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乙肝的防治与调养

乙肝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至少有8亿人感染过乙肝,对于乙肝,我们应该学会它的防治和调养方式,认识到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非乙肝患者。

认识乙肝

乙肝的传染途径

1.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主要是在未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的可能性达到90%~95%。

2. 医源性传染。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中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器材。

3. 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4. 密切生活接触。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就有可能被感染上;也可因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

5. 性传播。乙肝可以通过性传染。在家庭中,夫妻间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获得抗体。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乙肝的高发人群

乙肝高发人群包括: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尤其是血友病患者;注射(尤其是静脉注射)吸毒者;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患者;有过外科手术或其他创伤性行为的人(包括美容,口腔手术)等;酗酒成瘾者,乙型肝炎家庭内接触者,尤其是配偶;有不正当性行为或同性恋者;乙肝孕妇所生婴儿;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处理血或血制品者。

患上乙肝易引起的疾病

1. 乙肝所导致的肝外病变:①肾小球肾炎,乙肝病毒及免疫复合物可引起肾脏损伤,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尿及水肿。②血清病,乙肝常有荨麻疹、斑血疹等血清病的皮肤表现。③结节性动脉炎,这种炎症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关节痛等多种症状交替或同时出现,这些症状是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

2. 与乙肝病毒有直接关系的肝外病变:①血液病。②神经系统表现,多见于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脑膜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等。③肺部表现,胸腔有积液,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不过在肝炎痊愈后很快就会消退。④心脏受损,多以心肌炎和心包炎的形式出现。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乙肝患者的区别

1.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乙肝病毒带原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状态)是指血液中能检测到乙肝病毒HBSAg阳性。但无任何肝炎的自觉症状和特征,肝功能在未服用药物的情况下始终正常,肝穿刺活体检查基本正常,经半年以上观察复查仍无变化者。这些携带者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差,暂时或者长期尚无能力清除已入侵的乙肝病毒,但并没有成为乙肝患者,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一般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直接威胁。

2. 乙肝患者。不仅是需要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更应该有肝功能波动升高,其中丙氨酸转氨酶一定要2次以上升高。同时兼有胆红素可能异常或血球蛋白比值等化验数据有异常。HBV-DNA明显复制,肝穿刺病理肝细胞有炎症、坏死,甚至肝纤维化表现。

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易患乙肝。

乙肝的防治与调养技巧

乙肝的预防

1. 患乙型肝炎或HBV-DNA阳性的孕妇可以进行母婴阻断,即在婴儿产前、产后进行全程干预,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从母体传至婴儿。

2. 加强卫生意识,不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共用剃须刀、牙具等用品。

3. 可以注射疫苗,以防感染乙肝。

乙肝的治疗用药原则

1. 讲究安全性。乙肝患者病情易变化,多采用联合治疗,所以用药安全是首要的。对于民间验方、偏方一定要慎用,以防中毒。有问题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治疗。

勤洗手,讲卫生,有助于预防乙肝。

2. 追求有效性。目前治疗乙肝的主打药物是抗乙肝病毒药物,公认的有干扰素、拉米夫定等几种。肝病患者用药必须认真选择,不能草率鲁莽,切勿轻信广告和其他各种宣传。

3. 提倡经济性。治疗乙肝花费大、药物贵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乙肝患者用药一定要精打细算,少花冤枉钱。例如,具有保肝降酶功能的药物非常多,选择用药时,一定要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货比三家,选择价廉物美的药物。

4. 掌握适当性。①适当的药物使用。②适当的剂量,中国人使用干扰素的合适剂量为每隔1天使用500万~600万单位。③适当的时间:例如长效干扰素,每周使用1次就可以确保患者在这1周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都保持在有效范围内。④适当地给药途径:口服是目前最好的给药途径。⑤适当的患者:重度或重型的乙肝患者不宜使用干扰素治疗。⑥适当的疗程:按照治疗学原则规定药物的治疗周期。

乙肝患者的日常调理注意事项

1. 要定期检查。

2. 注重药物的选择。要科学进行,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安排,不能盲目地道听途说,否则不但对治疗和调养没有帮助,还会加重病情。

3. 调理饮食。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膳食结构,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

4. 作息规律。肝脏的排毒时间是在夜间11点以后,因此应在11点之前入睡,避免加重肝脏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便于肝脏排毒、造血。

5. 保持良好的心态。中医上讲,肝喜疏恶郁,生气会导致肝脏的气血不畅,愉快的心情会使肝气条达,达到保肝的目的。

患了乙肝怎么吃

乙肝属病毒性传染病,患者除积极治疗、注意休息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合理的营养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控制热量的摄入。主食量每天应控制在300克以上;多摄入优质蛋白,没腿动物的肉要多吃,两条腿动物的肉要少吃,四条腿动物的肉最好不吃,偶尔可吃些瘦肉;忌烟、酒和辛辣食物。每日摄入的热量应控制在8364~10455千焦。适量的热量可以节约蛋白质消耗,增强体力,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但热量过高会造成体重增加,诱发脂肪肝。

宜食用高蛋白的食品。蛋白质的供给要充足。蛋白质的供给要高于健康人,由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应占全日总热量的15%,其中优质蛋白宜占50%,奶、蛋、瘦肉、水产品、豆腐及豆制品等要多吃。

适量摄入脂肪。脂肪的供给与健康人相当。要用植物油,慎食动物油脂,当肝功能较差时,则应适当减少脂肪的供给,尤其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乙肝患者宜食蒸、煮、烩、炖、汆、炒等烹调食品。

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占全日总热量的60%~70%,以利于肝糖原的储备,保护肝脏,维持肝脏的功能,可适量地补充纯糖食品,如白糖、葡萄糖、果糖等。

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宜多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等,对肝细胞的解毒、再生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都很有益。

饮食宜清淡,注意烹饪方式。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宜用蒸、煮、烩、炖、汆、炒等烹调方法,不宜吃炸、煎、熏、烤食品。要选用新鲜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慎用食品添加剂,杜绝霉变及各种腐败变质食品。 SlDzNnDUHP2/dCpp93fe2Uy5U3XbtofFj4lGu4sk4lYdtjbSm8PMmqUKIFFlZ7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