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仁者无敌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华杉详解

孟子劈头盖脸,说得毫不客气,直指梁惠王的政策杀人,梁惠王倒也认账,说:“我很乐意得到您的指教!”

孟子看梁惠王可教,接着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答:“没有区别。”

“用刀杀人,和用政策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区别。”

“今天您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可是百姓却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不就是您带着禽兽在吃人吗?兽类自相残杀,人们看了尚且厌恶,而做老百姓父母官的,主持政治,却不能免于率领禽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做民之父母呢?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发明用木俑或陶俑来殉葬的人,该断子绝孙,没有后代吧!只因那俑像人,孔子就那么痛恨,更何况把百姓活活饿死的苛政呢?”

孔子为什么那么痛恨殉葬的俑呢?在周朝以前,是用活人殉葬的,后来改用“刍灵”,就是用草扎一个人形,略略有点像人而已。再后来,有人发明了俑,雕刻栩栩如生,有面目肌发,可以活动。孔子认为,这样再发展下去,攀比谁的俑更像人,最后又要用真人殉葬了,所以他非常愤怒,骂那发明俑的人断子绝孙。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华杉详解

梁惠王说:“先生您是知道的,想当初我们晋国,是天下最强大的了。”

梁惠王自称晋国,因为魏国就是三家分晋而来。梁惠王的先祖晋国大夫魏斯,与韩赵瓜分了晋国。所以他还是自称晋国。

“到了我这一代呢,东边和齐国打了一仗,杀得我大败,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七百里土地;南边和楚国开了一仗,又丢掉七个城池。这实在是奇耻大辱啊!我希望能为我们的战死者报仇雪恨!您说,要怎么办才行呢?”

我们说说这场和齐国的仗,就是兵法里著名的围魏救赵一战。仗是怎么打起来的呢?首先是梁惠王出兵伐赵,包围了邯郸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出兵。孙膑使了围魏救赵之计,不救邯郸,而是直扑魏国国都大梁。已经打下邯郸城的魏军慌忙回救。孙膑在马陵设伏,打败魏军,魏军主将庞涓战死,魏太子申被俘。

所以梁惠王这奇耻大辱,都是自己作的。还说要为战死者报仇雪恨,他们恨的还不知道是谁呢!恐怕不是敌人,正是发动战争的梁惠王。

孟子说:“只要有一百里的地方,就可以行王道而使天下归服,何况是魏国这样的大国!您如果向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精耕细作,早除杂草;让年轻人能够有闲暇时间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讲求忠诚守信的道德,在家侍奉父兄,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即使手里拿着木棒,也能对付坚甲利刃的秦楚军队!

“这是为什么呢?那秦国楚国,无时无刻不在抓壮丁征兵征役,侵占了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受饿,兄弟妻子离散。秦王楚王这样陷他们的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您去讨伐他,哪有人来抵抗您呢?所以说仁者无敌!您就不要犹疑了!”

孟子的话,梁惠王听不懂啊!他一心只想着自己称霸天下的春秋大梦,心里并不装着百姓的死活。孟子跟他讲百姓,他听不进去。我们用《孙子兵法》给他再讲一遍:

夫善战者,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而不可为。

善于作战的人,先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时机。让自己不可战胜,在于你自己;而敌人什么时候可以被战胜,在于敌人,你改变不了。所以,胜利可以预知,但是不可强求。别人不可战胜的时候,你去打,必败无疑。实际上,我们不能打败任何人,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败的人,都是他自己败的,他没败,你就不要去打。

想让自己变得不可战胜,就要行王道,行仁政,让全国百姓都爱你,万众一心,誓死捍卫王道乐土的家园。这就是孟子说的,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百姓,拿木棒也能打败敌人的坚甲利刃。

如果我们行仁政,而邻国行暴政,一来他的百姓会一个个偷渡到我国来,我们的人口就多了,兵源也大了;二来当他到达临界点的时候,轻轻一推就倒了,你去讨伐他,他的百姓都夹道欢迎您的军队。这就是“仁者无敌”。

不过,战国的大结局,不是仁者无敌,而是最大的暴君秦始皇获得了最终胜利。那仁者无敌的理论是不是错了呢?不是,因为一个仁者都没有,全是坏人,坏人和坏人打,就是最坏的人赢了。但暴政的胜利始终短暂,空前强大的秦朝只有区区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超级短命的朝代,短到都不好意思说!以恢宏壮丽的秦俑殉葬的秦始皇,也应了孔子的话,其无后乎!刘邦建立汉朝,行王道仁政,轻徭薄赋,继之以文景之治,开启了四百年的汉朝。

切己体察,我们总是想逐天下而争利,总想“竞争”。要真正理解孟子的话:仁者无敌。真正理解孙子的话,先为己之不可胜。还有老子的话: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竞争,不是我要跟你争,是我让你没法跟我争。练自己的内功,跟谁都没关系。

孟子说仁者无敌,梁惠王听不懂,因为他没有那份心。他心里没装着别人,理解不了那逻辑,到不了那个境界,他不是“王天下”的料。 TaJBrKrTMbGOcclsmQiGmr0sMqOz5Cx8/LqEKH7PFimrnsyK0XvDvUUdHIOs20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