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三、徐光启主持修历

【原文选读】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 。从西洋人利玛窦 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 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未几,以左侍郎礼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 廷臣献屯盐 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 ,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 ,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 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明史·徐光启传》

注释:

①由庶吉士历赞善:由庶吉士做到赞善。庶吉士,官名。赞善,即“赞善大夫”。

②利玛窦:意大利人,1583年来到中国,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还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颇受士大夫的敬重,被称为“泰西儒士”。

③疏:臣子给皇帝条陈建议的奏折。

④敕:皇帝的命令。

⑤屯盐:屯田和盐政。

⑥日食失验:推算的日食时间出现错误。

⑦且尔:尚且这样。

⑧朔:阴历初一。

【文意疏通】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省试考中举人第一名,七年后考中进士。由庶吉士做到赞善大夫。他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并且完全掌握了使用方法。继而全面学习军事、屯田、盐政、水利等各种书籍。杨镐四路兵马在辽东打了败仗,京城大为震惊。徐光启因此数次上书要求让自己去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嘉许他的雄心壮志,越级提升为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不久,他以左侍郎的身份负责礼部事务。崇祯皇帝考虑国家财政困难,命朝廷大臣提出整理屯田和盐政的好办法。徐光启说,屯政的关键在于垦荒,盐政在于严禁私盐的贩卖。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他为礼部尚书。有一次,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徐光启解释说:“钦天监预测天象是本照着郭守敬的方法,元代已经出现了应当发生日、月食而没有发生的情况。郭守敬尚且如此,后人出错也是正常的事,所以不能责怪钦天监台官计算出差错。我听说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应该及时修正。”崇祯帝听从了他的谏言,下诏请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来推算,进行修历的工作,徐光启负责监督。嘉靖四年春农历正月,徐光启献上了《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当年冬季十月初一日,发生日食,又进上测候四说,其中以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义理揭示】

古代民间俗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里的读书,主要是指应对科举考试的学问,之所以说读书高,就在于这般读书能够“致仕”。一旦成为士大夫,个人命运家庭命运都会随之改变。徐光启显然不是这般目光短浅之人,他深知一心为国,就需要有一心为国的学问,随着西洋文化的传入,这学问就不仅仅是“四书五经”经世之学,更有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所以他以翰林院官员的身份师从西洋传教士,刻苦学习西方科学的行为本身,就体现了他超越时代的卓越眼光。由读书致仕而经世治民是实干,用科学的态度服务国家社会当然更是有利于推动历史进步的实干。他还积极推进农业实验,撰写《农政全书》《崇祯历书》;刻苦翻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等中文的名词术语,都是经过他呕心沥血的反复推敲而确定下来的,这一切都是古老中国吸收近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成果。

文化倾听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梦”成为国人的时代目标,“实干兴邦”这四个大字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在各种场合提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需要人们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但“埋头”并不等于不“抬头”,也不等于不“回首”,“埋头”的前提正是对“实干兴邦”这四个字的历史和现实有更清醒的认知。

不妨先说“兴邦”二字的内涵。说到中国崛起,总有人联想到历史上世界大国的争霸。其实这是一个无意或有意的误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少侵略性,我们今天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要称霸世界,而是要追求国家的富强和文化的繁荣,人民生活的自由和幸福,总之是要为十三亿人民谋永福,为全人类贡献中华智慧。

再说“实干”。与“实干”相对的是“空谈”,只谈不做,梦想永远不会自动实现。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只谈不做呢?究其原因,一是缺少检视的能力。由于分辨不清眼前的是是非非,所以内心惶惑不知该走哪条道路。二是缺少行动的勇气。每种行动都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如果没有披荆斩棘的准备,如何能够开辟新路呢。既然“做”就有风险,“做”的过程中还可能被质疑,“做”不好了还会毁掉一世英名,那么就站在那里指手划脚好了。可是山总不会自己走过来,世上也总需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改革的深水区,唯有勇于实干,大胆前行,及时总结,才能为后来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才能为“兴邦”奠定坚实的基础。哪怕一时失败,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也是有益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事业埋头苦干呢?历史早已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只要看人民需要什么,看民族进步需要什么。中国历来就不缺少“实干兴邦”的人,跟随他们的足迹,就能找到奋斗的道路。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为修都江堰倾尽心血,苏东坡甫一上任就扑在杭州百姓的疫情和旱灾上。他们的事业,就是救百姓于水火的事业,就是为百姓造福的事业,谁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百姓就全心全意爱戴谁,今天大禹早已成为历代贤君的楷模,李冰早已成为都江堰的守护神,而苏东坡的祠堂也从来不会缺少人们的敬仰。在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发展农业就是最大的国计民生,晁错、陶侃准确地抓住了国家的命脉,无论是上疏论“贵粟”,还是督促人们积极参加农业生产,都进一步稳定了国家的根基。

