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血压升高,但是患者不要简单地以为血压高就是高血压病,这就进入了一个认识误区。判断高血压并非简单地检测到血压升高,还要确定是否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才能下结论。
如果仅以血压升高来断定病情,很容易出现误判,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误将其他疾病认定为高血压,耽误病情的治疗,还有可能因此对身体造成伤害。
血压升高虽然是诊断高血压的重要依据,但是诊断高血压不能仅仅依靠测量血压,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才能准确判断。
1.不能只看一次血压升高的结果。血压很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所以测量血压的时候要保持安静,或静坐,或平躺,如果测得的血压不小于140/90mmHg,那就表示有高血压的可能,但是这之后还要连续测量几次,确认确认血压存在持续升高的情况才能初步判断为高血压。
2.要分辨出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按照年龄的划分可以分为青少年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病等;按照发病的轻重缓急程度分为急进型高血压病和缓进型高血压病。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明确的原因,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则是“继发性高血压”。
3.要明确高血压的危险程度。根据血压水平,是否存在心脏、肾脏、脑等脏器并发症,更好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4.了解靶器官的影响。诊断高血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检查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情况。如尿液检测能检查出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心电图检查能发现对心脏的损害。
有不少人都将血压升高和高血压混为一谈,认为血压升高就是高血压病,事实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血压升高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且有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由这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也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性疾病,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明确,临床上主要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给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病的病理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血压升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查明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是什么,积极治疗原发病,通常原发病治愈或好转后血压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而高血压病需要将积极控制血压水平,防止病情恶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对高血压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偶尔一次因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并不一定就是高血压,应该明确病情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