燥,燥能燥湿,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厚朴等;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连、黄芩等。

⑤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常用于瘰疬、痞块、燥热便秘等证,如昆布、鳖甲、芒硝等。

此外,淡味有渗湿、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茯苓、猪苓、泽泻等;涩味与酸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如莲子、海螵蛸等。

(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指药势,
相对病势之所言。

升浮为上沉降下,
遣方用药需谨记。

升浮药能升阳气,
解表祛风又散寒。

催吐开窍药效好,
升提浮越功效宜。

沉降清热又泻火,
泄下通便降呕逆。

止咳平喘又息风,
利水渗湿潜阳益。

病位在上用升浮,
沉降用于下方症。

升降浮沉关临床,
药势病势搭配齐。

升浮药物辛甘温,
沉降酸苦咸涩寒。

质轻升浮重沉降,
性味质地有关系。

升降浮沉炮制变,
酒升姜散盐则下。

配伍亦对其影响,
升降浮沉看强弱。

(1)升降浮沉的含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一般可分为升浮和沉降两个方面。它是和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所表现出来的趋势(病势)相对而言的。

(2)升降浮沉的作用及适应证一般说,升是上升提举,降是下达降逆,浮是向外发散,沉是向内收敛。

升浮药:大多具有升阳、解表、祛风、散寒、催吐、开窍等功效,常用于腹泻、脱肛、表证、痰涎壅盛、宿食及窍闭神昏等证。

沉降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潜阳息风、利水渗湿等功效,常用于里热证、实热便秘、呕吐呃逆、喘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3)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①药物的升降浮沉是临床选药的原则之一。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也有上逆、下陷的差异。应用其理论来指导用药,当辨析病位与病势,一是顺着病位,一是逆着病势。

②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所以,在治疗上必须针对病情据此原则选药。这种性能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驱邪外出。

(4)影响中药“升降浮沉”作用趋势的因素

①性味和质地的关系。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有辛、甘味和温热性。具有沉降作用的药物,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凡质轻的花、叶类药物,如薄荷、辛夷、桑叶大都具升浮作用。质重的根茎、果实、种子、矿物及介壳类药物,如大黄、紫苏子、石决明、代赭石等大都具有沉降作用。

②炮制和配伍的影响。药物经炮制后可以改变药物对人体的作用趋势。如酒制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敛,盐制则下等。药物在复方配伍中,升浮的药物在与较强的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沉降的药物同较多较强的升浮药物配伍时,则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程度的制约。这说明升降浮沉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归经

药用归向是归经,
作用趋向需分明。

连独桂附细少阴,
太阴苍葛桔升临。

柴青川芎厥阴走,
阳明膏芷术葛根。

藁桂羌麻行太阳,
少阳柴胆翘茵陈。

胸膈咽头桔梗载,
腿足牛膝力下循。

四气五味为性能,
升降浮沉趋势行。

归经作用其部位,
辨其不同需分明。

药性理论界和用,
临床用药效果中。

(1)归经的含义归,是指中药作用的归向;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的病变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也就是指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如寒凉药有清肺热、清肝热、清心热之殊;补虚药有补肺、补脾、补肾之异。将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进行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便形成了药物的归经理论。

(2)归经的产生及指导意义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因为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症;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症;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症。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因而得出某药归某经或某些经的结论。如贝母、杏仁能治喘咳胸闷,归肺经;青皮、香附能治胁痛,天麻、钩藤能止抽搐,故归肝经;朱砂能安神,故归心经等。说明归经理论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长期疗效观察中总结而来的。

(3)归经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关系四气五味是说明药物的性能,升降浮沉是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势,归经是说明药物作用的部位。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归经与四气结合,如肺病咳嗽(归肺经)有寒性的黄芩清肺热,热性的干姜温肺寒,温性的百合补肺虚,凉性的葶苈子泻肺实。归经与五味结合,如同归肝经的药物有辛味的香附疏肝理气,甘味的阿胶补养肝血,酸味的山茱萸肉收敛补肝,苦味的龙胆清肝泻火,咸味的鳖甲散结消癥。归经与升降浮沉的关系,如同是肺经(咳嗽气喘)的病变,有升浮的麻黄、桔梗能开宣肺气、止咳平喘,用治外邪犯肺、肺气不宣的咳喘;有沉降的桑白皮、葶苈子能肃降肺气、止咳平喘,用治肺热喘咳、肺气不降。所以,归经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五)毒性

药物毒性要牢记,
大小有毒为分级。

正确对待药之毒,
合理使用很重要。

中药毒性可避免,
安全用药别忘掉。

中毒原因很多种,
储存炮制配伍等。

使用中药需注意,
防止中毒需记牢。

应用毒药需谨慎,
恰当使用效果好。

以毒攻毒需安全,
如若中毒速治疗。

(1)“毒”的含义中药“毒”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毒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物之害人即为毒,与现代医学说的毒副作用相同。广义的毒是指一切药物的总称。

