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服务外包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主要的工业化国家进程一般都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和重化工业,最后才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新兴服务手段不断涌现,服务业正从“传统服务业”逐步发展到“现代服务业”阶段。

一、现代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服务业的产生

服务业是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的产生主要基于三方面的需求:①生产性需求,主要是指为生产性活动提供服务;②流通和消费需求;③社会公共需求。服务业的产生可以实现缩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社会节约劳动时间、加强生产与消费的联系以及解决和扩大劳动就业等目的。

(二)服务业的发展阶段

从世界各国服务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服务业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旅馆业、餐饮业、修理业、理发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服务业总体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他的服务业仅是零星经济活动,或是尚未出现,整体薄弱。在这个阶段,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的地位很低,仅是人们生活正常进行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供给部门,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所需的一个必要环节,远比工业、农业落后、松散。

第二阶段:服务业规模扩大,结构转换。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总就业人员的比重有所上升,特别是在生活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幅度较大,而且呈现连续上升状态;服务业资金量开始增长,增长规模较大的是流动资金,同时周转速度也有所加快;服务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技术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动;大中型的服务企业和一些相对新兴的服务行业开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旅游业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阶段:服务业的质变。服务业规模扩张速度加快,而且城市生活服务业的扩张具有较强的刚性;服务业结构变换空前激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具体表现在各服务行业于经济领域中所处地位的变动、服务行业产值结构的变动、劳动供给结构的变动和各服务行业相互关联结构的变动等方面;服务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大型服务企业所占比重上升,服务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服务业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技术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进;各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并存,股份制服务企业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服务业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甚至超过了工农业所占比重的总和,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突出地位的产业;新兴的服务业,如旅游业、咨询服务业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服务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行业;服务业就业人数迅速增加,人员素质大大提高,就业结构快速优化;服务业的投资吸引力大大加强;大型服务企业在服务市场上占据着明显的主导地位,同时中小型服务企业的数量还在增加;服务生产力有了综合性、实质性的发展,较大程度地实现了服务自动化和机械化,服务经济与知识经济和科技进步同步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一般服务业的概念

一般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而言的,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主要有批发零售、商贸餐饮、公共交通、仓储运输、邮电信息、旅游酒店、金融会计、中介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

(二)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

(三)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其主要特征如下。

1. 高知识性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产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资金的累积发展,而现代服务业与知识资源密不可分,它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与客户交流中的知识产生、积累和更新。现代服务业的价值就在于用专业的知识解决客户的问题。

2. 高增值性

现代服务业与高技术和高知识含量的关联造成了其风险低、增值高的特性。现代服务业的投资较小,成本较低,效益巨大,其增值幅度是传统经济学方法难以解释的,产生的效益也不全表现为服务业本身的利润,其运作的外表效果更显著,更多通过服务对象的收益等表现出来。

3. 高集群性

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行业集群和空间上的集群。现代服务业的出现、发展都集中在大型中心城市,因为:首先客户的地理性决定了现代服务业以中心城市进行发展,高度的互动性有利于服务的完成;其次,中心城市完善的基础建设、信息的及时性、宏观政策等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次,现代服务业要求高智力的人力资源,大型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发达,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可供选择;最后,由于不同功能的现代服务业之间高度融合、相互依赖,因而现代服务业会形成相互关联的集群。

4. 员工具有高素质

现代服务业需要各种专业人员与客户组织间进行大量的互动,因此,个人知识成为现代服务业关键性资源,现代服务业间的竞争更多是人才竞争。没有高素质人才现代服务业就成了无本之木。现代服务业的员工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学历较高。现代服务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丰富经验和知识,能弥补客户的不足,帮助客户制定、实施解决方案。

5. 进入壁垒低、产业内部呈金字塔分布

服务业的进入壁垒低于制造业,服务产品差异性小。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服务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与一般服务业相比资金需求小、成本低,因此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呈金字塔分布,存在少数大型的企业和多数小型的企业,大型企业往往为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提供服务,小型企业更多为本地市场和小型企业服务,出现这种金字塔分布的原因主要在于现代服务业的进入壁垒低,容易进入。一般现代服务业销售额的大部分由少数大型现代服务业产生,小型企业主要解决就业问题。

三、服务外包的兴起

依据商务部颁发的《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对服务外包的描述是:通过服务外包提供商向服务外包发包商提供信息技术外包(ITO)与业务流程外包(BPO)。其中,信息技术外包强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更强调业务流程,解决的是有关业务的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题。

