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FBI教你图文并茂的记忆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用来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随着大量信息的涌入,人们逐渐发现,如今的我们并不缺少知识,但却缺乏对知识的应用整合。怎样才能快速将知识吸收?怎样正确地将知识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力量?时至今日,世界各地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本节将主要介绍一种已被充分挖掘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这也是FBI在分析和归纳案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思维导图是由“世界记忆力之父”托尼·布赞创立的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的有效思维模式,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结构图来呈现一个思维过程的,是将放射性思考用线条和语言具体化的过程。它主要借助可视化的手段,促进灵感的产生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FBI记忆专家认为,这种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需要记忆的主题关键词与相对应的图像、颜色建立记忆链接,进而充分发挥我们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思维、阅读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简言之,思维导图等于归纳与统筹的结合。

我们都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任何进入大脑的信息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的中心,不论是感觉还是记忆。比如像文字、数字、符号、事物、味道、色彩、音乐、图案等,都可以独立地成为一个中心点,并由此向外散发出无数分支点。每一个分支点分别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接,而每一个发展而出的分支点又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主题,进而继续向外发散,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分支的连接,就是我们个人的数据库。

例如,数学老师常提到的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点想到一个面。放射性思考方式其实也是一种由点及面的过程。问题的中心是点,而目的是要完整全面地思考整个面。在想到一个主题时,首先将这个主题作为中心点,然后把关于这个主题最初想到的部分写下来,同时再根据由主题延伸出去的枝丫继续向外扩展,分别对每一根枝丫进行内容的填充和细化。而后再把这些要素继续往下剥离分拆,就这样把一个主题思考完整。

FBI记忆专家提醒我们:思维导图其实仅仅是一个工具,并不是拿来学习的,关键是将它带到各个领域当中去应用,因为形象具体和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更容易记忆。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话:“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众所周知,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右半脑一直是科学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人类左右脑的各种技巧如果可以合理巧妙地综合运用,那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益。思维导图提供的就是结合左右脑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之平衡发展。不管是效率还是效果,思维导图都比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更加有效。

它的本质是可以让复杂无序的问题变得简单,只要你用笔在纸上画出来,就可以准确而又清晰地看到问题的全部。而且,通过思维导图,还可以轻松地在原有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既然思维导图作用如此大,效果如此明显,那么它该怎么画呢?首先需要准备一张空白的纸和各种颜色的笔,之后依如下步骤操作:

1.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确定之后,用图画或者图像来表达;

2.图像标注在白纸的中心位置,从中心开始绘制,记得将周围留出空白;

3.绘制过程中,使用不同颜色的笔。绝对不要忽视颜色对视觉和大脑的冲击力,它远超出你的想象;

4.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并用关键词去代替。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也连接起来,以此类推;

5.切记,思维导图各分支连接的线条自然要弯曲,而不要用直线;

6.在每条线上清楚地标注出关键词;

7.从头到尾使用图形。

无论你所研究的主题多么复杂,一定要保证清晰明白。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就好,不同级别主题的线条粗细要合理。而且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去突出重点,尽可能地使用丰富的色彩,字体和线条图形要多一些变化。在每一级分支之间进行连接的时候可以使用箭头去表示,同时注意整体布局。层次一定要分明,条理要清晰,多用数字去体现顺序。图形不用画得多么形象,但一定是简洁易懂的。

举个例子,比如以“水果”为主题,将其画在正中央。然后画一些向四周放射出去的侧线条,这些分支代表着对主题的主要想法。在每一条分支上,写清楚关键词。这样当你再想到“水果”这个概念时,这些关键词便会从记忆深处跳出来。

现在,我们用联想来扩充这幅思维导图,看看你在分支线条上所标注的关键词。比如说苹果,看到苹果这个词我们会想到什么?颜色?维生素?果酱?红富士?根据所联想到的这些事物,从每一个关键词里去放射出更多的分支。分支的数量取决于所能联想到的事物的数量,可能会很多。具体的数量根据你所研究的主题范围加以控制。做完这些之后,不要忘记用不同颜色的笔去渲染它,尽量使用更多的图形和色彩。如果你跟着这些步骤做完了第一幅思维导图,这时你会发现,在刚开始的阶段,你的思维树里已经写满了各种符号、图形、关键词和颜色。这些都能让你的大脑更加高效地运作。

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布赞在思维导图的训练课程中,也为大家提供了12种记忆技巧。那么这些技巧与思维导图又有什么关联呢?

