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徐凤年再上武当

主与臣推心置腹,

第一章

清明时节雨最苦。

细雨中的北凉驿路,不断有大队幽州骑军赶赴凉州关外,加上先前那些驰援青苍城的凉州境内骑军未曾返回驻地,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北凉野战主力,尤其是骑军力量都已经浮出水面,成为下一场凉莽大战的绝对主力,将会由城池攻守战演变成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骑军厮杀。在北方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激烈碰撞中,一动一静,差异鲜明。前者依靠战马数量优势叩关驰骋,后者依靠城池弓弩据守防御,历史上无数塞外和近边城池都依次淹没在骑军潮水之中,北方的马蹄声中,“孤城”和“屠城”这两个词语如影随形。以至于二十年来,无数文臣都会在朝堂上暗自“痴人说梦”,想着若是离阳两支精锐骑军,十数万的北凉铁骑和接近十万的两辽边骑,能够精诚合作联手抗敌,在马背上跟北莽蛮子一较高下,将会是何等雄浑壮烈的风景?

在幽凉两州接壤的胭脂郡,一条泥浆裹靴的道路上,有两骑停留在岔口上,为一支商旅车队让行。年轻男子身穿青衫,腰佩凉刀,坐骑也是幽州军内为数不多的甲字战马。白衣女子背负一只长条形状的棉布行囊,腰间也悬佩了柄刀。年轻男子大马凉刀,停马让路,身边同龄人女子又是那般美若天仙,这让商队里负责开道的护卫头目心口一颤,赶紧让手下拨马传话给身后车队里那帮习惯了荤言荤语的骄横家伙,千万别祸从口出,不可仗着跟北凉边军有些渊源就肆无忌惮,一个年纪轻轻就敢正大光明私自悬佩新式凉刀的将种子弟,绝不是他们这些鱼龙帮二三流人物可以挑衅的。大概是有这名头目的事先提醒,商旅护卫虽然眼神炽热,但好歹没有谁对那名女子出言调戏或是乱吹口哨。

商旅马队缓缓前去,突然有一骑掉头疾驰而来,相貌英俊的年轻骑士在距离那对男女十几步外勒马停下,笑脸灿烂,对那名让自己惊为天人的白衣女子抱拳笑道:“在下鱼龙帮陈简斋,敢问姑娘芳名?姑娘你放心,在下绝无歹念,只是经不住帮中朋友怂恿,他们跟我打赌,赌我肯定打听不出姑娘的芳名,若是他们输了,就要请我喝半年的绿蚁酒。”

鱼龙帮的年轻俊彦咧嘴一笑,善解人意道:“姑娘你若是不便告知芳名,随便说一个即可。”

只可惜哪怕陈简斋退让一步,那个女子依然无动于衷,看待他的眼神很平静,既无寻常中原闺秀面对登徒子的恼羞,也没北凉小娘对外乡浪荡子的怒目相向。

绵绵细雨中,头发微湿的陈简斋笑脸阳光,没有退缩的意思。

那个被陈简斋故意忽略的年轻佩刀男子笑道:“她叫姜白菜,大白菜的白菜。”

被同行男子称呼为“白菜”的绝美女子瞪眼怒道:“你叫徐柿子,烂柿子的柿子!”

如今在鱼龙帮小有名气的陈简斋有些受伤,心想你们俩这种看似较劲的插科打诨,在我这种单身汉光棍狗眼中,实在是比打情骂俏还要过分啊。

那个被骂作“烂柿子”的年轻人微笑问道:“听说贵帮帮主刘妮蓉要让位给别人?”

