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检测与更换方法

一、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电源变压器广泛应用在变压器降压式电源电路内,下面以空调器电脑板的变压器为例介绍它的测量方法。

1.电压测量法

为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输入220V市电电压,如图1-2(a)所示,用万用表交流20V电压挡测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的交流电压值为12.77,如图1-2(b)所示。若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正常,输出电压异常,说明变压器或负载异常。

图1-2 电源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的测量

2.阻值测量法

因普通变压器多为降压型变压器,所以它的初级绕组的阻值较大,而它的次级绕组阻值较小。用2kΩ挡测它的初级绕组非在路阻值如图1-3(a)所示,用200Ω挡测量次级绕组阻值如图1-3(b)所示。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故障。

图1-3 电源变压器绕组阻值的测量

二、热敏电阻的检测

家用电器用的热敏电阻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两种。

1.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检测

下面以12Ω的彩电消磁电阻为例介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非在路测量方法。

室温状态下,将万用表置于200Ω挡,测量该电阻的阻值为13Ω,如图1-4(a)所示。若阻值偏离正常值过多,则说明它损坏。确认室温状态下的阻值正常后,用电烙铁为它加热,使它表面的温度升高,如图1-4(b)所示。随后再用2MΩ挡测量,它的阻值迅速增大,接近无穷大,说明它的热敏性能正常,如图1-4(c)所示。否则,说明它的热敏性能下降,需要更换。

图1-4 彩电消磁电阻的检测

【提示】 电冰箱采用的PTC型启动器也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可以采用该方法确认它是否正常。

2.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检测

下面以电磁炉功率管温度传感器为例介绍负温度热敏电阻的检测方法。

室温状态下,用200kΩ电阻挡测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为57.7kΩ,如图1-5(a)所示,说明它基本正常。室温状态下,若阻值过小,说明它漏电;若阻值过大,说明它开路。确认室温状态下的阻值正常后,用电烙铁为它加热,使其表面温度升高,如图1-5(b)所示。加热后,测量它的阻值迅速减小为46.4kΩ,如图1-5(c)所示,说明它的热敏性能正常。若加热后阻值不能下降,说明它的热敏性能变差。

图1-5 电磁炉功率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注意】 不同品牌的电磁炉功率管温度传感器采用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不尽相同,更换时要注意,不要换错。而其他家用电器上应用的温度传感器也可以采用该方法判断。

三、晶闸管的测量

家用电器使用的晶闸管有单向、双向两种。它们是否击穿用万用表的通断挡或小阻值电阻挡在路就可以测出,而是否开路或触发性能是否正常应采用指针万用表测量或采用代换法判断。

1.单向晶闸管的检测

由于单向晶闸管的G极与K极之间仅有一个PN结,所以这两个引脚间具有单向导通特性,而其他引脚间的阻值应为无穷大。判别时,先将指针万用表置于R×1kΩ挡,任意测单向晶闸管两个引脚的阻值,测试时指针指示的数值为10kΩ左右时,说明黑表笔接的引脚为G极,红表笔接的是K极,剩下的引脚为A极,如图1-6(a)所示;调换表笔后,阻值为无穷大,如图1-6(b)所示。判断出引脚后,将万用表置于R×1Ω挡,使红表笔接K极,黑表笔接A极,用黑表笔瞬间短接A、G极,为G极提供触发电压,如图1-6(c)所示;随后测A、K极之间的阻值为20Ω左右,说明晶闸管被触发导通并能维持导通状态,如图1-6(d)所示。否则,说明该晶闸管损坏。

图1-6 单向晶闸管的检测

2.双向晶闸管的检测

采用指针万用表对双向晶闸管的引脚进行识别或对其的好坏进行检测时,先将指针万用表置于R×1Ω挡,任意测双向晶闸管两个引脚的阻值,当一组的阻值为30Ω左右时,说明这两个引脚为G极和T1极,剩下的引脚为T2极,如图1-7(a)所示;随后,假设T1和G极中的任意一脚为T1,将黑表笔接T1,红表笔接T2极,此时的阻值为无穷大,说明晶闸管截止,如图1-7(b)所示;用表笔瞬间短接T2、G极,为G极提供触发电压,如果阻值由无穷大变为28Ω左右,说明晶闸管被触发导通并维持导通,如图1-7(c)、(d)所示。调换表笔重复上述操作,结果相同时,说明假定正确。若调换表笔操作时,阻值仅能在短时间内为几十欧姆,随后增大,则说明晶闸管不能维持导通,假定的G极实际为T1极,而假定的T1极为G极;若被测管不能触发导通,说明触发电流小或被测管异常。

图1-7 双向晶闸管好坏及触发能力的检测

四、场效应管的非在路测量

1.引脚的判别

由于大功率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D、S极间并联了一只二极管,所以采用数字万用表检测D、S极间的正、反向导通压降时,若出现0.511左右的电压值,则说明红表笔接的是S极(N沟道型场效应管)或漏极D(P沟道型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引脚是D极(N沟道型场效应管)或S极(P沟道型场效应管),而余下的引脚为G极,如图1-8所示。

