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处处算计未必就能过上好日子

DON'T LOSE TO THE MOOD

相传,释迦牟尼刚开始向人们传教时,遇到过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碍,有时甚至会受到他人的公然挑衅和人身攻击。庆幸的是,他每次都凭借自身的智慧、毅力和人格力量,化险为夷,缓和矛盾。

一次,释迦牟尼安静地走在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个凶神恶煞的婆罗门。这个人对佛教十分仇视,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看到释迦牟尼后,他怒火中烧,一条毒计涌上心头。他手握一把沙子,小心翼翼地走到释迦牟尼背后,想向他的头上撒去。就在沙子扔出去的那一刻,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沙土全都飞到了他自己的脸上,迷了他的眼。

婆罗门气坏了,想要跟释迦牟尼发火,却也知道是自己理亏。只见他满脸通红,狼狈地站在原地,许多路人都看到了刚刚的那一幕,朝他抛来嘲笑的目光。面对周围那些锐利的目光,婆罗门不好意思地低头离去。

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个别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见不得别人好,总是想尽办法去算计,费尽心机地给人制造麻烦。然而,俗话说得好,做贼心虚。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是提心吊胆的,怕被人看穿,也未必都能得逞。有时,一个疏漏就把自己算计进去了。当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遭到的全是别人的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顾。

算计别人,是一种拉低人品修养的行为,也是一种自寻烦恼的选择。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通过多年的研究,证实了一件事:但凡对物质利益太能算计的人,往往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其中有90%以上的人都患有心理疾病。他们痛苦的时间和深度,比不善于算计的人高出许多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许多人再能掐会算,再处处使心眼,却没有过上好日子。

威廉依据多年的实践,列出了500道题,以此来测试“谁”是“太能算计者”,其中有一些问题很有趣,比如:你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分成几份花?你是否认为银行应当与你平分利息?你是否经常后悔买来的东西不值?你是否觉得自己经常处于上当受骗的位置?你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闷闷不乐?你是否梦想另一个人的钱会变成你的……

精于算计的人,往往活得很辛苦。对此,威廉教授有许多珍贵的总结,比如:爱算计的人经常会失去平静,处在焦虑的状态中;经常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到不满,内心很难得到平衡与满足;每天活在琐碎小事中无法自拔,只看眼前而不思长远;太渴望得到,不能轻松地生活;总是关注阴暗面,事事设防,对什么都充满怀疑。

其实,拿出上述这些弊处的任何一条,加诸某个人的身上,都会像山一样沉重,让生活变得疲乏不堪,失去色彩。可想而知,要同时承受所有的心理压力,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无论从道德修养上来说,还是从心理感受上来讲,算计别人的想法都是不该有的,这种无底线的作为,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有个故事讲到,一个男子用骆驼运货,他很羡慕另一位商人拥有一批健硕的马,就想用自己的骆驼去换那匹马。他对商人说:“我的骆驼扛东西多,速度也快,只是我现在不运输那么多货物了,留着也是浪费。我看你一直做生意,不如就卖给你吧!”

商人说:“但我已经有一匹马了,再买一只骆驼有点多余。”

男子说:“那好办,你可以用这匹马来换骆驼,我就当吃点亏吧!”

商人摇摇头,说:“这匹马陪伴我多年了,是我最好的伙伴,我不能跟你交换。”

男子心有不甘,随即想出一计。第二天他,他故意装病倒在商人必经的路旁。好心的商人经过时下马察看,并将男子扶到了马背上,准备送他去看医生。男子计谋得逞,立刻坐了起来,对商人说:“现在,我已经骑到马上,马就是我的了。”

商人并未生气,平静地说:“马可以给你,但你要答应我,不能告诉你是如何得到这匹马的。”

男子疑惑不解,问:“为什么?”

商人说:“你如果说了,以后再有人病倒在路边,就没人敢救了;如果刚巧病的人是你,结果就更糟糕了。”

男子听后,面红耳赤。商人的慷慨大度、慈悲善意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他内心的阴暗与丑陋。深感惭愧的男子,连忙下马向商人道歉,并归还了马匹。

《红楼梦》里给王熙凤的判词里写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就是在说,善于算计的人,居心叵测地设计了很多局,最后却把自己的前途和声誉都搭进去了。与其这样狭隘、沉重地活着,倒不如简单、坦荡一些,也许成不了大富大贵之人,只是过着粗茶淡饭的平淡生活,但至少不必深陷一事一物的纠缠和忧虑中。在有限的生命里,日行万步健康,夜躺木床安眠,活得光明磊落,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幸福。 qvOGTGuZWK+w0FV41B+74l3ntKKuFSoLCxmy06uuqiP3ADCyjobpWbY9pcGOEu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