陈简斋脸色顿时有些凝重,终于正视那个胆敢擅自悬佩凉刀的家伙。鱼龙帮鱼龙帮,名字取得真是有远见,鱼龙混杂的程度,胜过离阳其他所有九大宗门帮派,聚集了将近两万之众的江湖草莽。这么个在人数上一骑绝尘的庞然大物,鱼龙帮上上下下都心知肚明,如果说鱼龙帮不是北凉某个大人物亲手扶持起来的傀儡,绝不至于扩张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鱼龙帮那些跟随老帮主一起打江山的元老,都已经金盆洗手,而之后的主事人都已经换过了一茬,所以关于鱼龙帮的内幕,五花八门。有说是前任陵州刺史徐北枳把鱼龙帮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丫鬟扶正为北凉武林的正宫娘娘。也有说是当初陵州的土皇帝、上任怀化大将军钟洪武试图勾结江湖势力,只是鱼龙帮帮主刘妮蓉反戈一击,攀附上了清凉山,用老将军的头颅做了投名状。如今更有人私下传言刘妮蓉其实就是梧桐院的一个私宠,言下之意是刘妮蓉没有资格主持两万人马的前程,一个大帮派可以跟官府眉来眼去,但绝对不能嫁入高门做小妾。因此暗流涌动,刘妮蓉辞任帮主一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传出来的。

他陈简斋作为大体上属于第四拨进入鱼龙帮的后起之秀,对于此事心情比较复杂,内心深处,很佩服帮主刘妮蓉的待人接物,但是同样不希望鱼龙帮跟官府以及边军扯上太多关系。江湖是江湖,江湖人做江湖事,否则难道在第二场凉莽大战中,一旦关外战事告急,他们鱼龙帮两万余人就都要去关外厮杀搏命?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拼命,那是小帮派没地盘没银子的时候才干的事,如今鱼龙帮可谓已经在北凉根深蒂固,隐约有了藩镇割据的气势,又是处于远离边关驻军相对孱弱的陵州境内,陈简斋相信鱼龙混杂的偌大一个鱼龙帮,肯定会有很多人的心思在活泛。

陈简斋的长久沉默,让那名佩刀男子一笑置之,没了继续等下去的耐心,转头跟女子说了声走吧,然后夹了夹马腹,两人两骑跟陈简斋擦肩而过。陈简斋没有阻拦他们的离去,缓缓拨转马头,凝望着两个往凉州境内远去的背影。

两骑正是从蓟北关外进入幽州的徐凤年和姜泥。

姜泥不露声色地瞥了眼徐凤年。鱼龙帮的横空出世在中原江湖也有诸多版本的秘闻,她知道当年他那趟北莽之行,好像就是跟鱼龙帮同行出关。

猜出她所思所想的徐凤年笑道:“年轻的时候,没有生死之忧,更小的时候也经常听我娘叮嘱,说世间女子可爱且可怜,要多怜惜。所以那会儿总觉得那么好的女子,我为什么不喜欢?如果我能拥有,我为什么不要?我以前很喜欢收集古人珍稀字帖,比如花了很多很多银子,才收集齐全了《十里春风帖》《大雨浇暑帖》《高枝秋蝉帖》和《快雪初晴帖》这套四季字帖,甚至连《霜降帖》在内的二十四节气帖,也只差三幅而已。那时候我只顾着喜欢我喜欢的女子,一定要喜欢我,希望她们像那些名贵孤品的字帖一样,全部都在我的梧桐院内,字帖得以善存,无风雨无虫蛀,女子们则得以无忧而活,没有颠沛流离。”

姜泥啧啧道:“我看当时顾剑棠要帮你当皇帝,你其实心里在偷着乐吧?当了皇帝,就能名正言顺地三宫六院,臣子们哭着喊着帮忙找嫔妃,然后一边嘴上说这样不妥吧一边痛痛快快收下,什么四季帖二十四节气帖,一百幅帖子都少了。”

