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后来见时局日益混乱,加之我年衰人老,只得退居苏浙一带讲学,但却也有些碰壁。

当时社会潮流主张什么白话文,其主力为胡适,胡适与我写信,爱写古文体,我回信时,便故意不说“适之大鉴”,而说“适之你看”。

后来还有位后来做了我学生的人,时任北大教授的刘半农前来拜访我,聊起什么白话文,说文言文乃是死文字,写文言文的便是死人。

我便问他,这白话文古已有之,诗经就是白话文,历朝历代也都有自己的白话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就是白话文,不知刘大先生的白话文出自何处?

倘若他回我一句,这白话文乃是他们自创的,我也不必多说,偏偏他说他们的白话文乃是北京话为根本。

我哈哈大笑,问道:你可知北京话是什么话?

刘半农无知者无畏,道:就是明清以来的京城老百姓说的话。

我便追问:明朝的话你知道怎么发音吗?

他一脸懵逼。

我便以明朝的发音背了十几句正气歌,然后告诉他,今日之北京话,其中夹有满人的音韵,字音大多与明朝不同,而现在全国各地与周边国家的方言,有的是汉代音韵,有的是唐代音韵,有的还是宋代音韵。

他不学无术,反驳道:现在哪里还有用汉代音韵的?

我便告诉他:如今的高丽语,便是汉代音韵掺杂唐代音韵与朝鲜土话,日本语也是汉音,你刘先生不研究小学,不懂得《说文解字》,一知半解,说什么白话文,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这位刘先生还曾登报征集全国各地骂人的话,我便告诉他全国各地的骂人的方言都有什么出处,是什么朝代的发音,一边骂一边说,他终于支持不住,大汗淋漓,告辞败退。

但我也知道,如今不再是文言文的时代了。

这与什么过时不过时无关,纯粹是时代潮流改变,白话文是老百姓的最爱,所以TG也大多爱用这些吸引老百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言文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也不意味着白话文就比文言文好。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退英雄不自由。如是而已。

我在北大授课的时候,因为发音不同,许多学生听不大懂,便由弟子钱玄同板书,刘半农翻译,吴承仕等人时常陪伴左右,端茶倒水,我则一手烟卷,一手粉笔,但每说到慷慨激昂处,便常常将烟卷当作粉笔板书,又将粉笔当作烟卷,吸上两口,现在想来,当初皮鞋穿颠倒,便是征兆。

我生性诙谐,便给几个弟子按照太平天国的路子取外号,黄侃是天王,汪东是东王,朱祖希为西王,钱玄同为南王,吴承仕为北王。

而在这诸多弟子中,钱玄同,朱祖希,许寿裳等人得我学问,黄侃独得我的脾气,也最对我的胃口,后人将我二人并称章黄之学。

因母亲病逝,他守丧在家,因慈禧病逝,全国要求哭丧,学生中有人不满,被警告开除学籍,并悬挂警示用的虎头牌,黄侃闻讯大闹学堂,砸烂虎头牌。

后来这个学生带头剪发,虎头牌再度悬起,黄侃怒持大棒打碎虎头牌,惹下大祸,逃亡日本。

他生性至孝,在日本仍然守丧,就请苏曼殊画了亡母画像,日夕祭奠。

他在央大教书时,穿着打扮很是随意,下雨天总带着一双钉鞋。门卫怀疑他,要求搜包,他大怒,从此再不去央大授课。

他50岁生日那天,我为他写下对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善书,谁料联中暗藏绝命书三字,而黄侃也恰恰在这一年病逝,他曾说自己五十岁前不写书,而他恰恰没有熬过这一年。 se/+IhCcL4sfKG5aX5LHmCj6oGMVJFk/tIlE04HZbYe9mIJo2Uetu5iup4tTV7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