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与中俄合作新空间》是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文科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的重大项目,完成时间是2015年12月。该项目是在俄罗斯研究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的,项目组的成员积极努力,利用各方有利条件查询资料,赴边境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进行调研,将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原计划发表3篇论文的基础上,课题组公开发表了论文15篇、专著1部、智库建议类文章9篇,有4篇获得了有关领导的批示。在该项目科学研究的引导下,2014年年初课题组承担了黑龙江省委书记的指令性项目“黑龙江省创建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研究”,2015年年初课题组又承担了黑龙江省软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深化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对俄科技合作研究”。尽管我们在研究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还有待深入,在此敬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我们将不胜感激。

研究框架

该项目总体框架是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以中俄两国区域合作的现实,中俄两国制定的地区战略规划和实施效果为基础,以最新发展动向和最新统计数据为参考,以发挥研究的智库作用为地方政府和国家战略决策提供服务为目标,对目前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和拓展中俄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做出客观判断和评价,提出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内利益诉求和国际利益诉求,为开拓中俄区域合作新空间提供理论和现实支撑。项目从实现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战略互动出发,以双方的互利共赢、包容性合作为宗旨,分析中俄区域创新型经济合作、科技合作、产业合作、金融合作的新空间,发挥中俄跨境区域合作的国际辐射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前瞻性的看法和建议。

基本内容

第一,描述性地分析了东部地区开发国际合作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具体分析了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从主、客观的角度阐述了俄罗斯的利益诉求,论证了东部地区开发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系统分析了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国际合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得出了依靠周边国家的支持是俄罗斯顺利开发东部地区的必要条件。

第二,创新性地提出了中俄合作开发东部地区的“伞”型新模式。“伞”型新模式是指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大力开展以科技合作为先导的产业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优势,打造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支撑点和产业合作的凝聚点,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增长极的区域效应呈现为“伞”型区域效应,在东部地区的开发中以双方产业合作的合力优势为“伞”柄,利用回波效应的作用,促进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尽快形成,并以此为制高点向整个东北亚地区辐射,通过“伞”骨——能源、科技、资金、物流、人才等要素的国际流动将区域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联结起来,形成辐射的联动效应,进而确立中俄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系统性地论述了中俄在东部地区开发中合作的主要领域。中俄在合作中要想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达到互利共赢,必须创造生产要素能进行国际自由流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中俄跨境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对双方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突出重点优势产业,在中俄边境地区形成新的联动发展的产业链。中俄新产业链必须是以高新技术为牵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才能实现中俄科学技术水平跨越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快速提升,在缩小中俄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差距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为中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中俄新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双方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必要条件,所以中俄共同发展创新型经济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关键环节。

第四,超前性地研究了创建中俄边境地区自由贸易区和实现中俄两国战略对接。中俄边境地区自由贸易区是区域合作的方向,也是区域合作的最高形式,它可以保证中俄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为促进中俄边境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和中俄区域合作的健康、顺利发展,本书提出了设立中俄边境地区金融安全区的构想,并论证了“一带一路”战略中“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中俄区域合作的指引作用和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五,跟踪性地阐述了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新趋势和中俄合作对策。目前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进入了新时期,俄罗斯接连推出了成立远东发展部、设立超前发展区、辟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等举措,同时中俄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迅猛。把握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节奏和政策,利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有利时机,适时在东部地区开发新形势下提出合作新对策,实现中俄区域深度合作不仅是现在,而且是未来应该长期跟踪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内容的前沿性

第一,研究了创建中俄边境地区自由贸易区。借鉴国内四大贸易区成功经验,提出了不仅应在国内创建地区性自由贸易区,还应在边境地区建立跨国自由贸易区。

第二,研究了中俄区域合作中诸多需开拓的新空间。新空间包括促进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形成中俄边境地区的产业链、发展创新型经济等领域。

第三,研究了在东部地区开发新形势下的合作领域。针对俄罗斯2014年以来提出的建设“超前发展区”和“自由港”等举措,提出了参与建设、共同开发的思路。还提出了加强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合作,引领中俄贸易发展。

第四,研究了中俄地区发展战略的对接。要认识“中蒙俄经济走廊”与东部地区开发的互动联系和内生性发展关系,使其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内容的创新性

第一,首次提出了中俄促进东北振兴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伞”型合作新模式。以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伞”柄的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为支撑,利用“伞”骨——资源、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流动,在中俄边境地区形成新的增长极,增强对区域内外合作的吸引力,推进中俄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二,首次提出了创建中俄边境地区跨国金融安全区的构想,构建了中俄边境地区跨国金融安全区的“弓”形动态发展模式。在边境地区依托两国主要的经济金融中心城市,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相应的法律及制度规范,加强相应的金融合作的风险监管以及促进金融机构加强风险防控。

第三,首次对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进行系统、客观和追踪性研究。既有对历史的纵向研究,也有对现实的全方位研究,将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和中俄区域合作的专著。

研究方法

一是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区域政策等经济要素情况;二是采取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进行本质分析与逻辑严密的理论解释;三是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中俄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提供理论和现实支撑;四是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际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积极探索中俄跨境区域经贸合作新模式的国际辐射效应;五是采用深度访谈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中俄区域合作新空间的重点与具体措施。

学术价值

第一,打破国际区域合作是以整个国家为单位的经验和理论观点。目前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都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也是国家,因而本课题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的研究丰富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内容,拓宽了研究对象的范围。

第二,提出了落后地区跨境合作优势推动区域集团化形成的理念。以两个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合力的后发优势,推动建立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引领区域发展,将可能成为推动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一理念补充和完善了只有发达国家才能推动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有关理论。

应用价值

第一,为中俄关系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毗邻的中俄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发展两国关系急需新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务实合作,特别是开拓深具潜力的中俄边境地区合作的新空间,有利于加强和巩固两国关系,为中俄关系的持久、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二,落实“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东北振兴离不开俄罗斯,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也离不开中国,经济互补、战略对接和共同发展是中俄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利用中俄区域合作的平台和合作新空间将中俄的对接落到实处,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第三,促进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在包容性增长基础上的协调发展。中俄两国都面临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通过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方位合作,促进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深入,实现中俄边境地区的共同繁荣。

社会影响

该项目的中期研究成果,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根据研究的一些初步结论,笔者撰写了《改变“政热经冷”促进中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智库建议类成果,发表在《教育部简报》(智库专刊)2014年第18期上,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肯定。笔者的咨询报告《关于抓住中俄旅游年机遇全方位对俄宣传哈尔滨的建议》得到了时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林铎的批示,“结合中俄旅游年和我市系列旅游文化活动,并着眼于长远,组织文化、旅游等部门研究吸纳郭院长的建议”。另一篇咨询报告《关于哈尔滨市筹建对俄自由贸易的咨询建议》获得了哈尔滨市委书记陈海波的批示。2014年5月,在课题组汇报的基础上,黑龙江省省长确立了“中俄自贸区研究”指令性课题,由笔者任项目负责人。2013年,中期研究成果“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经贸合作新模式的区域效应研究”的研究报告,获得了第十五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本专著第十章的第一个问题“中俄跨境电商深化中俄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由俄罗斯远东大学的叶列娜教授完成。

郭力
2015年12月25日 24i/bHPqZEWFJDMcUYaPjEBkccBqlwYDyoRJtAFgdL3muWZ5wlKDERKt/dR/NO3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