徐凤年难得没有跟她针锋相对,仰头眯眼,似乎在感受小雨蒙蒙的清凉,自顾自说道:“后来发现世间所有值得可亲可爱的女子,其实根本不用我自作多情,就可以活得很好,甚至不摊上我,也许可以活得更好。梧桐院外的世道再乱,未必就比那座无风无雨四面是墙的小院子更坏。女子怎么可能是那些死物般的字帖,又岂能把她们束之高阁一般约束在梧桐院或是清凉山?听潮湖是很大,但是江湖更大啊。我也是很后来才发现如果能够从头来过,大概还是会在心里喜欢她们,但一定不会再去撩拨她们了。比如大雪坪的轩辕青锋,就活得很逍遥,鱼幼薇在上阴学宫做稷上先生,想必也很自在。不过有些人,我不后悔,就像把陈渔接到北凉,把赵风雅救出太安城,我对她们没有歪念头,只是单纯希望她们能够为自己而活。”

姜泥气呼呼道:“反正道理都是你的,但是我知道,我只是说不过你而已!”

徐凤年赶紧识趣地转移话题,感慨道:“如果你的棋待诏叔叔当年能够早点在大楚军中手握实权,而不是在广陵江的南面偏居一隅之地,我爹未必能够打赢西垒壁战役。当时其实双方都是在争谁的最后一口气先没有,有曹长卿接替叶白夔高举旗帜的话,大楚那口气就还在。这次我能够跟王遂大致谈妥,最终成功把整个两辽、蓟北、北凉和西域这条漫长的离阳边关防线串联在一起,我师父,还有曹长卿,再加上你,你们三人厥功至伟。在这个大势之下,胶东王赵睢,两淮节度使蔡楠、经略使韩林,蓟州副将韩芳等人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当然这之外还有郁鸾刀、寇江淮和谢西陲以及许煌等北凉外乡人。至于两万人的鱼龙帮,说不定在将来也要发挥作用,只不过如果那场大仗,打到需要鱼龙帮在流州青壮之后赶赴战场的地步,就说明凉莽双方都已经元气大伤了。”

姜泥顾不得哀伤棋待诏叔叔的去世,忧心忡忡道:“北莽蛮子的人真的很多啊,茫茫多。”

徐凤年哑然失笑:“是很多,不过我在北莽那边也不是没有后手。你等着吧,只要北莽没办法一鼓作气攻破拒北城,我就能让他们后院起火。”

结果姜泥牛头不对马嘴地来了一句:“那个陈渔,很漂亮?”

徐凤年龇牙咧嘴,装痴扮傻,就是不开口回答这个问题。有些话,开口就错,说多错多。

姜泥好像在自言自语:“这位被金屋藏娇的胭脂评大美人,到底有多漂亮呢?我有机会一定要瞻仰瞻仰,唉,就怕到时候会自惭形秽啊。”

徐凤年突然转头说道:“虽然知道这个请求很过分,你听到以后也一定会不开心,但我还是要说出口。就是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带着她们一起离开北凉,越远越好。”

姜泥满脸怒气,直截了当道:“办不到!”

这个答案,完全就是在徐凤年意料之中,所以他也没有任何异样神色。

徐凤年捏了捏有些胡楂子的下巴,自嘲道:“一想到自己如果战死沙场,就再也见不着你们,当下和裆下都很是忧郁啊。”

调笑过后,徐凤年眼神逐渐凝重起来。

凡有金戈铁马之处,必然是立尸之地。今年春季一过,最多再有一个还算安稳的夏季,等到秋风渐起的时候,凉州关外和整个流州,恐怕就要死人死得让人收尸都来不及了。

武评四大宗师中,除去了无牵挂的桃花剑神邓太阿,西楚有曹长卿,北莽有拓跋菩萨,北凉有他徐凤年。后三者都属于大仗输时即必死之人。

就在此时,徐凤年听到小泥人说了一句他打破脑袋也没想到的言语。

她那句话不太吉利,但是语气很坚决。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你徐凤年的尸体在哪里,我就站在哪里!”