1.五官通感: 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受所要记忆的事物,让事物通过五感的接触,完美地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这第一条和思维导图的联系自然很明显,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我们更多的是使用手绘的方式。因为只有在手绘的过程中,我们才有这五感的体验。因此手绘导图会让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且在画图当中,视觉随着我们所画的线条不断延伸,大脑也会被引导着进行相关思考,协助我们发现不同的内容,激发思维和创意。

2.动作: 具有生命力的东西更容易引发大脑的兴趣。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思维导图软件,使用方便、简单。但使用软件绘图,毕竟只是敲击键盘。而我们手动绘图时会有很多肢体动作,包括换用各种颜色的笔。我们的眼睛、手臂、身体都会随着线条的变化而移动,借助这样的方式来加深我们的肌肉记忆。

3.联想: 将有关联性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按照线索进行记忆,不但容易,且会使记忆数量变得惊人。绘制思维导图时,联想起到特别大的作用。看着不同的分支,我们很自然地会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连线和代码等方式予以标注。因为手绘制图中的所有图形都是我们自己的原创,图像又是大脑的第一语言,所以手绘更能刺激大脑的联想力。

4.性感: 用健康的心态将“性感”和事物联系到一起,有助于引发兴趣,记忆当然更深刻。

5.幽默: 增加点乐趣。有趣、荒谬、愚蠢、超越现实,用非理性的手法表现现实。手绘过程中,我们的左脑和右脑是同时启动的,尤其是控制情感、创造、图像的右脑进入工作状态。无论是代码还是图形,根据你自己的意愿,画得生动些、趣味些,自然记忆的效果就更好些。

6.影像化: 想象。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能包容全世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当我们需要用图像来帮助标记和记忆时,会很自然地依照自己的喜好或是一些经历来绘制。那么后期当我们再次看到那些场景或物件时,也就更容易唤醒我们对与之相关的事情的记忆了。

7.数字量化: 按数字编号使顺序及次序的排列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思维导图的关键词之一就是之前提到的数字的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市场调查、任务安排等等,数字在思维导图当中的意义非常重大。

8.符号: 特殊符号更醒目,能突出重点所在,强化记忆。具有个性化色彩的符号与图形有着相同的作用,并且符号简单不复杂,个人特色明显,容易记忆。

9.色彩: 色彩斑斓,表达情绪,越是与实际生活接近的颜色越能被大脑所接受。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幅画卷。多姿多彩、图文并茂的形式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10.顺序: 按照顺序的排列,有助于思维的连贯性。在思维导图中,顺序与数字标识异曲同工。依照分门别类和分支内容的细分顺序,循序渐进,稳步加深记忆。

11.积极: 积极愉快的意向使大脑乐于工作。不管多么消极或者是悲观的事情,利用思维导图,我们总能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分析,看到事情中积极的一面。

12.夸张: 夸张的效果总能使事物凸显出来,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夸张的描述或是夸张的图形,总能让你的思维导图变得生动、鲜活,当思维导图在脑中成为立体影像,那么记忆也会随之加深。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思维导图与12条记忆守则的关系。坚持使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同时也增强了理解力、创造力,间接培养了我们的全局观。看待事物要抓住重点与关键,训练记忆力也是一样。一幅完整的脉络图印在脑中,还怕记不起来什么呢? ZlYClvqjTGxpf7+BNLUvjydmuPf4DR6c8UWrc/Vz8n5Wy5TCdM53Aq8n9wWiw06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