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料又有趣的科普

文|菠萝

很高兴看到小小四月花——丹华的这本书新鲜出炉。

我和丹华结识于科普写作,网上交流多年,但至今还没见过面。但我相信文如其人,她一定是很靠谱的。丹华这本科普书绝对是良心产品,没有噱头,也不夹杂私活推荐保健品,大家尽可放心阅读。

市面上减肥书五花八门,但丹华这样背景的作家恐怕是唯一的。她在中国和美国顶尖学校各拿一个博士,既了解中国国情,又有美国行医经验。由于丹华独特的教育和工作经历,让她写起这本书来,得心应手,加上她看问题角度比较独特,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我个人是研究癌症并写相关科普文章的,但对更多人来说,肥胖恐怕是更可怕、更直接的健康杀手。

肥胖的出现,是人类基因不适应环境剧烈变化的产物。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食物短缺的环境,因此进化成了“吃货”。遇到任何高热量的食物,大脑就会告诉我们:“太好了,赶快吃!变成肥肉,储备能量为以后饥荒做好准备!”

但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热量随手可得的今天,很多地方没有饥荒了……肥肉越来越多,储备的能量越来越多,结果肥胖成了世界性难题。

我们之所以关注肥胖,并不主要是形体问题,好看的标准随时在变,完全有可能啥时候啤酒肚就成为新的审美标准。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导致各种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巨大的健康隐患。我们不怕难看,但怕死。据统计,肥胖导致的死亡人数远比饿死的人要多,减肥药卖的钱远比补品要多。

美国是肥胖重灾区,超过1/3的成人肥胖,我来美国第一天,在机场就感叹,美国也太养人了!中国各方面都想要赶超美国,很不幸肥胖人数也在这条路上。30年前的时候,中国几乎没有肥胖这一说,而现在,中国已经有超过6000万人肥胖,在某些城市,肥胖人数比例超过了20%。在中国什么都要“大补”的传统观念下,中国儿童肥胖问题尤其严重。

肥胖到底算不算一种病,还存在争议,但它带来的各种健康隐患是毫无疑问的,绝对值得大家重视。通过阅读科普读物,获取一些科学的知识,是必须的。

这本书非常适合各种教育背景的读者,作为入门读物。一来它很系统,二来它文笔很流畅。

从什么是肥胖入手,依次讲科学减肥、肥胖原因、减肥谣言,最后推荐食谱,一系列下来,连我这个经常写科普的人都觉得蛮过瘾的。难得的是,里面的结论多有大量科学研究和调查数据的支持,不是随口臆造。

严肃的科普书很常见,但是有趣、能让人读下去的极少。我自己写作的目标,是用尽量简单、略带幽默的语言,来解释严谨的科学知识。看来,丹华也是一样。

丹华文笔非常好,远超过一般的科普作家。事实上,我读的丹华的第一本书是《炼狱三年》,不是科普,而是记实的日记体小说,作者文字功力可见一斑。这本书很多章节都是用作者身边或者网上的案例入手,读起来非常流畅,很容易让人进入角色,理解背后的科学信息。用平实精练的语言,讲身边的故事或者科学知识,都是很有力量的。

人以群分,很高兴能有丹华这样的伙伴在科普道路上同行。我相信,这只是她一系列科普好书的开始。

是以为序!

李治中(菠萝博士)
2017年1月20日 l7mK285QyQmnumvMX2rtDtge8jAGYe+8D9bh7a6B1+d4qmxexZWjN3X1+Zwyf7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