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人的痛苦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2016年9月的时候,相声演员郭德纲和曹云金拉开了“檄文”对战。作为旁观者,虽然无从判断孰是孰非,但郭德纲文章的清楚逻辑和妙趣文笔,还是让人多看了几眼。我发现文中他用到了一个句子:“人的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这话最早是王小波说的,放在郭德纲说这句话的语境,结合之前曹云金涕泪交流的叙述,不由得想到了“笼中困兽”这个词。某种程度上,郭和曹都身处笼中,挣脱无望,非此不可能有这样激烈的文字交战。

其实不单他们,人们的痛苦,时常是自己加给自己的,是自己非要钻进笼子里去,甚至事先给自己造一个笼子,特别是后者,更多见。于是我们就见到了众多因所愿未遂而愤怒或抑郁者,他们一边为中医说的“肝郁”所苦,一边错误地认识着自己。

“肝郁”是中医概念中与情绪、心理关系最密切的。“肝郁”的发生,大多起因于愤怒,就是生了一场气。而现在的研究也发现,除了感染和外伤,几乎没有一种疾病是纯粹身体的、生理的,都多多少少地与情绪、精神有关系,都是“身心与共”的。因此,生气导致的“肝郁”,是多种疾病的诱因。

我认识一个著名的心理督导师,很多患晚期癌症或者被医学宣布不治的人来找他,想通过心理疏导和入定练功的方式,调遣身体的潜能,在无药可治的绝路上寻求自治、自愈。

他在看病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个病人回望过去的人生,都有至少一次重大的情感挫折、情绪震荡。即便没有如此明显的独立事件,因为职业或者生活的原因,很多年处于紧张、压抑之中,以至于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紧张和压抑,自己都不觉得是个事儿了。而这样的情绪,就是伤身甚至得癌的原因。

如果深究这些致病情绪的起因,不排除有先天的性格问题,但归根结底,是他们对自己、对世界的错误认知,尤其是他们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是使他们与世隔绝的笼子。

中医说的“肝郁”,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女人的专利。从医学上讲,雌激素升高是“肝郁”的物质基础;从社会层面上分析,则起因于女人的见识问题,至少在以前,女人的见识是不及男人的。用有限的见识去见识无限的世界,自然就要因为无能、吃力而愤怒、“肝郁”。

但见识并不等于境界。我有一个朋友,坚信“行万里路”优于“读万卷书”,尽一切可能出去旅游。十几年下来,几十万里路走完,她不过是更加熟悉列车时刻表、航班打折信息,见识见涨,境界却依旧,仍会在朋友圈中以励志的方式指桑骂槐,点评鸡汤文的那几句话中,满布愤怒的硝烟……因为她是以躲开读书的心思去行路的,并没有在行路的时候体悟和自省,怎么能指望她把见识跃升为境界,又怎么可能不时时愤怒?因为陪伴她的仍旧是对自身的错误认知,通俗点讲,就是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这种不客观,也直接导致了对世界欲求的不客观、对他人回馈的不客观,总是让她生气、郁闷,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冤屈。这样的心态之下,怎么可能期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说到养生,很多人都希望找到名医秘诀或几个食疗偏方。事实上,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早已脱离了医学和药物。中医养生的结论,早就明朗地写在了经典里,这就是“仁者寿”,意思是,只有仁爱之人才能长寿。

而所谓“仁者”,爱人是第一要务,一如孔子说的“仁者爱人”。我们见到的长寿老人,除了鹤发童颜,一定还有面容和善的气质。他们对别人的宽容、对世界的接纳,最大限度地节约着他们的生命能量,不会因为和别人较劲而枉费心力,长寿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想要有如此的胸怀,是有前提的。首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而且能平静地接受这种能力带来的生活乃至命运,所谓“随遇而安”“安之若素”,是仁者处事的常态。这不是消极,而是以积极心态包容外界之后产生的平静。有了这样的平静,才不会觉得全世界都亏欠自己,那个令人交困的笼子对这种人来说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那原本就是人无能认识自身时筑起的藩篱……郭德纲把那句话用在他和曹云金的对战之中,因为他们二人都没有客观地认识自己,怎么可能再去理解和包容别人呢?而这样的错误认知是人之常情,痛苦、愤怒也就由此而生了。 N5MqlDZ0siYhuPS2ZGpawSvEeV4hu2mquDYNrthZQYpZFaWdiMwKfGqW6gdHY1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