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村庄是城乡人居系统的必要组成。数千年农耕文明不仅造就了中国特有的田园诗歌般的村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景观,而且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村庄人居伦理与治理模式。可以说,中国村庄是中国也是世界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宝贵遗产。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既反哺和推动了村庄的进步,也给村庄文明的保护与重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村庄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找到当代中国人最佳的社会心理立足点?如何实现从以“差序格局”为基本社会关系秩序的传统乡土社会向以法治为基础、“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兼具的现代乡土社会的转变?如何在信息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条件下规避村庄的“规模不经济”,挖掘村庄的“新比较优势”,建立富有生机活力和可持续的村庄新经济?如何建立多中心、网络化和微循环的村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如何发挥国家、地方政府、市场、村民自治组织、乡贤、宗族、已经市民化的“老村人”和移入村庄的“新村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重建包括规划、建设、管理在内的现代村庄治理结构?如何“还我老家”,恢复美丽村庄的自然生命生态系统?如何再造田园诗歌般优美和天人合一般自然的村庄景观,让正在快速城镇化的“城市中国”看得见乡愁?这些都需要我们突破现有的以城镇为主要对象的、工厂化作业式的僵化的空间规划体系,重新思考建立有中国自己特点的村庄规划理论与方法。

温锋华博士所撰写的《中国村庄规划理论与实践》一书正体现了中国规划师和规划学者对中国村庄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思考,也是我所牵头的北京大学城乡规划治理团队在过去十多年来开展村庄规划与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全书采取“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技术路线,把超越现行规划体系的种种破缺、寻求符合中国村庄规划实际的新型村庄规划体系作为全书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村庄规划理论与实践模式,构建了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景观生态修复等多位一体以及“村庄发展战略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专项规划”四层次空间布局有机统一的新型村庄规划体系。为了更加清晰地阐述这一新型村庄规划体系的概念、框架、方法、流程、适用条件与应用结果,该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作者及其团队主持或参与编制的广东、河南、河北等地区的若干典型案例,为读者深入理解新型村庄规划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生动的实践场景。

尽管人类城镇化的历史列车飞奔向前,一去不回,不可逆转,但是,只要村庄还在,只要乡愁还在,只要人类对于分散、自然、宁静、优美的乡村生活的向往还在,乡村规划就永远是规划学者和规划师们的“心病”。在飞驰的城镇化车轮的驱使下,在强大的城市化经济的带动下,在不断蔓延的城市土地的扩展过程中,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规划学者和规划师,应该清醒地知道,你所规划的一座村庄,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周边城市的快速蔓延所蚕食;也可能随着一代一代村民的迁移人去楼空,成为“空巢”之村;抑或是你的村庄、你的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快速地发展起来了,但是它可能就地城镇化了,尽管它的名字还叫村,然而,实际上已经找不到村庄的影子。显然,在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星球”上,村庄是微小的,软弱的,甚至是短暂的。从这个意义上,村庄规划,就像城镇化初期乡村社会的人们向往和憧憬城市生活一样,寄托着城市时代城里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依恋。事实上,绝大部分村庄规划都是城里人做的,反映了城里人对于村庄的意志,或者说,所谓的村庄规划,只不过是某种城市生活的“意向”或“缺憾”在村庄的“投射”而已。可见,在某种意义上,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村庄规划,只有不断去贴近村庄人和城市人对“未来村庄”需求和想象的村庄规划。我相信,温锋华博士的这本书也是如此,尽管其中有许多的缺点和遗漏,尽管不同的读者对新型村庄规划体系及其案例有不同的看法,尽管有中国特色的村庄规划体系还在形成和完善之中。但是,这本书已经很好地体现了城市中国人对理想村庄模式的追求,展现了中国规划学者和规划师对村庄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思考,为建立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村庄理论和村庄规划理论提供了新的素材和事实。

温锋华博士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城乡规划教学科研工作和规划编制工作,在村庄规划、开发区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和城市系统规划等领域主持和参与完成100多项规划项目,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到的创新性规划思路和手法。2009年,自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毕业后,温锋华博士进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从事区域经济学博士后研究,与我一起创建了以北大师生为主体的北达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起成立了“规客联盟”等规划师互助组织,参与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和中国城市科学学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相关专业委员会的筹建,组建了一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规划研究与实践队伍。十二年来,我们尝试以统一的逻辑框架和技术平台将多种空间层次规划和多要素规划有机融合,提出和建立“系统规划”的工作路径和方法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先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区完成了60多个规划设计项目,在紧张的教学科研之余,响应国家号召和地方需求,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和面临快速发展之“痛”的地区政府提供规划治理解决方案,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日照临港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区域的规划发展发出“北大”声音。尽管成败得失迄今难以定论,但是,作为一名规划研究人员和规划编制工作人员,能够投身于国家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与国家、人民、城市、市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以及广大的城市规划建设者同呼吸、共命运,为我们所规划的城市之忧而忧,为我们所规划的城市之乐而乐,这已是一位大学老师和规划人员之大幸!

中国的乡村必将随着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城乡发展而走向善治!走向善治的中国乡村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村庄规划和治理理论!以此与温锋华博士以及各位城乡规划治理界同仁共勉!

是为序!

沈体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
2017年4月11日
于美国夏威夷 jkgmzCaM2WsV6om5aFTQV8+vR+OT9F4XUYRy5OGWWxXMLNIzNESCKVKCtvL9o/7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