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早期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发展期呼吸困难程度加重,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并有乏力、食欲减退、上腹胀满、咳嗽、咳痰等症状。晚期表现为心慌、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及(或)神志——意识障碍、球结膜水肿等心力及呼吸衰竭的表现。
保健提示
患者平时要注意改善肺功能,可积极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太极拳、柔软操、步行等以增加肺活量和耐力。肺气肿患者冬季最怕冷,也易感冒,进行耐寒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肺气肿患者在肺部感染时,一定要卧床休息,遵照医嘱积极抗感染,解痉平喘,按时服药。
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应标本兼治,以止咳为标,补肺为本,重在补益肺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从而改善气短、呼吸困难等肺虚症状。肺热型肺气肿患者常有咳吐脓痰等肺热症状,治疗应排脓化痰。肺寒型肺气肿患者冬季较怕冷、咳吐清痰,应注意温补肺气。
民间秘方
方一:取鲜品鱼腥草200克煎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有清热排脓的功效,适合肺脓肿患者。
方二:取人参10克、白术20克、五味子15克、炙甘草10克,放入锅中,加2碗水煎至1碗,然后加入15毫升酒煎沸。分3次服用。适合肺肾气虚,易感冒的肺气肿患者食用。
宜吃食物
【宜】
猪肺、杏仁、木舌楼、旋覆花、桔梗、蒲公英、鱼腥草、桑白皮、党参、人参、沙参、冬虫夏草、五味子、玉竹
对症菜例
原料: 鱼腥草、金银花、生石膏各30克,竹茹9克,大米100克,冰糖30克
做法:
1 将鱼腥草、金银花、生石膏、竹茹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水没过药材5厘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取药汁去渣。
2 大米洗净备用。锅中下入大米、药汁及适量水,共煮为粥。
3 最后加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解读: 本品可清热养肺、化痰排脓,适合热证慢性肺炎、肺气肿患者食用,症见咳嗽痰少、痰色黄或腥臭、口干等。
药材档案
竹茹性微寒,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作用,常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中风痰迷、胃热呕吐等症。
对症菜例
原料: 菜胆50克,苦杏仁10克,猪肺750克,黑枣5颗,盐、姜片各适量
做法:
1 苦杏仁洗净,温水浸泡,去皮、尖;黑枣、菜胆洗净。
2 猪肺处理干净,洗净沥干,切成块状。水烧开,放入猪肺汆烫。
3 炒锅放入姜片,将猪肺爆炒5分钟左右。
4 将2升清水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除盐外的其余用料,改用小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解读: 本品具有益气补肺、平喘化痰的作用,适合肺气肿迁延不愈、体质虚弱的患者食用。
药材档案
苦杏仁性温,味苦,有毒,归肺、大肠经,具有祛痰止咳、润肠等功效,主治咳嗽气逆、哮喘。
对症菜例
原料: 乳鸽1只,旋覆花、沙参各10克,山药20克,盐适量
做法:
1 将乳鸽去毛及肠杂,洗净切成小块,备用。
2 山药、沙参洗净,切片;旋覆花洗净,备用;将沙参、旋覆花放入药袋中,扎紧袋口。
3 将山药、乳鸽放入砂锅,加入药袋及适量清水,用小火炖30分钟至肉烂,加盐调味,取出药袋,吃肉喝汤。
功效解读: 本品具有健脾益胃、润肺止咳的作用,尤其适合肺气肿恢复期的患者食用。
药材档案
旋覆花性温,味咸,主治邪气聚积造成的胁下胀满,惊恐心悸。可消除水湿,祛除五脏间的寒热邪气,补益内脏,使气下行。
对症菜例
原料: 绿茶汁5毫升,桑白皮、百部、白芍各5克,冰糖10克
做法:
1 桑白皮、百部、白芍分别洗净,放入砂锅中。
2 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先大火烧沸,再转小火煎20分钟。滤除药汁,将药渣留在砂锅内。
3 砂锅内再加水1000毫升,按照上次的煎药方式,再将药渣煎一遍,去渣留汁。将两次药汁兑在一起,加入冰糖和绿茶汁调匀即可。
功效解读: 本品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合痰热型肺气肿患者饮用。
药材档案
桑白皮性寒,味甘,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水肿、吐血、脚气、小便不利等症。
肺气肿患者忌吃的食物
肺气肿患者不宜食用辛热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白酒、姜、羊肉、狗肉、带鱼、糯米、肥肉等。以下两类食物也不宜食用。
损肺气食物
不宜食用损肺气食物的原因
肺气肿患者久咳伤肺,正气不足,不宜食用香蕉、冰激凌、凉菜、红薯、韭菜等耗损肺气的食物。香蕉、冰激凌、凉菜等为性质寒凉、易损伤正气之物,可产生寒痰,加重肺气肿患者的病情。红薯中含有一种氧化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韭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如大量摄入不容易消化,在胃肠道里产生大量的气体,这类食物对肺气的宣降不利,应禁用。
腥臊发物
不宜食用腥臊发物的原因
中医认为,肺气肿患者食用鲑鱼、虾、黄鱼、蟹等腥臊发物,可助湿生痰,使患者痰浊壅滞,从而加重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加剧肺气肿患者的病情。另外,也不宜饮用咖啡、浓茶,这两种食物中的咖啡因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一来会增加肺气肿患者身体内的消耗,不利于肺气肿患者的病情;二来会影响肺气肿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佳,不利于疾病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