徐凤年是一个人返回清凉山,姜泥去了武当山,说是挂念那里的菜园子,趁着还有些春雨,如果再不种下点什么东西就来不及了。大概是以为徐凤年会折去凉州关外的拒北城,徐渭熊专门让拂水房给他捎了一封“家书”。意思很简单明了,不管关外军务如何紧急,你徐凤年必须先回一趟清凉山,这件事没的商量。徐凤年对此哭笑不得,当然明白二姐的良苦用心,是怕他因为兴师动众接回小泥人,心里有鬼就不敢去见梧桐院的陆丞燕,这位北凉道官方认可的正妃。其实徐凤年并没有“躲债”的念头,有些话不说就是个心结,说开了心头就有个伤疤。两者未必有好坏之分,但是徐凤年在当初离开北凉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如何面对陆丞燕,不是说什么你陆丞燕以后还会是北凉的正妃,而是三个字。当徐凤年和她一起走出梧桐院,走到听潮湖的湖心亭,当她听到那三个字后,笑意恬淡,轻轻往湖里抛了一把饵料。然后那个不怕王仙芝、不怕离阳君王、不怕北莽大军的年轻藩王,天不怕地不怕连仙人也敢杀的徐凤年,略显局促地坐在她身边。陆丞燕不说话,他也不知道说什么。两只年幼虎夔没有眼力见儿地拼命往他身上蹭,徐凤年狠狠瞪了一眼,两个可怜的“小家伙”顿时吓得跑出亭子,又舍不得离去,只好趴在台阶下懒洋洋晒太阳,等着主人回心转意。

所幸有王府管事宋渔帮这位北凉王解围,说是副经略使宋洞明有要事相商。徐凤年如释重负,告辞离去,陆丞燕起身相送,柔声说了句“王爷你回头再写一副春联吧,找人送到武当山去,以后别说什么对不起,真的不用”。徐凤年欲言又止,随即一笑,大概这就是一家人的味道。他执意要送她先回梧桐院,一路上随口问了些老丈人陆东疆的事情。陆丞燕好像也看开了,对于这位跟她已经父女关系决裂的新任凉州刺史,言语中既无刻意的疏离,也没有多余的亲近。徐凤年对此也不知如何开解,主要是怕自己画蛇添足。清官难断家务事,就在于道理和情分的尺度太难拿捏。照理说,徐家对陆家可谓处处照拂,但显然陆家仍是觉得亲家做得不够,从来不觉得家族在北凉的水土不服是自身原因,而是视为清凉山的扶持力度不够,以及陆丞燕的不吹枕边风。

徐凤年在把陆丞燕送回梧桐院后,看着那个纤细柔弱的背影,犹豫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之后跟随宋渔前往宋洞明位于半山腰的那片绵延成势的密集官衙,后者没有像以往那样随意,出乎意料地亲自站在门口相迎。徐凤年和这位北凉道副经略使在衙厅落座后,宋洞明不等胥吏端茶送水,就开门见山说出了缘由。原来是陆东疆升任凉州刺史后,一下子就提拔了十数位陆氏子弟进入刺史府,而且有几项涉及四品官身的任命,本来必须经由经略使府这边批红勘定才能生效,但是看陆刺史的架势分明是想要先斩后奏了。说实话,先前宋洞明对于原凉州刺史田培芳的辞任和陆东疆的填补空缺,没有点头但也没有摇头,如果是寻常官员,也就该大致摸清楚宋副经略使的底线所在了。

徐凤年沉吟不语,归根结底,症结不在刚刚换了个父母官的凉州官场,甚至不在陆丞燕和陆东疆身上,而是就在他徐凤年身上。这两年他对赴凉以后陆家的观感算不上有多好,但是很多事情上他不明确表态,北凉上下抓不准他这位藩王的心思,就只能处处忍让退让,尤其是拒北城一事上吸纳了陆氏子弟担任实权官职,北凉官场自然而然就对陆家不敢小觑,再加上这次陆东疆破格升官,无疑助长了陆家的气焰。

