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包括某些高级动物)不需任何训练就能够识别数字1—4。而4之后的数字,人们就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计数。要想计数,就要有一套数字体系,即命名和记录数字的方法。早期的人们使用手指和脚趾计数,后来发展到使用贝壳和鹅卵石。公元前4000年,在埃兰(今天的伊朗沿波斯湾地区附近),记数的人开始使用未烧制的黏土符号代替鹅卵石。在计数系统中,每个符号代表1个数量级:棍状代表数字1,丸状代表10,球状则代表100,等等。同一时期的另一陶土文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下游的苏美尔)也创造出了同样的体系。
图为希腊语、希伯来语、日语和西方所用的阿拉伯-印度语系中1—10的写法 |
令人惊讶的是,代表0的符号比其他数字概念出现得晚。尽管巴比伦人(公元前600年乃至更早)有代表0的符号,但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占位符,并不用于计算。古希腊人认为逻辑、几何与概念是一切数学的基础,然而他们却从未使用过代表0的符号。
玛雅人在4世纪也将代表0的符号作为占位符,但同样不用于计算。人们通常将0符号的发明归功于印度的数学家们。他们意识到0表示不存在数量,并在数学计算中逐步使用。位于瓜廖尔的一块公元870年的石碑上出现了0。然而,在这之前,0符号就出现了。在柬埔寨、苏门答腊与邦加岛(苏门答腊沿海地带),人们甚至在7世纪的石碑上发现了它的身影。在中国,尽管没有文字记载表明公元1247年之前人们已经在使用0,但一些历史学家坚持认为,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计数板上已经使用一块空白区域来表示0。
“数字教皇”指的是奥里亚克的格伯特(Gerbert of Aurillac,约940—1003),即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Sylvester II)。他痴迷于数学,并对西欧国家采用阿拉伯数字代替罗马数字做出了积极贡献。
罗马数字是一些代替数字的符号。其书写采用七个基本的符号:I(1), V(5),X(10),L(50),C(100),D(500)和M(1000)。如果在一个数的上面划一条横线,则表示这个数扩大1000倍。如果小数字出现在大数字左边,则表示用大数减去小数。这一记号法通常用于以4和9开头的数字;比如,4写作IV,9则是IX,40写作XL, 90为XC。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连串的数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例如,1,1,2,3,5,8,13,21……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约1180—1250)(又名比萨的列昂纳多)在其名著《珠算原理》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数列。该书于1202年出版,此后由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修订。人们经常用斐波那契数列来说明自然顺序,比如向日葵种子的螺旋排列、鹦鹉螺的腔室形状,或者是兔子的繁殖力。
质数指的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字。数字1,2,3,5,7,11, 13,17都属于质数。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5—公元前270)证明,世界上不存在“最大的质数”,因为任何确定最大质数的企图都会陷入自相矛盾。如果存在最大的质数P,那么用包括P在内的所有质数的乘积加1,最后产生的数字本身即是质数,因为该数无法被任何质数整除。2003年,迈克尔·谢弗(Michael Shafer)发现了最大的已知质数(第40个):2 20996011 -1。该质数有600万多位数字,手写完成需要三周的时间。2010年7月,经复查证明,2 20996011 -1为第四十个梅森质数[以最早在该领域进行研究的法国僧侣马兰·梅森(Marin Mersenne,1588—1648)的名字命名]。如果2 n -1为质数,就是梅森质数。
质数序列没有明确的公式。自欧几里得以来,数学家们就一直在努力寻找质数公式,但均以失败告终。第40位质数是借助了“互联网梅森质数大搜索(GIMPS)”的帮助,利用其中一台个人计算机发现而得的。GIMPS创建于1996年1月,旨在发现新的最大质数。GIMPS依赖于全世界数千台小型个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如果一个数的所有真因子(包括1)之和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就是完全数。6是最小的完全数,它的所有真因子1,2和3的总和等于6。接下来三个完全数分别为28、496和8126。目前所知的完全数均为偶数。目前已知的最大完全数为2 42643800 ×(2 42643801 —1)。
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约公元前276—公元前194)是一位希腊数学家与哲学家。他发明了一种方法,从一系列按顺序排列的自然数中辨认(或“筛选”)质数。尽管寻找大质数会比较单调乏味,但是方法很简单。筛法步骤如下:
1.按顺序写出除1以外的所有自然数。
2.圈出数字2,然后每隔一个数字便删掉。每隔一个数字为2的倍数,因此肯定不是质数。
3.圈出数字3,然后每隔两个数字便删掉。每隔两个数字是3的倍数,因此不是质数。
4.圈出的数字即为质数,而删除的数字则为合数。
原因之一在于米制是以数字10为基础的。出于测量标准化的需要, 18世纪晚期出现了米制。而此前的测量标准则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经常变化无常。然而,早在米制出现以前,10就已经非常重要了。公元2世纪,来自朱迪亚的新毕达格拉斯学派人物尼科马霍斯(Nicomachus of Gerasa,约60—120)认为,10是一个完美的数字,人类手指和脚趾的创造已经体现出了这一数字的神圣性。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0是“数字中最早出现的,它是一切数字之母,从不改变,是一切事物的答案所在”。西非的牧羊人以10为基础用染色的贝壳计算羊群数量,而10就变成了许多计数制的基础。有些学者认为10成为基数更多是出于方便:用手指很容易数出10,而且10的加减乘除法也容易记忆。
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精确之比的数字就是无理数,反之则为有理数。例如,1/2(50%)是有理数,1.61803(φ),3.14159(π), 1.41421( )则为无理数。历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当毕达哥拉斯发现2的平方根无法用小数来表示时,最早使用了无理数这一术语。
由于平方等于两个符号相同、大小相等的数的乘积,所以平方永远是正数。一个数与它本身相乘也不可能得到负实数。而虚数是负数的平方根,意思为“不存在的数”,人们用符号“i”来表示虚数。
圆周率π指的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通常用来计算圆的面积(πr 2 )和圆柱体的体积(πr 2 h)。圆周率是一个“超越数”,也是一个可以取任意精确值的无理数,但却无法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理论上讲,尽管圆周率通常接近于3.1416,但它是一个无穷小数。生于威尔士的数学家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 1675—1749)选择了希腊符号π来表示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30位时,圆周率就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 279。
1989年,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格里高利(Gregory,1952—)与大卫·德诺夫斯基(David Chudnovsky,1947—)计算出小数点后1,011,961,691位的π值。他们利用IBM3090主机和CRAY—2超级计算机进行了两次运算,结果一致。1991年,两人又计算出小数点后2,260,321,336的π值。
1999年,东京大学的金田康正(Yasumasa Kanada, 1948—)与高桥大辅(Daisuke Takahashi)计算出小数点后206,158,430,000位的π值。金田康正教授正继续将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更多位。他所在实验室的最新纪录是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1.2411×10 12 位(>1万亿),该纪录创建于2002年,随后即得到证实。这一结果需要内存为1TB的日立SR8000计算机计算600多个小时才能得出。
数学家们还通过二进制的形式(即0s与1s)计算圆周率。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科林·珀西瓦尔(Colin Percival)与另外25人一起,利用计算机通过13,500小时的计算,得出圆周率第五万亿位的二进制数字。
世界中充满着数字与数学,一些数字尤其明显。数字6是无所不在的:每片普通的雪花都有6个边,每个蜜蜂的蜂巢都是六边形。弧线型递减的鹦鹉螺内部,也符合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螺旋线。松果符合斐波那契数列,许多植物在种子和茎的排列上也是如此。分形几何在海岸线、人体血管和山脉中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