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不可不知的中药知识

本章看点

中药的鉴别

中药有五味,五味入五脏

中药有四性,依性而施用

药方的七种分类

药方的十种剂型

药方的组成变化

中药的煎煮与服用

对中药的初步认识,莫过于认识其鉴别、四性五味、分类及剂型、组成变化、煎煮与服用等特点。要灵活运用中药治病防病,应先认识和了解上述理论。下面我们将为你详细讲述中药的基本知识,带你去感受你不可不知的中药之美。

1 中药的鉴别

药材的真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临床应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中药的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为你介绍几种简单的经验鉴别方法。

眼观

看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

看颜色。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看断面。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

手摸

手摸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手捏法。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度、黏性,如天仙子手捏有黏性。

手掂法。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黑三棱质坚体重,而荆三棱则体轻。

鼻闻

直接鼻嗅法。将中药靠近鼻子,闻它的气味,如薄荷的香、阿魏的臭等。

蒸汽鼻嗅法。将中药放入热水中浸泡,如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略有腥气。

揉搓鼻嗅法。因有些草药的气味微弱,我们可以将它揉搓后再闻味,如鱼腥草的腥味、细辛的清香味等。

口尝

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

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燃烧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是非常实用的好方法,但要能正确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需要不断充实中药知识,才能准确认药。

常见中药的鉴别

姜黄的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常弯曲,长2~7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棕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须根,质坚实,断面棕黄色或金黄色。

枸杞子的鉴别

枸杞子呈类纺锤形,略扁,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果皮柔韧、皱缩,果肉厚,柔润而有黏性,种子多于20粒,味甜微酸。

百合的鉴别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6~8厘米,由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

当归的鉴别

外皮细密,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具环纹,上端圆钝,上粗下细,多扭,有少数须根痕。

2 中药有五味,五味入五脏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由于药物“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形成了五味理论。药物的五味,是指药物有辛、苦、甘、酸、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辛味药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淤等。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之外,还分别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芳香开窍等作用。

苦味药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于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酸味药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于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甘味药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于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解毒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咸味药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积、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于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瘰散瘿,鳖甲软坚散结等。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渗湿的药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症。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如莲子固精止带,乌梅敛肺涩肠等。药物的味往往单味者少,多数药物同时具有几种味。此外,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从而正确用药。

3 中药有四性,依性而施用

四气,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中药的四性。药性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因此,性质不同的中药其效用各不相同。

中药的四气药性

四气可大致分为温热与寒凉两大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加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以便斟酌使用。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是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平性药的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反映出来。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而来,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如患者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患者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四气药性的作用

1.温热性质的中药

此类药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主要用于寒证或功能减退的症候。

如干姜、当归、何首乌、地黄、红枣、桂圆肉、鹿茸、海马等为温热性质的中药。

2.寒凉性质的中药

此类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水、清热化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主要用于热证或功能亢进的疾病。

如桑叶、葛根、金银花、绿豆、栀子、蒲公英、板蓝根等为寒凉性质的中药。

3.平性的中药

药性平和,多为滋补药,用于体质衰弱或对寒凉、温热性质中药不适者。如党参、太子参、灵芝、蜂蜜、阿胶、甘草、枸杞子等。

热则寒之,寒则热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寒凉药用来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来治阴盛寒证,简洁地指出了不同药性所适用的症状和体质。

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则易损其阳。寒、热错杂的病证,需寒、热药并用,使寒、热并调。尤其要辨清寒、热的真假,切不可混淆。

另外,由于每种药同时具备性味,所以四性也要与五味(辛、苦、甘、酸、咸)相配,才能最好地发挥药效。

4 药方的七种分类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气有多少,形有盛衰,治疗有缓急,药方有大小。又说,病有远近,证候有中外,治疗有轻重。病情近的用奇方,远的用偶方。发汗不用奇方,下泻不用偶方。补上治上用缓方,补下治下用急方。

刘完素说:病情的传变在于疾病,疾病的治疗在于药方,药方的配制在于医生。药方有七类:大、小、缓、急、奇、偶、复。配制药方,气味是根本。寒、热、温、凉,四气生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于地。所以有形为味,无形为气。气为阳,味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随脏腑的病症,而采用不同品味的药物,于是七方可成。所以,奇、偶、复方,是三种药方的形式;大、小、缓、急,是四种配制方法。所以说:治有缓急,方有大小。

大方

岐伯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佐药九味,为大方。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为中方。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为小方。

刘完素说:体表为远,里为近。大小,是配制奇、偶方的方法。例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是奇方中的小方;大承气汤、抵当汤,是奇方中的大方,因为要用它治疗肝脏的疾病。桂枝汤、麻黄汤,是偶方中的小方;葛根汤、青龙汤,是偶方中的大方,因为要用它来发汗。

小方

张从正说,小方有两种:有君药一味、臣药二味的小方,用来治疗单一邪气的疾病;有分成两部分而少量多次服用的小方,适用于心、肺及上焦诸病。

缓方

岐伯说:补上治上用缓方,补下治下用急方,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这要根据疾病部位来选用。

