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笔记本充分运用于知识生产活动中的方式不仅限于上文中笔记本激发灵感的情况。能够通过回顾已经模糊的记忆获取思考线索,也是笔记本的优点之一。
常常阅读书报的人们会明白,“在哪里读过类似的话题,但是想不起来了”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在写文章的中途,遇到财政方面话题的时候,假设我们突然发现“我最近读过哈耶克对福利国家前途的一些论述,要是能介绍一下这个话题倒是正合适”,好不容易有了灵感,然而如果搞不清楚是在书中读到还是在杂志和报纸中偶得,无法获知出处的话,是无法正确使用的。即便在网上搜索,也不一定能找到。
这个时候,如果按照本书中介绍的方式,回过头来翻翻过去几个星期内的几页笔记,几乎都能准确、可靠地找到相应的读书笔记和详细报道。
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想以此为参考的信息大都是让你感到振聋发聩的观点,你会当场就记录在笔记本中,所以肯定能在笔记本中找到。
记忆和笔记本能够这样巧妙协作,恐怕要归功于平时做笔记、剪报或是划重点的行为,它让你能认真仔细地精读书籍并融会贯通。因为在向笔记本上记录的阶段,你对内容印象很深,因此在创作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还可以用用当时学到的某些知识。
简言之, 因为你需要的信息就在笔记本里,所以你才会想到要参考它,笔记本中没有的内容你甚至都想不起来。
这便是你想参考的内容几乎100% 都能在笔记本中找到的原因,而通过数码产品则无法这样顺利。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因为没有经过书写和粘贴这样费力的工序,所以印象就不会那么深刻。结果,你就会越来越少有“在哪里读到过”“在哪里见过”的感觉,或者很少感到在意。
做起来可能有些麻烦,但事情就是这样的。并不是“将知识生产的素材汇集在笔记本中”,而是 “(将对你造成极大触动的信息)集中在笔记本中,就会让它们成为知识生产的素材”。
正因如此,只要利用本书中的方法使用笔记本,在进行某项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有以下收获。
·找到加速思考进程的线索
·得到新视角和切入点
·获得灵感和想法
·将想法变为成果
觉得自己总是没创意或者想法简单的人,请一定尝试本书中推荐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