(一)早期的外包

“外包”一词来源于英文Outsourcing,出现在1982年。但是近似于外包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有组织的外包运作方式却很早在世界上出现了。早在16世纪,从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始形式对外分活制中,就可以看到外包的雏形。在18世纪,这种形式逐渐多起来了。外包到19世纪初期已成为一种新的运作模式,被许多政府运用。英国政府于19世纪就将街道照明、监狱管理、道路维护、税务征收等公共服务项目外包给私营部门。与此同时美国和澳大利亚纷纷将国家邮件快递服务外包给私营部门,而法国出现私营企业通过竞标承包国家铁路网络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修工程。

(二)服务外包的兴起

外包作为新兴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由美国发端,迅速蔓延至日本与欧洲,现已成为全球跨国企业普遍接受并极力推广的新兴经营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共同推动下,服务外包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有别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企业对于多元化战略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而将其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的方式,交由其他专业公司处理,其实质在于截取价值链中高的利润环节,缩小经营范围,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在企业的强势领域,以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近年来,外包开始由传统的服装、体育用品、建筑等行业逐步向软件、银行、物流、设计、咨询、售后服务等服务业扩展,使全球生产组织方式和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动了服务业的全球化发展。目前,服务外包业务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已达到20万亿美元的规模。正如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再过10到15年时间,组织可能将其所有属于‘支持性’的工作和不能在事业上有助于雇员提升到高级管理职位的工作外包出去,只留下创造收入的业务。”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服务外包已走出国门跨越时空,形成了国际性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

(一)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外包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均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迅猛态势。

1. 业务总值高

全球业务总值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时仅为几亿美元,到2001年达1500亿美元,2002年增至3750亿美元,2003年达4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6000亿美元,2007年加速发展至1.2万亿美元。

2. 服务领域宽

跨国公司不仅将本国中处于劣势的制造业向外转移,而且将服务部门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等低端服务外包,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新产品研发、建筑设计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业务外包。

3. 离岸项目多

跨越国界的离岸外包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1)美国白领岗位。在今后5年,美国白领岗位离岸外包将增加30%,美国通用公司外包的70%采取离岸外包形式。

(2)全球IT领域。IT业的关键领域境外服务外包将增加45%。

(3)半数欧美公司。半数以上欧美公司将把更多项目转向海外。

4. 美欧日为发包大国

(1)以美国为主。美国不仅是服务外包的首发地,更是最大的客户,其业务额占全球ITO和BPO的70%。

(2)欧日为辅。欧洲和日本外包业务额占全球1TO和BPO的近30%。

5. 承接国家广

主要承接国家如下。

(1)承接能力较强的国家。爱尔兰、瑞典、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成为承接欧洲和日本离岸外包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2)主要承接国家。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已领先一步成为国际服务外包主要的承接国。

(3)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罗马尼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日益成为重要的承接地。

6. 发展潜力强

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在全球产值居前1000家的企业中,95%的企业制定了服务外包战略。据估计,全球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年增长速度扩大。

总之,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源于制造业,伴随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服务外包开始扩张。也就是说,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成为服务外包奠定基础,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为服务外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增长,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制造业领域的生产能力提升和出口规模的扩大无疑成为20世纪后20年世界经济发展中备受瞩目的亮点。然而,随着劳动力、土地、能源价格的上涨,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约束增强。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以及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条件下,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领域、转变利用外资和外贸的增长方式,成为我国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面临的重大课题。从总体来看,中国服务外包虽然起步较晚,特别在高附加值IT领域,外包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文化兼容性、英语口语和书写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我国服务外包的综合成本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服务外包发展潜力很大。从长远看,发展服务外包不仅有助于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制造和服务能力,培育出有实力的外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占据更有利的环节,而且服务外包还将成为我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改善外资与外贸结构、吸纳就业、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拓展与全球经济接点的全新方式和重要手段。

如果从1998年惠普为爱立信中国提供软件外包服务算起,服务外包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的12个年头,与印度等承接服务外包较早的国家相比晚了近十年。虽然起步较晚,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软件外包出口增长迅速,出口额从1.8亿美元上升至2002年的3.7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107.22%。到了2006年中国软件出口额增至14.3亿美元,是2001年的7.9倍,年均增长率为58.9%。随着未来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崛起和壮大,未来5年,中国的服务外包规模将保持年均39%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目前中国服务外包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发展速度很快。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地域分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形成了一批发展较好的服务外包基地,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及内地。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发展较好的服务外包城市,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这些服务外包城市一些是与发包国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如大连;一些是内陆城市,如西安、合肥、武汉。它们利用自身各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服务外包业务,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示范基地。