宋洞明脸色平静,但是心底难免有些积郁。原本他对陆东疆还心存结交的心思,不承想这位享誉中原的青州名士竟然如此得寸进尺,以至于有可能打乱凉州格局!宋洞明何尝不知白煜对陆东疆担任凉州刺史一事是持有异议的,所以陆东疆此举,无异于打了他宋洞明一个没有声响的耳光,想必白煜这个时候正在那里隔岸观火。徐凤年叹了口气,跟宋洞明没有多说什么,只说那三项任命在经略使府邸这边暂且搁置,他会亲自去一趟凉州刺史府。然后徐凤年换了一个话题,笑着说经略使李功德也递交了辞呈,只保留拒北城监造一职,然后李功德向自己推荐了你宋洞明作为北凉道历史上的第二任经略使。宋洞明没有答应,只说北凉目前仍需要李功德这位老成持重且声望足够的本土官员担任经略使,否则如今凉陵幽流四州的刺史都换成了外乡人氏,如果他宋洞明升任经略使,可谓雪上加霜,难免会让北凉本地士子心生怨望。徐凤年也没有强求,只说让宋洞明再考虑考虑。

徐凤年离开衙厅后,轻车简从去往那座凉州刺史府邸。坐在车厢内,徐凤年手指下意识抚摸腰间悬挂的那枚龙衔尾玉佩。宋洞明放弃唾手可得的经略使位置,并不奇怪。比宋洞明晚到北凉的白煜,如今在清凉山位卑而权重,这位白莲先生在官面上的身份并不显赫,但是他身边已经聚拢有一拨志同道合的年轻俊彦,白煜只差一个名分而已,一旦宋洞明腾出副经略使的座椅,白煜毋庸置疑就要坐下。显然在宋洞明眼中,副经略使的位置就像一座险要关隘,绝对不能让给虎视眈眈的白煜,否则名正言顺的后者就会在北凉官场真正崛起。宋洞明决意要在副经略使的座椅上再坐两三年,到时候只要凉莽大战落幕,北凉文武官员论功行赏,一个官身不够分量的白煜,一步慢步步慢,将来就很难成为他的心腹大患了。徐凤年会心一笑,宋洞明的这份阴私心思,他没有揭破的打算。其实这是好事,这意味着宋洞明已经有了在北凉扎根的迹象,至于会不会亏待白煜,徐凤年顾不上,话说回来,如果宋洞明真能挑起白煜的争胜心,才是北凉天大的好事。

当徐凤年的身影出现在刺史官邸大门外时,胥吏吓得一个个屁滚尿流,赶忙打开中门迎接大驾光临的北凉王。徐凤年快步走入,没多久就看到二三十号刺史府大小官吏簇拥着那位身穿紫袍的陆东疆,徐凤年一笑置之。离阳刺史按律是正三品官员,官补子也就应该是绣孔雀,而北凉道的凉州刺史历来比幽州陵州高出半品,即是从二品大员,这在离阳朝廷吏部那边很早就是报备存档的,挑不出半点毛病,但是北凉历任凉州刺史都没有谁胆敢正大光明穿上绣二品锦鸡的官服。一二紫三四绯之后皆青绿,这是离阳官场的规矩,所以紫袍官服和大红官袍之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太安城,以尚书省为例,六部尚书是正二品,当之无愧的紫袍公卿,但是六部当中绝大多数左右侍郎都是三品,依旧不得身穿紫服。永徽年间,之前唯有吏兵两部的左侍郎高配为从二品,在祥符以后,不但这两部的右侍郎也提升为从二品,就连礼部左侍郎也在今年擢升为从二品,而且成为离阳定例。陆东疆可以算是北凉道第一位穿上紫袍官服的刺史大人,这在离阳版图内也是屈指可数的高品刺史。如果徐凤年没有记错,当今天下,应该只有北凉道凉州、靖安道青州和南疆唐州以及京畿南部边缘越州的一把手是从二品,所以说陆东疆是仅在一正一副经略使之下的北凉道文官第三号人物,是说得过去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会晤,言笑晏晏,相谈甚欢,无论是凉州刺史官邸的老面孔,还是那十来张姓陆的新面孔,看到始终笑容温和的年轻藩王后,都松了口气。如果说太安城是赵家天子脚下,那么凉州则是当之无愧的徐家门口。凉州刺史曾经空悬多年,凉州别驾其实就等于是刺史,而凉州将军向来是由北凉都护兼任,田培芳由幽州刺史升任凉州刺史后也没有任何改动,推崇无为而治,陆东疆一改先前,一口气推出十数位陆氏子弟,加上沉寂多年的石符出任凉州将军,亦是动静不小,凉州军政两位一把手的翻云覆雨,如何能够让耳目灵光的凉州官员继续老神在在?好在王爷今日一席谈话后,对新人旧人两拨刺史府邸官员都流露出肯定的意思,点名道姓嘉奖了七八人,对新人寄予厚望,对旧人持有欣赏态度,对于剑拔弩张的双方都没有棍子只有枣子,也没有厚此薄彼,这让刺史府老人尤为感激涕零,他们是真的担心陆东疆当家做主后,塞进十来号陆家人还不够,非要把他们都撵去坐冷板凳才罢休,一旦连王爷都对此默认的话,那就真是连神仙也挽救不了他们的仕途了。

