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已经创业村官的经历来看,村官要想在村内打开创业局面,要打破三层壁垒:资金、技术、外界支持力量。真正走上创业道路的村官,实在是少数。首先是在资金方面,如果寻求政策上的支持,往往面对僧多粥少的境地。即使申请下来资金也常常因为申请期较长,赶不上趟了。一位村官说得很明白,“一名没有资金支持的大学生村官想创业,太难了,走到哪都要钱,少则上千元,多则几十万元,而我们的工资是两千多元,相关的政策支持也不明朗,可以说创业开头太难”。
从创业项目选择来看,分为几种情况。最为普遍的形式是向地区或村庄已有发展方向靠拢,并在大的方向上,结合自己的兴趣、资源和创想来寻找连接点,这样既可以利用村子已有的发展基础,也容易得到镇政府或村两委的认可。从很多初步取得成绩的案例来看,来自这两者的支持是相当关键的。在种植业上,常见的形式是大学生村官借助本村特色种植园区的发展机会,通过入股或租赁大棚等方法在其中立足。相对于种植业已大体上确定的方向,服务业上的创业则具有更多的灵活性。霍金磊所在的“大西山村是全县村级代办服务示范村”,以此为基点,如何将村社内部的代办服务做得更有特色,“让村民享受到更深层次的代办服务”,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创业考虑。而将方向性的思考具体化为创业抓手,则具有相对偶然性。如霍金磊的创业灵感来自一次帮村民取快递的经历,“当时我就想,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快递公司发展迅猛,然而像岗子乡这样的偏远乡村快递服务业却跟不上,物流还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已远远不能满足村民消费的需求,想到这里,我就暗下决心,要在这里办一家农村快递公司,这样不仅能方便村民,还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村庄已成形的产业特色及风俗特色,也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了微观层面上产业上下游的聚集效应。在通往草原必经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地兴洲村创业的吴桐,把饮食业作为突破口,就是因为其了解到当地颇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一个是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牛羊饮食习惯,形成了“羊汤、烧饼、火锅”等金字招牌;另一个则是当地浓厚的酒文化。而这些都为旅游民宿提供了文化和商业类聚环境上的支撑。
当然,受制于自身资源、能力以及村内产业发展水平,村官们也只能选择自己能上手的项目。李慧颖当时也希望“搞一个果园,再弄点养殖”。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投入较少的十字绣,“因为这件事情可以利用村里留守妇女多的情况”,而且投入比较少、技术上也容易掌握。
这时,来自村委会的帮助往往成为真正能让村官创业想法落地的关键。这些帮助既包括应允学生村官可入伙村内项目,或以优惠条件入驻创业园区,也包括信息和组织动员方面的支持。当村干部乐意运用自己在村庄中的威信来动员村民支持村官的创业项目时,则自然事半功倍,加速项目运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层面是,在寻求支持与给予支持的关系上,性别因素也在发挥作用。如为李慧颖的十字绣创业提供技能培训信息和村民动员的,是村妇女主任和乡里的计生办女干部。
另一种更具主动性的创业选择是大学生村官根据村子未被发现或开发的资源,自主尝试创业路径。学生村官的一个明显的优势是脑子比较活,能够在村民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上发现商机。如女村官刘美霞发现所在地区村民素有采食野菜的习俗,据说这些野菜还有“防病治病、保健益寿的功效”。之后,她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这一带的山里确实还曾找到过比较珍稀的野菜品种。这就成为激发其创业的第一个闪光点。此外,创业的方向选择也与之前的经历、教育背景相关,这类基于自身特质的创业项目市场需求往往较为独特,反而使年轻村官在整个过程中有较强的掌控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一开始进入的创业领域,并不一定成为村官任期内自始至终的项目。从学生村官递交的文字材料看,约有36%的村官中途换过创业项目,有些村官甚至经历了两三轮创业项目转换。有些项目,即使开始计划得再周全,也只有真正试过后才知道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审视这些创业项目的转换过程,其中涉及一个后面还会谈到的趋势,即从投资较多或利润较为不稳定的生产性选项,向电商平台、中间供销商等服务性方向转化。宋佳最开始从电视上得到灵感,做工艺干花,后来逐渐发现,手工艺品并非日常消耗品,且利润率低,市场需求不稳定,遂开始向销售领域过渡,借助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在本地推广电子商务。销售领域也从自己熟悉的工艺品领域向周边扩展,并在县城开办了实体店,努力朝地区致力发展的产业趋势靠拢,入驻当地电商孵化平台,并开办电子商务公司。在村官任期的后期,宋佳已经实现了创业项目线上线下同时运作,2015年总销售额达到10万元。
除了做农业种养殖项目和围绕农村各种资源的创新性服务等在农业、农村内部寻找创业引爆点,还有一类大学生创业项目,几乎与农业毫无关联,可以称之为外部突破。这样的外部突破性创新在总体中所占比重很小,且多与青年村官自身的较特殊的专业背景相关。如室内设计专业的迟浩,做起了自嘲为“全国大学生村官里最不靠谱的创业”的房屋装修业。而另一名美术专业的村官张立雨则在县城开办了幼儿美术培训机构,并逐渐成为县域内同类机构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