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人力资源规划基础:排班方式

第2章至第5章分别介绍排班方式、工时测定、工序与岗位设置、人数统计口径,并把它们作为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员需求量(定编人数)的计算常与此有关。

以年计划工时作为分子,以每班的年计划工时作为分母,得到计算公式一,即:

岗位定编人数=年计划工时/每班的年计划工时=(年计划产量×标准工时)/(每班8小时×每月上班天数×12个月)×修正系数

模拟计算:

(1)某公司某产品年计划产量1 500万件,标准工时10秒/件,则年计划工时(分子)=1 500×10 000×10/3 600=41 667小时。

(2)每班8小时,四班三运转(做3休1),相当于每月上班22.5天(30×3/4),一年12个月,则每班的年计划工时(分母)=8×22.5×12=2 160小时。

(3)岗位定编人数=41 667/2 160=19.3人,取20人。

从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到:每班8小时,四班三运转(每月上班22.5天),一年12个月,就是排班方式,经过计算变成分母的每班年计划工时。而标准工时10秒/件可转换为0.002 8小时/件=10/3 600,与年计划产量结合后变成分子的年计划工时。另外,如果标准工时10秒/件是指所有的工序,则还要拆分到具体的工序,这20人也要拆分到具体的工序。如果标准工时10秒/件是指某个工序,则还要额外计算其他工序,20人只是某工序的定编人数。此外,计算得到的其他工序的定编人数加总后才是工厂的定编人数。生产岗位是在生产工序基础上设置的,可以是一道工序1个人,或一道工序几个人,或几道工序1个人。

以年计划产量作为分子,以每班的年计划产量作为分母,得到计算公式二,即:

岗位定编人数=年计划产量/每班的年计划产量=年计划产量/(每班定额产量×每月上班天数×12个月)

怎么计算每班定额产量呢?根据标准工时10秒/件,可以倒算出0.1件/秒,则小时定额产量=0.1×3 600=360件,每班定额产量=360×8=2 880件/班。

模拟计算:岗位定编人数=1 500×10 000/(2 880×22.5×12)=19.3人,取20人。

假设排班方式改变为:每班12小时,三班两运转(做2休1),相当于每月上班20天(30×2/3),则岗位定编人数=1 500×10 000/(2 880×20×12)=21.7人,取22人。

因此,在预测岗位定编人数时,需要确定排班方式、工时、工序岗位,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9IpOerraCzDwz6mjeegDPkXa8CaMhA337SmVS3xr4aL2VwOjfIu3K4eL9hbcmb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