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总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目标与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假设,会计学及其分支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会计基础知识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二、重难点解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必须理解并掌握的概念与内容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假设与会计学的分支等,重点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假设等知识。

1.企业与会计

组织大致可以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企业根据经营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企业根据组织类型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企业利益相关者是其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等。

会计就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称为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一种“商业语言”,任何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决策。

2.会计的职能、目标与作用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够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达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会计的反映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监督和督促,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监督经济活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3)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业务方面,还体现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及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会计的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的境地。所谓会计的目标就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会计的作用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实现和利用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会计的作用包括正面作用、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消极作用。

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以下八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1)可靠性。可靠性也称客观性、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可靠性要求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力求真实客观,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及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2)相关性。相关性也称有用性,它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信息要成为有用的,就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项或者通过确认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是可以统一的。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也称明晰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要求。可理解性是决策者与决策有用性的连接点。可理解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信息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会计人员应尽可能传递易被人理解的会计信息,而使用者也应设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增强理解会计信息的能力。

(4)可比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可比性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要做到这两个方面的可比,就必须做到: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就是要求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应重视交易的实质,而不管其采用何种形式。

(6)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应当区别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单独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或合并反映。

重要性具有相对性,并非同样的业务对不同的企业都是重要或不重要的事项。对某会计事项判断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重要性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从性质方面看,若会计事项的发生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该事项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数量方面来说,若某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可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该事项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

(7)谨慎性。谨慎性又称稳健性,是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若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8)及时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上述八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在实务中,常常需要在各特征之间权衡或取舍,其目的一般是为了达到质量特征之间的适当权衡,以便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质量特征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对重要性,属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问题。

4.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形成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活动。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和全部会计原则的基础。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是同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例如独资、合伙形式的企业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都不是法人。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及方法才有可能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之上,才能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

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其中,凡是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均称为中期。

(4)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我国要求企业对所有经济业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若企业的经济业务由两种以上的货币计量,应该选用其中一种作为基准,称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则称为外币。我国有关会计法规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假设虽然是人为确定的,但完全是出于客观的需要,有充分的客观必然性,否则,会计核算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四项假设缺一不可,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是确定会计原则的基础。

5. 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管理学。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会计工作,既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也包括会计实践工作。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反映与监督

B.反映与核算

C.控制与监督

D.反映与分析

2.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的(  )。

A.空间范围

B.时间范围

C.空间和时间范围

D.内容范围

3.下列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相关性要求的是(  )。

A.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和确证价值

B.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C.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D.能够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

4.企业故意提前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可靠性

B.及时性

C.谨慎性

D.实质重于形式

5.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谨慎性

B.及时性

C.重要性

D.实质重于形式

6.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  )。

A.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B.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C.系统性、主观性和强制性

D.系统性、严肃性和全面性

7.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手段是(  )。

A.劳动计量单位

B.实物计量单位

C.货币计量单位

D.时间计量单位

8.企业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入账,体现的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可靠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重要性原则

9.《会计法》规定,我国的会计年度自(  )。

A.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B.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C.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公历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  )。

A.债权人

B.经营管理者

C.政府

D.所有者

E.员工

2.会计反映职能的一般特征有(  )。

A.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

B.包括事前反映、事中反映、事后反映

C.体现在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上

D.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E.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3.下列关于会计监督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监察和督促,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

B.会计监督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C.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

D.包括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

E.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基本思想

4.目前,比较流行的“六职能”理论除了反映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外还包括(  )。

A.预测经济前景

B.分析经济效果

C.评价财务成果

D.参与经济决策

E.控制经济过程

5.从我国目前的会计实践工作来看,会计的正面作用包括(  )。

A.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B.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

C.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

D.有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E.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6.关于会计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及盈亏并编制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

B.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集团

C.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D.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E.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7.下列各项中,关于货币计量假设说法正确的有(  )。

A.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B.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C.货币计量以名义货币为单位,因此不需要考虑货币的稳定性

D.会计计量只能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不得使用任何其他计量单位

E.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

8.理论会计学包括(  )。

A.会计史

B.企业会计

C.成本会计

D.规范会计理论

E.实证会计理论

9.有关会计基本职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  )。

A.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补充

B.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

C.没有监督职能进行控制,就不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D.没有反映职能提供可靠的消息,监督职能就没有客观依据

E.两大职能是紧密结合,辩证统一的

10.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下列做法体现谨慎性的有(  )。

A.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B.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对长期投资提取减值准备

D.对财产物资按历史成本计价

E.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三)判断题

1.会计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  )

2.会计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预测经济前景、评价未来业绩、实施会计监督。(  )

3.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工作的负效应。(  )

4.会计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基础,没有监督职能进行控制,就不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反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5.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

6.在我国,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符合谨慎性原则。(  )

7.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概念不同,独资、合伙形式的企业等非法律主体一定不是会计主体。(  )

8.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

9.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和确证价值。(  )

10.企业提供的信息应清晰明了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体现了相关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11.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体现了会计监督的连续性特征。(  )

12.避免企业出现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体现了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13.会计理论包括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  )

四、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B 5.A 6.A 7.C 8.C 9.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E 3.ABCE 4.ABDE 5.ABCE 6.ABDE 7.ABE 8.ADE 9.ABCDE 10.ABC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五、案例分析

李杰是某一上市公司新聘任的会计,为公司提供会计报表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诸如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等。请问:

1.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有哪些?