(2)中药毒性分级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

(3)必须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首先,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一大优势。其次,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对待药物毒性的认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修改、逐步认识的过程。相信文献,不能尽信文献,实事求是,才是科学态度。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既要尊重文献记载,更要注视临床经验,相互借鉴,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对保证安全用药是十分必要的。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4)产生中药中毒的原因中药中毒的产生与药物储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各个环节 进行控制,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具体参见各药物)。

(5)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①在应用毒药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中病即止。同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并严格控制毒药的炮制工艺,以降低毒性。此外,还要注意个体差异,并说服患者不可自行服药。要从不同的环节 努力,确保用药安全。

②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

③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

五、中药的配伍

中药配伍关疗效,
根据病情选功效。

单行一药单独用,
功效类似相须好。

主辅用药为相使,
药被减毒相畏用。

相杀相畏本质同,
药效被破称相恶。

同用生毒为相反,
七情配伍要记清。

(1)中药配伍的概念和意义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因而用药就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

(2)中药配伍的内容药物单独或配合应用主要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情况,称为中药的“七情”配伍。

①单行:指药物的单独应用。对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独参汤。

②相须: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③相使:一药为主,一药为辅,两种药物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黄芪补气利水,茯苓利水健脾,两药配合,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大黄清热泻火、泻热通便,芒硝润燥通便,可增强大黄峻下热结、排除燥屎的作用。

④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⑤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出发的两种提法。

⑥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⑦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忌”)。

在以上药物配伍关系中,相须、相使为增强药物疗效的配伍,相畏、相杀为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均为用药的重要配伍方法;相恶则降低药物疗效,应尽量避免;相反是增强或产生药物的毒副作用,属于用药禁忌。

六、用药禁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硫黄原是火中精,
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
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
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
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
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
若逢石脂便相欺。

用药禁忌需记清,
证候不同需分明。

药物性能有不同,
谨需辨清适应证。

如若用错很可怕,
火上浇油不为过。

妊娠禁忌需记清,
多药孕期不能用。

蚖斑水蛭及虻虫,
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
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
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
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
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
地胆茅根与䗪虫。

服药期间有禁忌,
辛辣生冷及油腻。

刺激食品少使用,
具体禁忌看病情。

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时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1.配伍禁忌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九畏与“七情”配伍中的“相畏”意义不同,十九畏是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为药物配伍禁忌,相畏是减弱或消除毒、副作用,是应当运用的药物配伍。

2.证候禁忌

由于药物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

3.妊娠用药禁忌

是指妊娠妇女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的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慎用与禁用两类。慎用的药物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等;禁用药物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水蛭、斑蝥等。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酌情使用,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

4.服药饮食禁忌

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食忌。一般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所区别。

此外,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以及蜜反生葱、柿反蟹等。这些也应作为服药禁忌的参考。

七、剂量与用法

(一)中药的剂量

中药剂量要定好,
用量多少关疗效。

用药剂量关药性,
毒峻药物控剂量。

轻量味厚量宜小,
质重味薄加强量。

剂型配伍亦相关,
药物入煎大丸散。

年龄体质与病情,
妇儿老弱减用量。

季节变化需注意,
夏忌大热冬慎凉。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是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也称相对剂量。

中药用量得当与否,是直接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中病即止。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4倍);干品药材用量宜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此外,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10g;部分常用较大剂量为1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g。

(二)中药的用法

中药煎煮应注意,
矿贝滋补需久煎。

表药芳药不宜久,
粉状药物要包煎。

贵重药物亦另熬,
胶质烊化液冲服。

服药时间有讲究,
滋补药宜饭前服。

驱虫泻下适空腹,
健胃药宜饭后服。

刺激胃肠也饭后,
睡前安眠睡眠熟。

(1)煎煮方法矿物药、贝壳类药、滋补药大多应久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确保疗效,如磁石、石决明等;附子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也应久煎,以降低毒性;解表药、芳香药应避免久煎,以免耗散药物有效成分,降低疗效;有的粉末状药物或细小植物种子宜包煎,煎药时不致浮散或糊底(如蛤粉、车前子等);贵重药宜另煎(如人参等);胶质药宜烊化(如阿胶等);液体药(如生姜汁、竹沥等)及某些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等)宜冲服(具体药物详见各药)。

(2)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一般中药大多可在饭前或饭后1~2小时服。此外,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药、泻下药宜空腹服,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药宜饭后服,安眠药宜睡前服。 Fhq3EnHj3EcJYMPWw6GDRKIsPFvf9bjD/2mwHW8Lo7pD/ZU2ggrUBXvZJ5xLpw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