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说明“立场”

不久之前,改编自越谷治畅销作品的电影《向阳处的她》很热门。对于这部作品,假设有以下评论。

“本来是当作可以学习如何受女生欢迎的教科书看的,但是有很多是从女生角度说的话,于是感到迷惑。不过想想,正是因为小说细腻地表现了女生的心情才会成为畅销书,并改编成电影。让我了解到女生与男生完全不同的一些想法,可以说是一部好书啊。”

在这里,评论者的立场是“想要受女生欢迎”。因为有了这样的限制才更容易评论,就可以和一般的影评产生区别。不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整部电影这种做法也是可取的。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即便眼前有一个事物,我们也不能断言“这是什么”,只能说“看起来像是这样”或“感觉上是这样”。

比如说,假设这里有一棵树。我们可以为这棵树起一个名字,但这并不能把握这个物体本身。在这棵树上栖息的小鸟,在树干上爬的虫子,对于这棵树各自都有与人类不同的看法。

虽然稍微有点夸张,但是写评论也是同样的道理。断言“这部作品是什么”时当然心情畅快,但最终也不过是片面之词。这样的话就应该有些自知之明,采取“从这个角度理解的话是这样的”这种写法更正确,也容易下笔。要想通这就是所谓的“评论方法”。

但是,如果过于谦虚的话,评论中所得出的结论的说服力就会变弱,可能会失去气势。

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就要在文章中做到张弛有度。 比如事实等内容,确定无疑的事实就要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关于意见的部分,就要说“从这个观点来看是这样的”。如果能如此区分存疑与确信的语气,读者就会明白这并非感性的价值判断,而是由个人的观点思考而产生的发言。

能够自觉对评论做出这样的限定的人,可以说拥有绝佳的思考能力。这种思考能力,就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证据。 +RpnVT8yIfHsls7VfhYnAhaPDeP+owb2IE+Dq9vcOl5k91WKK05P0+4oSW/FTwQ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