2.提供的会计报表需要满足哪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案例提示

1.会计报表是为其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是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1)所有者将资本投入企业,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资本能够保值、增值。(2)经营管理者是所有者授权其经营管理企业的个人或组织。(3)员工向企业提供劳务并获得工资回报。(4)债权人与所有者一样,通过信贷等方式将资本投入企业,他们也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5)政府是经济的宏观管理部门,而税收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

2.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之一是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和提供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求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质量特征,因此,提供的会计信息需要满足以下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六、教材练习题解答

(一)思考题答案

1.[参考答案](1)关于会计的概念,有会计信息系统论与会计管理活动论。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其内涵都与会计的目标相联系。本教材认为,管理活动论能够更好地反映会计的本质,应该以此为基础界定会计的概念: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采用专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证明,会计是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产生与发展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业的分散生产更为重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重要。”

2.[参考答案]会计的本质属性是指会计的性质。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出,会计所涉及的内容,既同生产力相联系,又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联系,从而使会计既有技术性,又有社会性。会计的技术性,主要表现在会计的某些方法反映了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要求。会计的社会性,是指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就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需求,最终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做出最优的权衡决策,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会计的双重性,决定了会计的科学管理属性,使它成为一门经济管理科学。

3.[参考答案](1)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通过各个组织来完成的,这些组织是由为实现一个或多个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们组成的团体。组织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其主要目标是赚取利润;而非营利性组织则有其他的目标,如管理、提供社会服务或从事教育等。

(2)企业需要会计,因为企业有许多的利益相关者,而这些利益相关者需要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便进行决策。会计就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系统。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称为会计信息。

4.[参考答案](1)企业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三种: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业。制造企业是将原始的材料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的组织;商品流通企业向顾客销售商品,但其自身不生产产品,而是通过向其他企业购买产品再销售给顾客,它们将产品和顾客紧密联系起来;服务业向顾客提供服务而不提供产品。

(2)企业的组织类型通常有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独资企业是一个个人主体所拥有的企业,通常称之为“个体户”;当独资企业规模逐渐扩大,需要更多资源时,就可以吸收更多的人加入这个企业,这就可能成为合伙企业;公司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独立法人,通常包括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二者的关系是:三种企业类型都有可能采用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业中的任何一种组织形式。

5.[参考答案]企业利益相关者是其利益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相关的个人或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相关部门。此外,个别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还可能包括:顾客、财务分析师、供应商及社会公众等。

6.[参考答案]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具体来讲,就是会计是用来做什么的。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当归纳为反映和监督。

7.[参考答案](1)会计的反映职能的特征:①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②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③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2)会计监督职能的特征:①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②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③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

(3)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没有反映职能提供的信息,就不可能进行会计监督,因为如果没有会计反映提供可靠、完整的会计资料,会计监督就没有客观依据,也就无法进行会计监督;而监督职能又是反映职能的保证,没有监督职能进行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证,就不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也就不能发挥会计管理的能动作用,会计反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

8.[参考答案](1)会计目标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中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以评价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好融合了上述的两种观点,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确立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2)会计目标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会计目标的准确确定帮助我们明确了有哪些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做出哪些经济决策,在决策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做到“按需定产”,满足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各自的需求。②会计的目标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更加强调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会计计量除坚持历史成本外,还采用其他能够提供更加相关信息的结论属性。因此,会计目标的定位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的原则,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与灵魂。③会计目标指明了会计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同时也明确了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使命,成为会计发展的导向。制定科学的会计目标,对于把握会计发展的趋势,确定会计未来发展的步骤和措施,调动会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9.[参考答案]会计的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会计的正面作用、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会计的负面作用、消极作用。也就是说,会计工作既能完善和加强经济管理,也能弱化经济管理。

(1)会计的正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①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②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③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④为外部投资者等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其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2)会计的消极作用,当前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偷逃税款等现象的出现。

10.[参考答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以下八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可靠性。可靠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可靠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及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

(2)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和确证价值(亦称反馈价值)。

(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用就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明确会计信息的内容,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对决策有用。信息是否被使用者所理解,取决于信息本身是否易懂,也取决于使用者理解信息的能力。可理解性是决策者与决策有用性的连接点。因此,可理解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信息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

