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 给宝宝按摩要掌握的基本推拿手法

目前,常用的宝宝按摩手法有16种,分别是推法、按法、摩法、抹法、拿法、运法、掐法、捏法、揉法、摇法、捻法、扯法、擦法、 法、点法和搓法。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各种手法的操作方法和功能,以便在给宝宝按摩时对症施术,取得最佳疗效。

推法

推法是宝宝按摩中最常用到的手法之一,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中指螺纹面沿着一个方向运动。推法又可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及合推法四种,其中,前三种最为常用。

直推法

用拇指指腹外侧缘或拇指螺纹面或以食指、中指两指螺纹面在穴(部)位上做直线推动,称为直推法。直推法运用很广泛,线性穴位以及面状穴位都可以运用直推法,它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

直推法

旋推法

用拇指螺纹面在穴(部)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速度比运法(见P33)快,用力比指揉法轻,这种推法称为旋推法。旋推法是宝宝按摩的特有手法,有健脾益气补血之功效,多用于宝宝厌食、腹胀等病症。

分推法

旋推法

用两手拇指桡侧或螺纹面(或用两手食指、中指螺纹面)自穴中央向两旁做“←⊙→”或“⊙”分开推移,称分推法。分推法多用于宝宝发热、腹痛、便秘等实证、热证。

合推法

用拇指螺纹面自穴位两端向穴中间合拢推动称为合推法。

合推法

手法要领

进行推法操作时上肢要放松,直推时拇指、食指或中指指尖各关节要自然伸直,不要屈曲,尤其是指下要实而不滞、浮而不虚,用力要均匀一致。旋推时,拇指螺纹面要紧贴穴位,不可左右偏移。推法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次左右。

临床运用

推法是推拿的主要手法之一,它的特点是“推”以通之,即开通关窍、疏通经络、祛除邪气、调节脏腑,适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其中直推法多为清(泻)法,常用穴(部)位有天门、太阳、膻中、肺俞、七节、五经、三关、六腑;旋推法着重补虚,多用于虚证,常用的穴(部)位有脾经、肺经、肾经;分推法即分阴阳,重在调和阴阳,常用穴(部)位有坎宫、手部阴阳、肺俞等。在实施推法时,一般要使用滑石粉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止皮肤受损。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也可以用掌心、掌根、肘尖按压在穴(部)位上的手法,称为按法。常分为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三种。而宝宝按摩常用的是指按法和掌按法。

指按法

接触面积小,作用力度要比掌按法大,能通经活络。

掌按法

接触面积大,力度较强,有止痛、温经、散寒之效,如宝宝蛔虫症引起的腹痛、呕吐多用掌按法。

手法要领

按压时,肩、肘均应放松,蓄力于掌或指,逐渐用力,向下掀压,不能突然或过于用力。

临床运用

按法的方向朝上为升,朝下为降,应用时,宝宝脾胃虚弱多用升法,饮食积滞则多用降法。按法的功能特点是“按”而止之,具有止痛、止吐、止咳和止泻之功能。临床使用常与揉法结合为复合手法,称为按揉法,使用该法时需要使用润滑剂。此法常用穴位有肩井、委中、丰隆、中脘和天枢等。

摩法

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有节律的抚摩,称为摩法。摩法分为掌摩法、指摩法两种。

掌摩法

以掌面着力称为掌摩法,此法较为轻柔,最易被宝宝接受,也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适用于胸腹、胁肋、腹部等部位。

指摩法

掌摩法

以指腹着力称为指摩法,多用于宝宝头面等部位,指摩时速度稍快,能起到安神、镇静或升提阳气的作用。

手法要领

摩法的要领是“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指肚着力,随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盘旋活动,用力自然;摩动时要轻缓协调,每分钟频率120次左右,指摩稍快,掌摩稍重缓。

指摩法

临床运用

摩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的常用手法。特点是“摩”以解之,能理气活血、健脾温中、缓解疼痛、消积导滞,多用于治疗脘腹疼痛、食积胀满、气滞等症。