不知为何,今天亲眼见到了这位王爷,对陆家有怒气,导致对清凉山也颇有腹诽的刺史府老一辈官员,肚子里那点愤懑一下子就烟消云散。大概是那个年轻王爷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的模样,太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了。

徐凤年最后跟老丈人陆东疆有一场私下的闲聊,外人不知道年轻藩王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只看到满面春风的刺史大人越发红光满面了。之后陆东疆也主动收回了几项违例的任命,对那几位族人也好言安慰一番,许诺不用三年就会各自有一场大富贵。不但如此,陆东疆还破天荒地第一次严肃叮嘱众人,让他们在这段时日内必须多加收敛,切不可辱没陆氏门风。陆东疆除了给家族吃了一颗定心丸,还有三名陆氏成员在一夜之间被从族谱上除名,从那一刻起,陆东疆才有了几分陆氏家主的气象。

当白煜醉醺醺地从一座僻静府邸走出,突然看到一辆马车掀起帘子,他愣了愣,大步走去,上车坐入车厢,面对那个年轻人,白莲先生泰然自若。

来北凉道副节度使府邸接人的徐凤年打趣道:“白莲先生,就不怕惹众怒?”

白煜因为视力问题,习惯性使劲眯眼看人,笑道:“热灶烧不得,王爷还不许我烧烧冷灶?”

徐凤年哑然失笑,转移话题道:“李功德说要辞去经略使一职,还有幽州刺史胡魁也想进入边军,白莲先生有没有想法?如果有,不妨直说。”

白煜毫无忌惮,直截了当道:“王爷先说说你的想法,当然还有宋副经略使的想法。”

徐凤年也直言不讳道:“我的本意是让宋大人顺势升任经略使,由你补上副经略使,但是宋大人建言当下北凉时局已经有太多的‘外乡刺史’,不应当再多出一个外乡经略使。”

白煜懒洋洋靠着车厢壁,嗤笑道:“哦?那简单,李经略使辞官后,宋大人做他的正经略使,让新任凉州刺史陆东疆担任副经略使,再让陵州别驾宋岩这个北凉自己人担任幽州刺史。至于凉州刺史嘛……”

说到这里,白煜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

舍我其谁。

徐凤年默不作声,白煜笑道:“北凉道这么安排,是让宋大人为难,可如果我索要的官帽子小一点,跑去幽州当刺史,不再在宋大人眼皮子底下当官,可就是让王爷为难了。”

白煜收敛笑意:“其实最适合做凉州刺史的人选,不是我白煜,而是原陵州刺史徐北枳。王爷且放心,不管如何,副经略使也好,刺史也罢,我都不去做。”

徐凤年纳闷道:“那先生如何自处?”