不论古今,要真正成为实干家都殊非易事。首先要能去除个人名利和享乐思想,不求表面风光。刘邦平定天下后以萧何为功劳第一,不是因为萧何能冲锋陷阵,也不是因为他善长谋略,而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默默无闻地巩固后方基地,在刘邦屡战屡败之际,源源不断地输送兵源和粮草。在竞相以清谈逃避政治斗争的西晋,何充等实干家勤于公事,因此在大祸来临之时,还能保住司马氏的大半个江山。马援戎马一生,是赫赫有名的伏波将军,但他深知将军的最大价值在于战场,安逸享乐只能毁掉自己人生,所以在六十高龄仍要请战,最终实现了马革裹尸的心愿。

其次,“实干”要避免蛮干,要在实践中认清事物的规律。管仲为相不忘“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制定政策都是依据百姓的实际情况;在春秋乱战中,他特别注重名正言,从而顺利地帮助桓公实现霸业。赵武灵王为了强国打算胡服骑射,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审时度势,花大力气先去说服自己的叔叔,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之后,看似无法完成的改革就变得简单易行了。戚继光带兵特别注意调查研究,根据南北战场、不同对手以及士兵的特点来制定战法、阵法,修建防御工事,所以不论是在闽浙一带抗倭,还是在北方对抗鞑靼,都是连战连捷,大大振奋了官兵的士气。

很多实干家还具有超前的眼光,有接受历史检验的勇气。明代的徐光启官至极品,却又是个科学家,他较早地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长处,就顶着别人的误解,虚心向西方传教士求学,从而在数学、天文、历法、农业等方面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回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众多实干家灿若星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旦把个人价值与为社会进步、民生发展而奋斗联系在一起,人生的宏图将会是多么的美好。传统文化的血脉就在我们的身体里奔涌,为每一个炎黄子孙传递着无穷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实干兴邦,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人奋斗不息的“中国梦”。

文化传递

在南通,张謇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历史名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在江南一带创办了大量民办企业,堪称成功的商业巨子;但他兴办实业的更重要目的在于社会革新,所以成功后,他把大量的财富用在了社会事业上,从而使南通成为现代化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市。

张謇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村家庭,他自幼聪明勤奋。据称5岁时便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千字文》。小时候老师曾以“人骑白马门前过”为题,让学生对下联,有人对的也很工整,如“儿牵青牛堤上行”,而张謇对的却是“我踏金鳌海上来”,对句中显现出了非凡的气魄。然而张謇青年时代的科考之途并不顺利,直到在1894年的科举中才受到了主考官翁同龢(光绪帝的老师)的赏识,中了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不幸的是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了,这个事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张謇的人生方向。他因父丧回乡守孝的第二年,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让他深深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强大,就要实行政治改革,建立议会制;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实业,以求民富国强。所以他毅然决定放弃仕途,投身实业,加入到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去,以拯国家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他在给翰林院的辞职书中说:“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从此,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实业家。