张从正说,缓方有五种:有用甘甜的缓方,如甘草、糖、蜜之类,病在胸膈,取其黏腻;有用药丸的缓方,因药丸的药效比汤、散剂要慢;有药味众多的缓方,药物众多则相互拘制,不得完全发挥其药性;有无毒治病的缓方,无毒则性纯功缓;有气味俱薄的缓方,气味薄则长于补上治上,等其蔓延到下时,药力已衰。

急方

王好古说:治主病宜用缓方,缓则治其本;治从病宜用急方,急则治其标。表、里、汗、下,皆有所当缓、当急。

张从正说,急方有四种:有急病急攻的急方,例如中风、关格之类的疾病;有汤散荡涤的急方,下咽易散而行速;有毒药的急方,毒性能上涌下泄以减弱病势;有气味俱厚的急方,气味俱厚,直趋于下而力不衰。

奇方

张从正说,奇方有两种:有单独用一味药物的奇方,适宜于病在上而近的;有药物数目合阳数一、三、五、七、九的奇方,宜下泄,不宜发汗。

偶方

张从正说,偶方有三种:有两味相配的偶方;有将两个古方相合的偶方,古谓之复方,都适宜用于病在下而远的;有药物之数合阴数二、四、六、八、十的偶方,宜发汗不宜下泄。

复方

王好古说:奇之不去复以偶,偶之不去复以奇,所以称为复方。复者,再、重的意思。所谓十补一泄,数泄一补也。另外,伤寒见风脉,伤风得寒脉,为脉证不相应,适宜用复方。

张从正说,复方有三种:有二方、三方或数方相合的复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汤、五积散之类;有本方之外另加其他药物的复方,如调胃承气加连翘、薄荷、黄芩、栀子为凉膈散之类;有两份均等的复方,如胃风汤各等份之类。

药方的七种分类图

5 药方的十种剂型

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

宣剂

郁塞导致的疾病,不升不降,传化失常。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必须用药物去发散,就好像承流宣化一样,不单单是涌越为宣。所以,气郁有余,就用香附、抚芎之类的药物去开解,不足则补中益气,以使气运行。火郁轻微的用山栀、青黛发散,严重的则升阳解肌发汗。湿郁轻微的用苍术、白芷这类药物燥解,严重的则用风药偏胜。食郁轻微的用山楂、神曲消食,严重的则用上涌下利的办法消除食积。这些都是宣剂。

涩剂

脱,有气脱、血脱、精脱、神脱。脱则散而不收,所以用酸涩温平的药物,以敛其耗散。汗出亡阳,精滑不禁,泻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遗,久嗽亡津,都为气脱。下血不已,崩中暴下,诸大亡血,都为血脱。牡蛎、龙骨、海螵蛸、五倍子、五味子、乌梅、石榴皮、诃子、罂粟壳、莲房、棕灰、赤石脂、麻黄根这类药物,都是涩药。气脱兼以气药,血脱兼以血药和气药,因为气为血的统帅。“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这两者为神脱,是涩药收不了的。

重剂

重剂有四。有惊则气乱,而魂气飞扬,如丧神守的;有怒则气逆,而肝火激烈,病狂善怒的,这两种都可以用铁粉、雄黄之类的药物平其肝;有神不守舍,而多惊健忘,迷惑不宁的,适宜用朱砂、紫石英之类的药物镇其心;有恐则气下,精志失守而畏惧,仿佛有人要逮他的,适宜用磁石、沉香之类的药物安其肾。大多数的重剂压浮火而坠痰涎,不单是治疗胆怯。所以诸风掉眩及惊痫痰喘,吐逆不止及反胃之类的病,都是由浮火痰涎所导致的,都适宜用重剂坠之。

燥剂

湿有外感、内伤。外感之湿,为雨露、岚雾、地气、水湿,袭于人体皮肉筋骨经络之间;内伤之湿,为水饮、酒食及脾弱肾强所致,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故风药可以胜湿,燥药可以除湿,淡药可以渗湿;泄小便可以引湿,利大便可以逐湿,吐痰涎可以祛湿。湿而有热,用苦寒之剂燥之;湿而有寒,用辛热之剂燥之,如花椒、胡椒、茴香之类。湿去则燥,所以称之为燥剂。

轻剂

轻剂可解除闭塞,有表闭、里闭、上闭、下闭之分。表闭者,风寒伤营,腠理闭密,阳气郁积,不能外出,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脊强等症状,适宜用轻扬之剂发汗,而表自解。里闭者,火热郁抑,津液不行,皮肤干闭,出现肌热、烦热、头痛、目肿、头昏、疮疡等症状,适宜用轻扬之剂解其肌,而火自散。

通剂

湿热之邪留于气分,从而形成痛痹癃闭的,宜用淡味药物上助肺气下降,通其小便,以泄气中之滞,如木通、猪苓之类。湿热之邪留于血分,从而形成痹痛肿注、二便不通的,宜用苦寒药物下引,通其前后,以泄血中之滞,如防己之类。