白煜掀起车帘子一角悬在挂钩上,清风扑面,为车厢带来几分凉爽,白煜叹息道:“关键不在我如何想,而看王爷魄力有多大。”

徐凤年越发疑惑:“先生此话怎讲?”

白煜沉声道:“北凉地狭,是老皇历,如今坐拥连同第四州流州在内的广袤西域,再增添一个凉州关外以拒北城作为支点的第五州,那就足够成就一番大事了。”

徐凤年心头一颤,平静道:“北凉一道占据五州之地,朝廷那边不会答应的。”

白煜笑眯眯道:“事已至此,需要朝廷点头答应吗?我无意间看到一些匆忙更改的边军部署,原本注定在第二场凉莽战事中作壁上观的幽州,竟然重新凸显其重要性,为何?敢问两淮蔡楠韩林、北莽王遂、两辽顾剑棠,这次王爷领军出境跟这三拨人,见过了几人,谈妥了几人,又不知王爷在北莽南北两朝那边谈妥了几人?”

一连串的问题,让徐凤年脸色微动。

白煜也没奢望得到答案,好似自言自语道:“某人当了皇帝,我白煜在哪里当官不是当官,都挺好的。”

徐凤年答非所问:“咱们北凉的读书人要官,要得如此理直气壮。我很高兴。”

白煜微微睁大眼睛,看着那张依旧模糊不清的脸庞,微笑道:“如果王爷让天下所有读书人可以不去卑躬屈膝,我也很高兴。”

徐凤年感慨道:“怕就怕天下人不高兴。”

白煜冷笑道:“一家一姓不高兴而已。”

徐凤年愕然。

白煜说道:“也许王爷会奇怪为何我白煜要改变初衷,其实很简单,我最近想明白了一件事:某人当皇帝,也许在位不过三四十年,最多五六十年,但也许足以使天下承平两百年,风调雨顺两百年,很可观了。”

徐凤年看着这位风度翩翩的白衣读书人,就像当年徐骁看见赵长陵。

先后两人,皆要扶龙。

当徐凤年率领白马义从赶赴凉州关外的拒北城时,也有一些人悄然而动。徐偃兵单枪匹马去了北凉西蜀接壤的腊子口关隘,拂水房大档头糜奉节和樊小柴护送徐北枳秘密出幽州入河州,一人即一宗的呼延大观也离开妻儿,不知所终。

徐凤年身边多了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随从,策马披甲却不佩凉刀不背凉弩,不苟言笑,心事重重。徐凤年一路北行,没有刻意笼络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不是不想,而是毫无意义。徐凤年无论是跟他说家国大义还是高官厚禄,都显得荒唐滑稽,因为他叫谢西陲,是曹长卿的得意弟子,是在广陵道战事中脱颖而出的大楚双璧之一。五百西楚读书种子如今大多安置在了陵州各大书院,远离是非之地,唯独谢西陲提出要去北凉关外看一看。徐凤年当然不会拒绝,他现在有些理解离阳先帝赵惇之于陈芝豹的心态了。有些人物,哪怕不能为己用,但是只要留在身边,就像一位倾国倾城的女子站到了眼前,同样赏心悦目。而且平心而论,相较桀骜不驯锋芒毕露的寇江淮,温良恭俭的谢西陲显然要更让徐凤年舒心放心。与寇江淮相处,如痛饮大碗烈酒,痛快是痛快,可要担心是否酩酊大醉;与谢西陲相处,则如小盏品清茶,不伤胃也不头疼。