当时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两江总督张之洞,早有在南通兴办工厂的打算。他看到张謇是新科状元,又热心于实业,便委派张謇在南通筹办纱厂。在南通办纱厂,本来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南通滨江临海,交通便利;二是气候适宜,是传统的产棉区;三是又有官方背景,有人支持。但资金、技术、机器、工人等具体工作,都还是需要张謇自己解决的。经过几番周折,大生纱厂的厂房建成了,纺织机器也运到了厂里。此后5年间,张謇这个堂堂的“状元公”,不得不顶着别人的不理解,东奔西走,集资筹款。冷脸难看,冷语更难听,有人看工厂迟迟没有正式投产,就说:“纱厂烟囱高,何时才冒烟?机器虽然响,何时纺出纱?”直到1899年,纱厂终于纺出了第一缕棉纱,面对震耳欲聋的机器声,身为总经理的张謇激动得热泪盈眶。后来的两江总督刘坤一看到纱厂生产的棉纱,连声称赞道:“过去人们称这种棉纱叫洋纱,织出布来叫洋布,现在我们自己也能生产了。这可全靠你的苦争苦斗啊,我要给你记上一大功!”张謇说:“苦是苦一点,但这是我‘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再说为了国计民生,虽说吃一点苦,我心里也痛快啊!”此后张謇订立厂规厂约,提倡新风,打破陋习,“工厂中凡执事人概称‘先生’,不得沿袭‘老爷’旧称”,并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善的新型管理制度。

张謇曾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而办一国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他兴办实业的过程中。他不满足于现有的事业,一直在不断扩展事业的规模。为了解决原料问题,他兴办垦牧公司;为了解决纺织机器设备的维修制造困难,开办了资生铁冶厂;后来又成立了广生榨油公司、大隆肥皂公司、吕四盐业公司、镇江铅笔公司、上海大达轮船公司、江浙渔业公司等各类企业二三十个,形成了一个以轻纺工业为核心的企业群,一个在东南沿海地区独占鳌头的新兴的民族资本集团。

在兴办实业之外,张謇一生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兴办教育了。因为他认为文化教育也是救国救民的重要手段,要想国家富强,人民就得掌握知识,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先后兴办了大生纱厂职工专科学校、纺织专科学校、铁路学校、吴淞商船学校等,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实业培养了各种有用人才。他还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城厢初等小学、幼稚园、盲哑学校等。1920年,他又将纺织、医学、农学三个专科学校合并为综合性的南通大学。

兴办教育是为了改变年轻人的精神,在地方移风易俗则是让所有南通人都了解现代文明。他邀请了著名的导演兼剧作家欧阳予倩,在南通办起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校——伶工学社,并且建造了一座更俗剧场。剧场实行一些文明的规定,如观众按号入座、不许随地乱扔果皮、不许乱喊乱叫等,确实起到了改良社会风气的积极效果。他还在南通筹建博物苑、图书馆、气象台、医院、公园等,开全国风气之先,使南通成为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

应该说,张謇追逐的是不昙花一现的新潮时尚,和浮而不实的哗众取宠。他的每一步前进都是脚踏实地的,而且从事经营事业的开始便有一个全局观念。从经济而言并非仅仅着眼于某一工厂,而是要逐步营造一个企业体系;从教育而言并非仅仅着眼于某一学校,而是要逐步营造一个文教体系。同时,他的事业又并非局限于实业和教育两大部类,而是谋求通海地区经济、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吴良镛院士曾称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意即这是中国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建设的近代城市。当然张謇的最终目标又不是仅仅按照自己的理想建成这“第一城”,而是希望通过这个“第一城”的示范与推广,谋求一个富强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放弃仕途,却没有放弃士大夫心中经世济民的儒家理想。相反,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眼光,凭借着自身的实干,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可以说,张謇直接开启并促进了南通地区的近代化,为全国树立了楷模。胡适曾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建国后,毛泽东在谈及民族工业发展时也说,中国最早有民族轻工业,不能忘记南通的张謇。

文化感悟

1.“实干兴邦”是众多中华优秀人物的自觉追求,读过本单元的故事,你觉得“实干”的类型有哪几些?“兴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2.请在本单元提及的人物之外,再举出两到三个“实干兴邦”的优秀历史人物。

3.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于是有人说,在民族危难之际才要提倡实干兴邦,对于现在的青年学子来说,只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XDy44ac83aPr+65WLLRteILlTyT+FNw2WyrsybexJt3JRHrsJIGDyaONix+/Kn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