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纵火犯的心理分析

1940年11月,那是一个平静而温暖的午后,联合爱迪生公司的员工像以往一样,在吃完午饭之后就懒洋洋地眯着眼睛午休。谁也没有想到,此刻一场危险正在慢慢向他们逼近。

联合爱迪生公司的大厦是一座有三十几层的高楼,这栋建筑通体都是玻璃装饰的,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屋子里的温度会非常高。恰巧那天是星期一,人们正精力充沛地开始自己一周的工作,就在中午人们午休的时候,公司的仓库忽然着火了,火势顺着仓库里的易燃物开始向周围蔓延。等人们回过神儿开始救火的时候,仓库已经被烧为灰烬,管理员由于在里面睡着了,也葬身于火海。

案件发生之后,警方以为这只是一次意外事故,在对联合爱迪生公司进行了安全检查和对存在的起火隐患进行了分析之后,警方就匆匆离开了。

没过多久,正当人们开始忘却这件不愉快的事情时,火苗又一次升起了。这次起火的位置是男士休息室,男士休息室是联合爱迪生公司唯一可以允许男士抽烟的地方,但是他们抽完烟之后会将烟头放在盛放着冰块的盘子里。按理说,也不会发生起火的事情啊。所幸的是,这次有人及时发现,火苗很快被扑灭了。因为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次联合爱迪生公司没有报案,只是自己内部解决了一下。

第3次起火的地点是联合爱迪生公司的开水房。那天同样是一个中午,出去吃饭的吃饭,在办公室趴着睡觉的睡觉,几个人在一起聊天的聊天,谁也没有注意到开水房的情况。直到火势一直蔓延到办公室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们赶紧朝着楼下跑去,在奔跑的过程中,理性的人用手机拨打了消防部门的电话。

后来,由于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火势很快被控制住了,但是这次又有3名没有逃出来的员工被烧死在里面。在为员工的生命感到惋惜的同时,联合爱迪生公司认为连续3次的起火事件可能并非偶然,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于是,联合爱迪生公司很快报案了,并将第2次男士休息室起火的事情也告知了警方,同时他们提醒警方,由于接二连三的起火,公司里的员工开始人心惶惶,他们中有人已经递交辞职报告了。联合爱迪生公司愿意全力以赴配合警方,希望警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破案。

警方根据联合爱迪生公司报告的情况和自己对3次起火事件的分析发现,这3次起火事件确实并非偶然,从第一次的仓库起火到第3次的开水房起火,火势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很明显,纵火者的怒火越烧越旺。

纵火者能自由出入联合爱迪生公司而没有被注意到,说明纵火者应该是一个和联合爱迪生公司有密切关系的人,他纵火的目的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报复行为。

警方想通过查阅联合爱迪生公司每个员工的档案来寻找可能的凶手,最好是曾经被联合爱迪生公司开除过或者是受过不公平待遇的。但是,由于联合爱迪生公司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除了正式的员工之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临时工,在这样庞大的人群中想找到凶手,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

后来,警方将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告知了FBI,希望FBI能对犯罪凶手做一个心理画像,以此帮助他们尽快破案。

FBI分析说,纵火是一种最简单和原始的报复手段,但是一旦成功,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计。使用这种手段进行报复的人一般文化水平不高,而且特别偏执,偏执行为发生的年龄段最有可能是五十多岁。而且,这种人一般内向,不善交际,有暴力倾向,一旦感到自己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就会爆发。

根据联合爱迪生公司起火的情况来看,凶手很可能是一个五十几岁的人,内向且偏执。曾经在为联合爱迪生公司工作的时候被批评过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被解职和辞退,致使这位员工怀恨在心,当这种仇恨不断加深,以至于犯罪嫌疑人不能控制的时候,他就产生了报复的念头,因而接二连三地放火。

根据FBI的分析,警方缩小了调查范围,再一次对联合爱迪生公司的员工进行了调查。这时,一位叫米勒的修理工进入了警方的视线,他今年53岁,一直未婚,由于没有生活来源,他一直和姐姐生活在一起。据联合爱迪生公司其他人的说法,米勒在二十几年之前,曾经为联合爱迪生公司效力,他很内向,很少和公司的其他人来往,只是在一次事故中造成了残疾,非常注重自己外部形象的联合爱迪生公司因为此事而辞退了米勒。

听了联合爱迪生公司员工的介绍,警方怀疑纵火者就是米勒,他们迅速包围了米勒姐姐的家。当警方携带搜查令敲开米勒姐姐的家门的时候,开门的正是米勒,他没有惊慌也没有逃走,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们终于来了……”

在最后供述自己犯罪动机的时候,米勒说:“我在联合爱迪生公司工作,并因此受了伤,我被认为是永久性的残疾,我没能从公司获得任何补偿,我还要独自承担医疗费和生活的重担……”