抹法

大拇指桡侧面或螺纹面紧贴皮肤,沿上下、左右或弧形路径单向抹动或一轻一重来回运动,称为抹法。抹法可分为指抹法和掌抹法两种。

指抹法

用单手或双手拇指螺纹面着力于体表,其余四指扶持助力,缓慢地做上下、左右或直线、弧线的往返动作。通常适用于额头等面积较小的部位。

掌抹法

用单手或双手的掌面或鱼际着力于体表,腕关节放松,前臂与上臂协调用力,带动手掌掌面在体表做单向或往返的移动。

指抹法

掌抹法

手法要领

“用力均匀、动作和缓、轻而不浮”是抹法的动作要领。

临床运用

适用于额头、眼周、胸肋、腹部、腰背部和四肢等部位,具有疏肝明目、开窍镇静、醒脑安神和疏经通络的功效。

拿法

用拇指指腹和食指、中指两指指腹或其余四指指腹相对用力,拿起相应部位或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称拿法。拿法可以单手操作,也可以双手同时操作。

拿法

手法要领

拿法动作要缓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以防造成宝宝不适。总之,要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临床运用

拿法的刺激性较强,有强心醒神、定惊止搐、发汗解表的功效,即“拿”以强之。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颈项、四肢关节处,适用于肌肉酸痛、惊风、昏迷等病症。此法常用的穴(部)位有肩井、合谷、风池和承山等。

运法

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直线或环形推动,称为运法。

运法

手法要领

操作者的指腹紧贴操作部位,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在体表穴位上做圈状旋转摩擦移动,不要带动皮下组织。

临床运用

运法具有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和中健脾、清热除烦的功效,通常适用于“面”或“线”状的按摩部位,用于点状穴位时,通常适宜头、面以及肢体的操作。操作时,最好使用润滑剂。

掐法

用手指指尖在施行部位一上一下地重压皮肤,或者两手指同时用力抠掐,这种着力较重的强刺激且不刺破皮肤的手法称为掐法。

掐法

手法要领

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紧贴于食指桡侧缘,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压,既快又重,用力深透,不得抠或掐破皮肤。

临床运用

掐法的特点是“掐”以醒之、止之,即强心醒神、止惊熄风,常用于昏迷、抽搐等病症的治疗。本法适用穴位有人中、承浆、小天心、中冲、委中和涌泉等。掐法是强刺激手法,掐后应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之感。

捏法

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施术部位,称为捏法。一般捏法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指、中指指腹与拇指相对并同时用力提捏,随提随捏,双手交替移动向前;二是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指腹前按,拇指、食指夹住皮肤,并同时用力提捏,双手交替移动向前。

捏法a

捏法b

手法要领

捏拿肌肤不宜过多,但也不宜过少。过多不宜向前推动,过少则皮肤较痛,且容易脱滑。捏拿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但也不宜过轻。过重手法欠灵活,过轻则不易“得气”。此外,捏拿时不宜拧转皮肤,应当先捏皮肤,随后依次提拿、捻动及前推,应注意随捏、随提、随放,向前推进时犹如波浪,动作要协调。

临床运用

捏法主要用于捏脊(即使用捏法从尾骨端处长强穴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该法具有强健身体和防治疾病的作用,因而广为流传。

揉法

揉法是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紧紧附着于穴位上,做和缓回转的揉动。除用指腹外,还可运用鱼际部、掌心或掌根做揉法,故分别称之为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根揉法。宝宝按摩有别于成年人的按摩,其中指揉法运用最多。

指揉法

鱼际揉法

鱼际揉法一般多用于头面部或肌肉较薄的部位。

指揉法

主要用于穴位及接触面较小处,是宝宝按摩应用最多、最基本的手法之一。

鱼际揉法

掌根揉法

力度较重,适用于肩背、腰骶等肌肉较厚的部位。

手法要领

掌根揉法

要求手法柔和而均匀,手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也不要在皮肤上摩擦,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被带动,频率约为每分钟60~200次。

临床运用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适中,适用于全身各部的穴位,是推拿的主要手法之一。功能特点是“揉”以和散之,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多用于胸腹胀满疼痛、食积、呕吐、泄泻、痢疾、便秘和哮喘等症。

摇法

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被动性运动关节的手法,称为摇法。摇法是按摩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施行者一手托住宝宝关节近端,一手扶住关节远端,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做摇动。

摇法

手法要领

对宝宝操作摇法时,动作要缓和稳定,用力宜轻。操作时,固定关节近端,施力于关节远端,致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即屈、展、伸、收的连续运动。环转应缓慢、均匀、协调,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在人体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也可以在拔伸的基础上摇动,主要适用于颈部、腰部、肩关节、前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

临床运用

摇法能放松肌肉、滑利关节、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适用于关节局部保健及关节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宝宝通常使用组合手法,如掐总筋、摇抖法。