(4)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可比性包括两个方面,即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要做到这两个方面的可比,就必须做到: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要真实地反映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交易或其他事项的实质,并非与它们的法律形式的外在表现相一致。实质重于形式就是要求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应重视交易的实质,而不管其采用何种形式。

(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应当区别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具体来说,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单独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财务报告中做重点说明;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或合并反映,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关键。

(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又称稳健性,是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8)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信息的报告如果不适当地拖延,就可能失去其相关性。当然,及时提供可能会损坏可靠性。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达到平衡,决定性的问题是如何最佳地满足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

11.[参考答案](1)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

(2)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资金运动也是一个复杂过程。因此,面对变化不定的经济环境,摆在会计人员面前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首先得到解决。例如,会计核算的范围有多大;会计为谁核算,给谁记账;会计核算的资金运动能否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会计应该在什么时候记账、算账、报账;在核算过程中应该采用什么计量手段等。这些都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条件,即有必要确定会计假设。

12.[参考答案]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活动。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在此前提下选择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只有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及方法才有可能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之上,才能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3)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配比等原则。只有正确地划分会计期间,才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才能进行会计信息的对比。

(4)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一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也便于综合。因此,会计必须以货币计量为前提。

各假设之间的关系为: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和全部会计原则的基础,如果不划定会计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工作就无法进行,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又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的。会计假设虽然是人为确定的,但完全是出于客观的需要,有充分的客观必然性,否则,会计核算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四项假设缺一不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是确定会计原则的基础。

13.[参考答案](1)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为谁记账的问题。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是同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也可以是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还可以是企业、单位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独资、合伙形式的企业都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都不是法人。

14.[参考答案]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中外各国所采用的会计年度一般都与本国的财政年度相同。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

15.[参考答案]在我国,要求企业对所有经济业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若企业的经济业务有两种以上的货币计量,应该选用其中一种作为基准,称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则称为外币。我国有关会计法规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16.[参考答案]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管理学。会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全部会计工作,既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即理论会计学;又包括会计实践工作,即应用会计学。其中,理论会计学又分为会计史和会计理论;应用会计学又划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三个学科。会计理论分为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财务会计划分为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国际会计,传统的管理会计分为成本会计和责任会计,现代的管理会计增加了作业成本会计、现金流动会计、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增值会计等多个分支,审计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部分。

(二)练习题答案

1.[提示]第一种观点来自于C政府官员,第二种观点来自于E企业家,第三种观点来自于B银行家,第四种观点来自于A会计学教授,第五种观点来自于D证券分析师。

2.[提示](1)仅仅提供资产负债表的行为显然不合理,因为银行通过使用星海公司的会计报告来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决定是否贷款。会计报告不仅包括资产负债表,还包括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此时银行只能简单了解星海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却不能全面了解其盈利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

(2)所有者愿意给银行提供对企业的信誉、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产生积极影响的信息,从而对贷款有利,如盈利、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金额、各种流动资产周转良好等;相反,所有者不愿意提供对贷款不利的信息,如企业亏损、流动负债金额很大、各种流动资产和现金周转不良等。

(3)银行作为债权人主要关注贷款的报酬和风险,最希望了解的是企业短期或长期偿债能力,因此,银行需要关于资金流动情况和盈利情况。

(4)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家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共同利益就是企业运转良好,获得经济利益。

3.[提示](1)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活动。而总经理全家的旅游机票和餐宿费支出属于私人开支,不属于公司的业务支出,不能作为公司的差旅费,因此,这里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2)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在此前提下选择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而正阳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对其与其他分公司不能按照同样的标准编制。

(3)违背了会计分期假设。我国会计分期假设规定的会计期间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因此编制2×15年1月8日至2×15年8月20日的报表违背了会计分期假设。

(4)违背了货币计量假设。我国有关会计法规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因此,该分公司在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4.[提示](1)不正确。李欣从事务所取钱用于私人开支,不属于事务所的业务支出,不能作为事务所的办公费开支。这里,会计人员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2)不正确。6月15日,编制6月1日至15日的财务报表是临时性的。我国会计分期假设规定的会计期间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因此,违背了会计分期假设。

(3)不正确。我国有关法规规定,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如企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要求企业对所有经济业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因此,该事务所直接将2000美元记账,违背了货币计量假设。

(4)不正确。计提折旧前后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这违背了会计上的可比性原则。

(5)不正确。购买电脑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分期摊销其成本,不能一次作为当期费用,违背了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6)不正确。预收的审计费用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应先计入负债,等为对方提供了审计服务后再结转,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7)不正确。按照谨慎性原则,应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但该事务所未计提。

(8)不正确。支付本季度借款利息,应在本季度各个月份分别负担,不能全部计入支付当期的费用,这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g7/XZtJR7kgNcT1C6+lPgaM8Ybg+wtgyzVEtcGP1a//QR297Z9Y333kvgRj5G6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