湿剂

湿剂当作润剂。枯者燥也,阳明燥金之化,秋令也,风热忿郁,血液枯涸而为燥病。上燥则渴,下燥则结,筋燥则强,皮燥则揭,肉燥则裂,骨燥则枯,肺燥则痿,肾燥则消。凡麻仁、阿胶、膏润之类的药物,都为润剂。养血用当归、地黄之类的药物,生津用麦门冬、瓜蒌根之类的药物,益精则用肉苁蓉、枸杞子之类的药物。

补剂

虚则补其母。生姜之辛补肝,炒盐之咸补心,甘草之甘补脾,五味子之酸补肺,黄柏之苦补肾。又如,茯神之补心气,生地黄之补心血;人参之补脾气,白芍之补脾血;黄芪之补肺气,阿胶之补肺血;杜仲之补肾气,熟地黄之补肾血;川穹之补肝气,当归之补肝血之类。

泄剂

去闭也就是去实。五脏五味皆有泄。肝实泻以芍药之酸,心实泄以甘草之甘,脾实则泄以黄连之苦,肺实泄以石膏之辛,肾实泻以泽泄之咸。

滑剂

小便浊滞、痰涎、胞胎、痈肿之类的疾病,适宜用滑药以引去留着之物。这与木通、猪苓通以去滞相类似,但是并不一样。木通、猪苓,为淡泄的药物,去湿热无形之邪;葵花子、榆皮,为甘滑的药物,去湿热有形之邪。

6 药方的组成变化

方剂的组成在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下,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病情、气候等,所以组方在遵循固有原则的前提下还要有极大的灵活性。在组方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必须十分重视剂型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和药味增减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方剂的功用发挥到最佳的效果。

剂型增减变化

剂型增减变化是指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在药味和药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更换剂型来使药性得到进一步发挥的一种变化形式。原方的功效、主治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例如人参汤与理中丸,两方组成、用量完全相同,前者煎制为汤剂,主治胸痹,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虚寒较重,病情急,汤剂可以把药效发挥得更快;后者用蜜调制成如鸡子大小的药丸,主治虚寒,脘腹疼痛,病后喜唾,病势较缓,服用药丸后,疾病可以慢慢治愈。

药量增减变化

药量增减变化是指药味不变,由于药量变化,其药力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有君臣佐使之变,功用、主治各有所异。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药量的增减变化,没有改变原方的配伍关系,其功用、主治与原方保持不变;另一种是指药量的增减变化,改变原方的配伍关系,其功用、主治与原方发生变化。例如厚朴三物汤和小承气汤,二者都是由厚朴、大黄、枳实三味药组成的,但厚朴三物汤则以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四两为佐使,其功用为行气消满,主治气滞腹满,大便不通;而小承气汤以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使,其功用则为攻下热结,主治阳明里热,结实证的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

药味增减变化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故方剂中药味的增减,必然使方剂的功效发生变化。药味增减变化可分为两种形式:佐使药的加减,功效基本不变,主治与原方基本相同;臣药的加减,会使方剂功效、主治发生根本变化。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就不在此一一列举。

药方的组成变化图

剂型变化对比

药量变化对比

7 中药的煎煮与服用

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等),转入到汤液里去。一般说来,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用具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容器。

用水

现在大都是用自来水、井水、泉水来熬药,只要水质洁净即可。自来水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标准就可以了,如果担心残余氯的问题,可将自来水在容器内放置数小时再用来煎药,即可明显减少氯的含量。

温度

温度是煎药时使中草药有效成分析出的重要因素。最好是在煎药前,先用冷水将中草药浸泡15分钟,再用小火煎药,可使蛋白质慢慢析出,这样药性可不被破坏,水分也不会很快被煎干。

时间

时间因药性不同而长短不一,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但发汗药、挥发性药只要20分钟(在水沸后再煮5分钟左右)就够了。

次数

中草药汤剂,每剂一般需煎两次(第一次的药液叫“头汁”,第二次的叫“二汁”)。头汁的加水量以盖过药面为宜;二汁的加水量可适当减少一些。对一些较难煎出有效成分的药材则需煎三次。

服药方法有讲究

中药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服用中药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一是要按照不同的剂型选择不同的服药时间,二是服药次数要遵循医嘱,三是服药冷热要讲究。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般情况下的注意事项,平时在看病拿药之后还应询问医生,按照医嘱煎药服用,不要因为煎药不慎或者服药时间不当而影响疗效。

中药的煎煮及服用方法

煎煮中药

平时在看病拿药之后还应询问医生,按照医嘱煎药服用,不要因为煎药不慎或者服药时间不当而影响疗效。

服药方法有讲究 8ItM6s22e5++DACV/xZ1A5+aLGNbAWa/aqQXNDdgMjDk3Dm84Lj5m98BB0T8w9s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