米勒就是一个典型的纵火犯,他放火的动机始于自己对公司的仇恨。面对公司不公平的待遇,米勒没有选择用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借助纵火这个低级的手段,结果伤害了别人,也将自己送入了监狱。

所谓的纵火,就是指有人故意放火或者是眼睁睁地看着火灾发生而不采取措施,不顾他人生死的行为。纵火犯罪是最容易得手和危害十分巨大的犯罪行为,轻则可能会夺走人的宝贵生命以及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重则严重危害社会的公共安全。

FBI犯罪心理专家认为,纵火犯的动机相当复杂,一般分为破坏型、兴奋型、报复型、隐匿型、牟利型、偏激型和系列型7种,不同动机背后隐含着犯罪者不同的特性。从上面米勒的纵火案中,我们可以发现,米勒属于报复型,他是针对联合爱迪生公司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

纵火作为一种很典型的报复行为,一般来说,不像暴力行为针对性那么强,它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尤其是在有人居住、活动的地方纵火,显示了对他人、社会的敌意和愤怒。火烧得越旺,纵火犯情绪的宣泄越是充分。

在我国,自古“火”就象征着一种情绪爆发乃至破坏性,我们常用的一些词语就充分表明了这点,比如火冒三丈、心急火燎、水火无情、水深火热、十万火急,等等。对于一个富于想象、智力水平低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懦弱者来说,纵火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绪宣泄手段。

通过对纵火者的调查和分析,FBI犯罪心理专家发现纵火者普遍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智力水平一般,有的甚至偏低。纵火者只需要通过点燃一根火柴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简易的、原始的方法为智力低下者提供了便利的报复手段。还有就是,由于智力水平低下者判断能力弱,对自己的行为引起的严重后果缺乏正确认识,一旦他们有怨恨和愤怒,就想着尽快发泄,不会做长远考虑。

很多纵火犯由于自身的智力水平低下,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控制和支配,他们干事情仅仅是凭借自己一时的冲动,并不能正确地辨别自己的做法是对是错。很多纵火犯直到入狱都不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其次,自尊心强而且不稳定。犯罪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具有身体器官的缺陷、体弱、多病、笨手笨脚、生长发育落后(比正常人迟缓)、丑陋畸形或者仍然保持着幼稚行为方式的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很可能产生一种自卑感。这种身体器官的缺陷一般是个体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自卑会深深地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

这种隐藏在人心中的自卑感和他们自己幻想出来的自尊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强而不稳定的自尊感。这种强而不稳定的自尊感,导致他不敢去面对现实,这样的自尊感是具有很强侵犯性和暴力性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自卑在和极度的自尊、自信或自负这些表面的特征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有暴力性和侵犯性。

就像之前案例中的米勒,由于自己在一次事故中残疾了,本来就内向、不善于和别人交往的他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自尊,加上他自己不能独自生活,只能借助姐姐的帮助,所以致使他产生了更强的不满和失意,和自卑结合的自尊会越来越高,人也会越来越偏执。

再次,社交能力很差。纵火者一般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他们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机会,甚至不能去直面和解决他和受害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当遇到人际关系、利益冲突等问题时,他们不会通过相互沟通、协商的正常渠道解决问题,往往会逃避和选择自己认为痛快的方式。

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有什么会说什么,不会压抑自己的情感,会直接去做。而内向的人什么都压抑在自己的心里,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他不仅是内向的,也很孤独,以至于在自己的思想、情感中就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开来。这种人一般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的。他们根本无法和别人实现相互理解。

还有,他就像一个懦夫。一个有胆量的人在面对问题时是直视的,他们确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而懦弱者在面临问题时经常采用的办法是逃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和困难,所以只能借助逃避的方式。

懦夫最常见的自我安慰方式就是想象,在现实中,他没有勇气去面对;在想象中,他会将自己变成一个大力士,有着别人无法超越的力量。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但是纵火犯却往往不这么认为。

最后,爱幻想和想象。爱幻想和想象,是和懦夫的个性有很大关系的。对于一个懦夫来说,只有生活在想象和幻想中,才能让自己逃避那些现实中自己无法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可以把自己幻想为想成为的任何一个人,满足了他们虚幻的自尊心。

通过上面四点对纵火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活生生的纵火者,具有思维迟钝、强而不稳定的自尊感、人际交流能力差、爱想象、懦弱这些特点,而其中的思维迟钝、自信心缺乏、内向、懦弱较为明显。精神发育的问题和自卑感导致了他在和别人的交往中缺乏自信心,加上缺乏交流的手段和技巧,导致了人际关系不良。与自卑相对应,他又是懦弱、胆小怕事的,无法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这些都导致他逐渐走向了自我封闭的状态。 ZC6v5NsA7E3JW8Cr0Cxq+qKsdHgdniuqR9dQvHC0SQ8cKRdrztV/avQRxd83T5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