捻法

用拇指、食指螺纹面相对,捏住施行部位,做对称的揉搓运动,称为捻法。

捻法

手法要领

操作时,腕部要放松,动作要灵活连贯,用力柔和且不呆滞。捻动时,拇指和食指的动作要快且灵活,但上下、前后移动要慢,即“紧捻慢移”。

临床运用

一般适用于四肢小关节和耳部,具有滑利关节、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指趾间关节的疼痛、肿胀或屈伸不利等。

扯法

施术者用拇指、食指的指腹夹住皮肤,或用屈曲的食指、中指关节夹住皮肤,适当用力,做一拉一放的动作,以局部有轻微的红紫色为度。

扯法a

扯法b

手法要领

施术者肩、肘、腕关节自然放松,扯的时候用力要适度,扯得太少效果不佳,扯得太多容易滑脱。此外,拉、扯的动作要协调、有节奏。

临床运用

扯法属于刺激较重的手法之一,民间称为“拧痧”“扭痧”。应选取橄榄油、麻油、水或按摩乳作为介质,在操作的过程中随蘸随扯,至皮肤微有紫红为度。扯法能解表透邪、通经散瘀,常用于治疗中暑、外感风热或风寒、食物中毒等。此法一般使用于印堂、鱼腰、天突和大椎等穴位。

擦法

擦法是用掌面、掌根或鱼际贴在皮肤上,稍施压力后做往返轻快的直线推擦。擦法主要分为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等。用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指腹施行的称为指擦法。

手法要领

操作擦法时,不论是从上下还是从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拉开;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用蛮力,以免擦破皮肤;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屏气,一般速度为每分钟100~120次。

临床运用

擦法的功能特点是“擦”以温之,具有温经通络、行气和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其中指掌擦法的温度较低,多用于胸胁及腹部,对于脾胃不和引起的脘腹疼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疗效;小鱼际擦法的接触面较大鱼际小,温度较高,肩、臀及下肢部风湿酸痛、肢体麻木、伤筋等症常用本法,也常用于肋间部位;大鱼际擦法的温度中等,在胸腹、腰背、四肢等部均可应用,适用于外伤红肿、疼痛剧烈者。三种方法可以配合变换使用,不必拘泥。

使用擦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治疗部位要暴露,并涂些润滑油,既可防止擦破皮肤,又可增高局部温度;二是使用擦法后,不要在该部位再用其他手法,否则容易损伤皮肤,因此擦法一般在治疗最后使用。

法是手掌呈扇形做动,让力量通过掌、小鱼际及手背尺侧,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在按摩部位上。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 法分为侧掌法、掌指关节 法和指间关节 法几种。

手法要领

施行 法时,动作宜轻柔而富于节奏性,用力要点在于轻巧、短促、重轻回,前和回收用力轻重比例宜3:1,即“三回一”,频率适宜每分钟120~180次。

临床运用

鱼际 法和掌指关节法可以配合揉法使用,要求轻重适度,此法有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软组织活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肉疼痛、肌体不畅、运动功能障碍等病。

点法

点法是用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背侧持续地垂直于体表向下用力点压穴位。按照操作部位不同,主要分为拇指点法、中指点法、屈指点法几种。点法着力面积小、刺激强、作用层次深,被按摩的局部会有酸、麻、胀、重等感觉。

点法

手法要领

点法多用于穴位、痛点等较小部位,是从按法衍化而来,操作要领基本相同,但是比按法接触面积小、刺激性较强。

临床运用

点法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机、定惊醒神、通关开窍等功能,多用于止痛、急救、调理脏腑等。点法作为强刺激类手法,次数不宜多,一般不使用润滑剂,要注意不要点破皮肤。施行点法后,一般在操作部位上继续配合使用揉法,以缓解不适感。

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转或搓摩,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称为搓法。也可用手指掌面在经穴上往来摩搓。

搓法

手法要领

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搓法用于上肢部位时,要使上肢随手法略微转动;搓法用于腰背、胁肋部位时,主要是做搓摩动作。此外,若在脐部用手往返摩搓,则叫搓脐。

临床运用

搓法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一般常用作为推拿治疗结束手法使用,具有调气和血、疏通脉络、放松肌肉的作用,主治关节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症。

掌握了宝宝按摩的基础知识,就意味着已经踏入宝宝按摩的门槛了,接下来结合身体穴位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实施按摩了。 e4DOORgTNdD2rtjH+jdcfUIbDzeD5JvxaTQSkAwFDThknepFGbT48kRTX6baHX4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