二是我国主要承接的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外包业务。我国与日本、韩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相近,承接日韩服务外包具有独特的优势。在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业务就有63.5%来自于日本市场,达到4.02亿美元。据统计,约有2000多家中国的软件公司正从事对日本的软件外包服务。据统计,2006年中国的软件离岸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3.8亿美元,日韩市场为中国软件离岸外包贡献近56%收入。

五、服务外包的社会功能

(一)给服务发包企业内部带来好处

在业务方面,外包推动企业注重核心业务,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财务方面外包可以削减开支,控制成本,重构信息系统预算,从而解放一部分资源用于其他目的,避免了“IT黑洞”的现象发生。在技术方面能获得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工作者的技能,改善技术服务,提供接触新技术的机会,且使内部信息技术人员能够注重核心技术活动。在企业战略方面,外包可以提高服务响应速度与效率,可将企业信息技术部门从日常维护管理这样的负担性职能中解放出来,减少了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风险,同时也增强了该部门的信誉。在人力资源方面,企业无需扩大自身人力规模,减少了因人才聘用或流失需花费的精力、成本以及面临的压力,节省了培训方面的开支,并增加了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

(二)提高服务质量

无论是服务的质量还是服务人员的主动性在服务外包中都是不同以往的。发包商不必为了节省费用而牺牲服务质量。全包服务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服务承包商的能动性,想方设法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发包商采用先用后付的原则,这是最有效控制服务承包商服务质量的手段,对服务承包商来说只有提供了满意的服务,才能获得应得的利润。

(三)优化服务承包商和发包商之间的服务结构

外包服务的方式将服务承包商和发包商的利益有效地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在双方利益一致的情况下,用户享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服务。

(四)企业通过服务外包有助于增进社会效益

企业通过服务外包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增进社会效益。通过服务承包商的专业技能,采用合理的生产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降低了服务成本,增加了顾客的效益。

六、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自1989年柯达公司外包以来,服务外包因能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灵活性等重要作用,受到无数企业青睐。无论是在服务外包总量、服务外包收入,还是企业的服务外包预算支出都迅速增加,服务外包在企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根据美国外包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外包市场从1996年的1000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2820亿美元,增长率为282%;2001年外包市场突破了3000亿美元,达到3200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正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

从发展趋势来看,服务外包业务出现不断发展和升级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服务外包的方式和内容日益多样化,规模、范围和深度日益扩展。从服务外包的业务类型看,主要分布在金融保险、电信服务、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等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技术服务领域的业务流程外包(BPO)继信息技术外包(ITO)之后,正成为市场的主流。根据市场调查报告,从2006~2010年,业务流程外包(BPO)由48%上升到51%,而信息技术外包(ITO)由52%下降到49%。从规模上看,大额订单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全球10大外包交易额为1158亿美元,占全部信息技术外包(ITO)交易总额的比例达73.8%,其中最大的一单交易额达500亿美元。

二是离岸外包逐步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并且外包的主要动机由劳动力套利过渡到知识套利阶段。包括研发设计、金融、法律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在内的跨国知识外包(KPO)成为新的增长点,据毕马威(KPMG)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仅就金融服务领域而言,跨国知识外包的市场规模在2010年就达到50亿美元。

三是“反向外包”渐成趋势。在印度居领先地位的业务流程外包业,印度的服务企业正逐渐在美国开设分支机构或采取并购的方式,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并且形成了一种“反向外包”趋势。反向外包模式的出现与服务外包商的实力增强、当地成本上升、满足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有关。通过反向外包,服务提供商在本土以外建立离岸外包中心或外包基地,吸引当地优秀员工并开辟新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其实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服务型跨国公司。

四是离岸外包基地多元化趋势明显。由于成本上升的影响以及出于对风险分散的考虑,欧美和日本近年来持续进行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地区转移,将大量的编程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外包给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其中欧美企业主要是从印度转向中东欧或是东南亚地区,日本企业主要是将少量外包业务从中国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h9hNpkMgwgR65poYX77Q0Tq2aQkokcF51w0ujtxvl2LBKrfmKAs34xtbFQwzjyD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