图1-8 大功率型场效应管引脚的判别示意图

2.管型与好坏的判别

【提示】 即使识别出大功率场效应管的D、S极,也不能完全确定它是N沟道型场效应管,还是P沟道型场效应管,并且对于没有内置二极管的大功率场效应管,还需要通过检测它的触发性能来进一步确认它的管型和引脚功能,以及它是否正常。

首先,将数字万用表置于二极管挡,黑表笔接S极,红表笔接D极,显示屏显示的数字为1,说明场效应管截止,如图1-9(a)所示。此时,黑表笔依然接S极,用红表笔将D、G极短接后,为G极提供触发电压,如图1-9(b)所示;再测D、S极间的阻值,阻值应迅速变小,说明该管被触发导通,并且该管为N沟道型场效应管,如图1-9(c)所示。若不能导通,说明该管异常或是P沟道型场效应管。

图1-9 N沟道大功率型场效应管的触发导通

【提示】 由于数字万用表的触发电流较小,所以有时进行多次触发也不能将场效应管触发导通。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采用指针万用表触发或采用代换法进行判断。

场效应管被触发导通后,用表笔的金属部位将触发后的场效应管的三个引脚短接,就可以使该管恢复截止。

五、电子元器件的更换

1.电阻、电容、晶体管的更换

由于电阻、电容、二极管的引脚有两个,三极管的引脚有三个,故通常采用直接拆卸的方法,即一只手持电烙铁对需要拆卸元件的一个引脚进行加热,用另一只手向外用力,就可以使该脚脱离电路板,然后再拆卸其他的引脚即可,如图1-10所示。

图1-10 拆卸电容示意图

焊接时,将焊孔内的焊锡清除干净,将需要更换的电阻、电容的引脚插装好,用不漏电的电烙铁迅速焊接好引脚。若引脚过长,用斜嘴钳剪断即可。

2.集成电路的更换

(1)集成电路的拆卸 拆卸集成电路通常采用吸锡法、悬空法和吹气法等方法。目前,多采用吸锡法和悬空法。

①吸锡法。吸锡法可用吸锡器和吸锡绳(类似屏蔽线)将集成电路引脚吸掉,以便于拆卸集成电路。

参见图1-11,首先,用30W普通电烙铁或变压器式电烙铁将集成电路引脚上的锡熔化,再用吸锡器将锡吸掉,随后用镊子或一字改锥从集成电路的一侧插入到它的底部,然后向上撬就可以将集成电路从电路板上取出。

图1-11 吸锡器拆卸集成电路示意图

【注意】 撬集成电路时,若有的引脚不能被顺利“拔”出,说明该引脚上的锡没有被完全吸净,需要吸净后再撬,以免损坏引脚。

【方法与技巧】 晶体管、开关变压器、整流堆引脚的焊锡较多,所以拆卸时采用吸锡法和悬空法更容易些。

采用吸锡绳吸锡时,先将吸锡绳放到焊点上,再用30W电烙铁将集成电路引脚的锡熔化,于是焊锡就吸附到吸锡绳上,然后就可取下集成电路。若手头没有吸锡绳也可用话筒线内的屏蔽线代替,但在吸锡前需要将它蘸好松香。

②悬空引脚法。参见图1-12,采用悬空引脚法时,先用30W电烙铁将集成电路引脚上的锡熔化,随后用9号针头或专用的套管插到集成电路的引脚上并旋转,将集成电路的引脚与焊锡和线路板悬空,随后用镊子或一字螺丝刀(改锥)将集成电路取下。采用该方法时也可以先将针头插到集成电路引脚上,再用电烙铁将焊锡熔化。

图1-12 针头拆卸集成电路示意图

③热风枪熔锡法。热风枪熔锡法主要用于拆卸扁平焊接方式的元器件,采用热风枪拆卸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一是根据所焊元件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喷嘴。

二是正确调节温度和风力调节旋钮,使温度和风力适当。如吹焊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小元件时温度一般调到2~3挡,风速调到1~2挡;吹焊集成电路时,温度一般调到3~5挡,风速调到2~3挡。但由于热风枪品牌众多,拆焊的元器件耐热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热风枪的温度和风速的调节可根据个人的习惯,并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是将喷嘴对准所拆元件,等焊锡熔化后再用镊子取下元件,如图1-13所示。

图1-13 热风枪拆卸集成电路示意图

(2)安装 更换集成电路时,将焊孔内的焊锡清除干净,并将集成电路插装好,然后用不漏电的电烙铁迅速焊接好各引脚。

【注意】 安装时不能搞错引脚方向。焊接时的速度要快,以免因焊接时间过长,引起集成电路过热损坏,并且更换后需要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通电,以免导致集成电路损坏。另外,目前许多新型小家电电路板采用的单片机(CPU)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不仅引脚多,引脚间距小,而且采用贴面焊接,更换时应采用热风枪等专用工具。 sy6w8/LVT4YSOKbRe2nvQ10Xj5vS0AbHtKOo6YAW+VlUmiRErQ6XgIzUx/E12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