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5

孩子怕妈妈老了

母爱注定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当孩子真正长大了,自然会逐渐在空间上和妈妈保持距离。

■ 尹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今年8岁,是个女孩,上二年级,在班里表现优秀。但是我发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孩子非常多愁善感。她总是不定期地问我,有一天她长大了,妈妈老了怎么办?说到这个问题时,她总是很伤心,有时还强忍眼泪,努力隐藏着不让我看出来。我知道,她这样说,不光是怕我老了,更是怕我将来死了。每当看到这么点大的孩子心事这么重,我也感到很伤感,眼眶发热,结果昨天没忍住,也哭了起来。孩子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伤心得要命。

尹老师,是我的孩子太多愁善感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孩子提多了,也引起我的恐惧,搞得我现在也特别惧怕她问这个问题。我应该怎么办呢?希望尹老师能给予建议,谢谢!

尹建莉

你好:

我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一个人知道死亡这回事时,他就被逐出了伊甸园”。我曾听一位同事说她儿子在6岁的某一天,突然莫名其妙大哭起来,问怎么了,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稍待平息后才说出一句:“我以后也得死!”这在成人看来像个笑话,但孩子当时的恐惧和忧伤却是极为真实的。

“贪生怕死”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得以有序发展的最根本约束力,几乎没有人能绕得开这个规则,恐惧肉体死亡是所有生命的本能反应。不仅怕自己死,也怕失去身边的亲人,对亲人的感情越深、依恋越重,对死亡的恐惧就越重。

我女儿在小时候也像你的孩子一样,害怕我老了,当然更怕我死了,她会时不时地缠绵在我身上说:“妈妈,我不让你老,你永远都要年轻!”我在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时,也像你一样内心一片柔情又有淡淡的忧伤。我本能地采用缓兵之计来回答女儿,感觉效果还不错。

我这样说:“妈妈现在这么年轻,离老还很远,我要活很久呢。科学越来越发达,医学越来越发达,你看现在的人越来越长寿,到妈妈老了,人们更长寿,每个人可能都能活好几百岁,说不定腻歪得都不想活着,盼着死呢。”

孩子是不会考量我话中的细节的,她相信这些话,再加上她看妈妈说这话时表情轻松、态度坦荡、情绪愉快,也会受到感染,所以瞬间就能释然不少。到我女儿长大些后,她当然知道我为什么那样说,但她对生死之事已有了相当的经验,就不会太纠结了。同时,她对妈妈的依恋也越来越弱,小时候觉得一天都离不开妈妈,晚上睡觉更要和妈妈在一起,她甚至很搞笑地计划过,待她结婚了,买个大房子,她和我睡一间屋,她爸爸和她丈夫睡一间屋。但母爱注定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当她真正长大了,自然会逐渐在空间上和妈妈保持距离。

我说这些,是想给你一些借鉴。第一,不必在这个事上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生老病死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哲学家的思考难道不都源起于此吗?所以我们怎么能用自己的有限认识去开导孩子呢?做不到的,那就不讲。第二,采用缓兵之计较好,一方面把一个当下棘手的问题推到遥远,缓解了孩子眼前的困惑;另一方面有些问题当下确实是没有答案的,即使有,孩子也理解不了,那就交给时间,让孩子自己慢慢学着去理解好了。第三,自己态度要平和、轻松。如果你都释然不了,怎么可能让孩子释然呢?你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当孩子为你会“老去”担心时,你居然没忍住也哭了起来,这就加深了她的恐惧和忧伤。

你的孩子很优秀,很懂事,只要她心态阳光、心理健康,这些无解的问题会慢慢地自然消化的,不用担心。哪天她又提起来,继续采用缓兵之计或转移她注意力就是了。你自己也要注意不去想这类无意义的问题,既然无解,为什么要让它们扰乱自己的心绪?

正因为有死亡在前方等待,它时刻提醒我们,用心享受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享受每一餐饭、每一本书、每一份工作、每一次旅行,依恋亲人、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是好好珍爱当下的生活。我们迟早会死去很久,趁我们还活着,好好地做自己,好好享受生活吧。

祝福你。 UazlFbSWqlz/21ENRwJ4v0RDDZt/O/39KOJ7uGZJAdTfYJaJh0nNSw0PAv8KY3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