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尾声

有人说这些人如蔡元培钱钟书陈寅恪梁启超等人,各大网站都能搜索到他们的信息,我没有必要为他们做传,何况我为他们做的传一来有些调侃,二来大多也没有提及他们的轶事,而人民群众对轶事是喜闻乐见的,这样似乎可以多了解这些这些人的性格,更有代入感。

其实历史是不断被刷新的,不然既已有了春秋,史记何必再提?既已有了史记,资治通鉴何必多说?既已有了二十五史,何必再有诸多史料?

因为时代需求、阅读习惯、新的观点和想法层出不穷,所以历史史料也在不断刷新,而所谓轶事,大多反而让人把这些先贤捧高了。

先贤跟咱们一样是普通人,宇宙无敌金元帅在瑞士读书的时候也就是个普通的宅男,鲁迅爷爷没钱了也写信给蔡元培要饭吃,弘一法师出家后也时常动凡心嗔念,打开初高中历史课本,我们甚至能看到一大堆我党高级干部的同人小说。

大家都是人,为什么不能调侃一下呢?如果说他们跟我们真的有什么不同,就是:

他们在吃喝拉撒和啪啪啪之外还在学习,在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在明白了什么道理之后就去做,而我们,明知道每天锻炼十分钟就可以强身健体,明知道戒烟少酒有益身心,明知道多看点好书少吃点肉对身体好,却仍然只是知道而没有做!

这或许就是许多人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旧没有过好这一生的原因所在吧。

附录:关于科举制的简单介绍。

很多人对科举制的认知是不同的,这主要也怪很多影视编剧和小说作家平时不做研究。

历代的科举制制度都有所不同,譬如秀才、进士在我们的认知里是递进的,其实在科举制之初,他们同是科举的五十多种常科之一,科举科举,分科举士而已。

而与常科对应的则是制科(制举),是一些特长生,譬如王勃举博学鸿词科,属于特科,本文的经济特科,也是特科。此外还有武举。

因此说起一个唐朝的科举出身之官员,就得说人家是什么科出来的人,而不能光说是进士。

到了宋朝科举常科弱化了很多,有很多都没有了,而且形成了三级科举的定式,为了避免作弊,还研究出很多现在仍然在使用的反作弊方法——尤其重要的,考生不得认考官为师门,通通改为天子门生。

当然,今天咱们不说这些久远的历史,不然说起来就长了,仅仅普及下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分四级,第一级为童试,有县府院三类,考中者为生员,俗称秀才。

第二级为乡试,譬如范进中举,这里说的就是乡试,中举人,能中个举人在以前就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

第三级是全国会试,考中者为贡生。

第四级入殿试,殿试取三甲,一甲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换句话说,二甲第16名,就是全场第19名,因为要加上一甲的三个人。因为这个跟从前认知的三十三人一榜不同。

而当初的分科,后来也变成了按年分科了。

寄意还瞻北斗高 1JH5wWRL6Vm8CWwSyH2fWGnVRViRdb2ZHU+A7SoAIAkbSAdqP+Yy1uuoYnDrUik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