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古尔奖回归了它设立之初的传统,把奖项授予了年轻有为的作家。我们确信斯利玛尼是一位真正的作家,期待她更多的作品。
——龚古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贝尔纳·皮沃
(通过《温柔之歌》),我很高兴看到文学不只是用来安慰、疗愈的工具,或是借以看世界的一扇模糊的窗子。我认为文学是一种揭露的艺术,其中包含最苦涩、最艰难的部分。
——龚古尔文学奖评委之一 菲利普·克罗代尔
蕾拉·斯利玛尼为法语文学带来了新的书写向度。
——1987年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塔哈尔·本·杰伦
如今,许多女性都意识到,做家庭主妇难以使她们获得理想中的精彩人生。《温柔之歌》关注的正是这一群体。
——1998年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葆拉·康斯坦
《温柔之歌》将社会的另一面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作家揭示了陷于疯狂之中的溺水者所有错综复杂的秘密和阴暗的命运。
——《费加罗报》(Le Figaro)
蕾拉·斯利玛尼用敏锐的眼光将模糊的情感条分缕析,这种情感是一杯混合了仇恨、欲望和爱的鸡尾酒,一点即燃,将保姆和她的雇主紧密相连。除了描写这则社会新闻本身不同寻常的特征之外,作家也尝试找出当代社会矛盾的症结。
——《世界报》(Le Monde)
蕾拉·斯利玛尼的写作与她笔下的人物相似:表面简单,实则充满讽喻与暗示,在读者的脑海中萦绕不去。她的笔法富有现代性,饱含个人化的诗意,关注世界与人物的表象,从而更好地揭示隐藏在表象下的深渊。
——《文学杂志》(Le Magazine Littéraire)
这部小说值得年轻父母阅读,对蕾拉献给儿子爱弥儿的这曲“温柔之歌”中蕴藏的忧郁旋律,他们会感同身受。
——《青年非洲》(Jeune Afrique)
我们不止一次惊讶地发现,我们相信书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甚至过于真实。
——《阅读》(Lire)
蕾拉的文章充满了不可避免的悲剧,如同慢性毒药,她在每一页都巧妙地加入几颗日常用药,威胁性慢慢加深。她从不对人物妄加评论,她用词适度、中立,像解剖一具尸体,也正是在这具尸体上酝酿着早已言明的悲剧。她笔下的词语优雅又敏感,组装起来去描写那些动人的画面,染上诗歌忧郁的色调,加深小说的痛苦。她像是在读者耳边低低絮语,讲述一个睡前故事或童话故事,同时构建起强烈而细腻的情感。
——法国书评网Babelio
蕾拉·斯利玛尼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书写有关暴力和温情缺失的故事。
——《解放报》(Libération)
蕾拉·斯利玛尼的写作直中要害、笔调冷峻,故事节奏宛如惊悚电影,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张力。在社会阶层的矛盾之外,还有仇恨与欲望,以及那隐藏在深处并最终酿成悲剧的无形的力量。
——《观点报》(Le Point)
那些希望在家庭之外绽放光彩的女性始终承受着巨大压力,《温柔之歌》对这种压力带来的暴力进行了深刻反思。……少即是多:对话、描写、反省,没有丝毫多余,一切都从简洁的行文中慢慢浮现。
——《学习》( TVDES)
在她的第一部小说《食人魔的花园》中,蕾拉·斯利玛尼大胆地剖析了一位当代包法利夫人的思慕狂心理。现在,这位昆德拉的追随者,通过《温柔之歌》向我们证明,她的写作中蕴含着一种悲剧意识,她拥有用法医般冰冷的笔调直面罪恶的艺术。
——《新观察家》(L’Obs)
因为她重新创造了社会新闻;因为她给法国文学带来了一阵微风;因为她没有那么肤浅地谈论女性。
——Glamour杂志谈“为什么必须读蕾拉·斯利玛尼”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段节奏分明的音乐,曲调之中充满对人的身份和人作为高级动物的命运的诘问。蕾拉·斯利玛尼以非凡的才华,抛弃神秘莫测的感性,用跌宕起伏的叙事揭示百无一用的生命的本质。
——《十字报》(La Croix)
我们带着遗憾合上《温柔之歌》,清醒地意识到发生在我们眼前的悲剧,被一种无力感淹没,但我们确信发现了一个伟大的作家。
——PAGE des libraires杂志
献给爱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