一路上徐凤年只会在收到拂水房谍报的时候才会跟谢西陲打招呼。谍报多是离阳朝廷地方高层独有的邸报,谢西陲看完之后,一份份悉数保留下来,每一张纸笺的到手,往往意味着西楚一条战线的失利,或是一座数座城池的沦陷,谢西陲只是越来越沉默寡言,并没有太过明显的神情变化。一位位熟悉的西楚武将被斩首成为离阳领军大将的军功,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选择投诚归顺离阳,西楚掌控的疆土越来越小。吴重轩、卢升象、宋笠,以至于许拱和袁庭山等人都越来越多次数地出现在邸报之上,西楚大势已去,无疑是板上钉钉的结局。最后一封邸报是告知天下,离阳天子将要在初夏时分御驾亲征西垒壁,同时下诏,只要西楚各路叛军放弃抵抗,那么朝廷大军在战场上就不杀一人,广陵道百姓依旧全部视为离阳子民。

临近拒北城,徐凤年从那头海东青爪下收到一封简明扼要的谍报,这一次没有跟谢西陲传告军情,但是后者策马而来,脸色黯然,欲言又止。

徐凤年没有披挂甲胄,身穿一袭素雅的文士青衫,只佩了一把凉刀和一枚龙纹玉佩。他放缓马速,转头对谢西陲说道:“曹长卿死后把一身气数散入广陵道,你不是炼气士更不是天象境界的武夫,也许不清楚这里头的深意。简单说来,就是从曹长卿身死那一刻起,先前大楚姜氏气数不曾彻底熄灭的广陵道,才开始真正隶属于离阳版图。如果说离阳应对不当,在战场上大开杀戒,或是接下来依旧在赋税一事上刁难广陵,那么极有可能激起广陵道的反弹。燕剌王赵炳虽然立即造反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入主广陵。所以曹长卿的死,是给广陵百姓留了一条退路,无论归属,得手之人都要善待之。”

谢西陲喃喃道:“求仁得仁,求义得义……”

“得义”二字谐音“得意”。说到此处,谢西陲低下头,嘴唇颤抖。

徐凤年只能略显蹩脚地安慰道:“谢将军,我不敢奢望你进入北凉边军,毕竟名义上我们跟北莽作战,还是在为离阳赵家镇守国门。但是不管以后凉莽战事的胜负走向,我都会保证你们西楚五百人安然无事,天下再不太平,我徐凤年想要让你们五百人太平,还是可以做到的。”

谢西陲置若罔闻,满脸悲苦,自言自语道:“年轻求学时,每次翻书,读到太白诗文,读到那种气韵浩大的盛世华章,总是无限心神向往,什么‘会须一饮三百杯’,什么‘仙人为我一挥手,如听峨眉万壑松’,真是直觉得伸长脖子大声嚷出来,仍是不够酣畅尽兴。可是那时候先生总说太白诗才华太高,仙气太盛,高出大地三万尺一般,却未必就是人间最好诗。读书人越是年长,越是经事,反而就会对老杜的质朴诗文更为‘交心’。‘不知闭眼时,招得几人魂’,‘夜深经战场,明月照白骨’,真是平铺直叙得一塌糊涂,哪来的茫茫才气可言?可如今读来,真是,真是……”

谢西陲已是泣不成声,抬起手臂使劲擦了擦脸颊。

这恐怕也是谢西陲和寇江淮截然不同的地方。后者面对生死远不如面对荣辱那么深刻,谢西陲会意志消沉,寇江淮却会郁勃奋发。

徐凤年望向那座尘土飞扬的拒北城,说道:“谢将军,从拒北城到清河,再到怀阳关、柳芽、茯苓两镇一线,你都可以去,我会安排人随行,若是想要看凉州关外的左右两支骑军也不碍事。”

谢西陲已经恢复平静,点头道:“谢过王爷。”

徐凤年一笑置之。突然想到离阳朝局,徐凤年的心情有些凝重。西楚已经没有死灰复燃的本钱,如此一来,张巨鹿、元本溪谋划的“内院之事”就算落下帷幕。宋洞明和白煜都认为接下来离阳朝廷除了让吴重轩重返太安城,先前主持东线战事的宋笠会和吴重轩的某位麾下大将共同上位,成为广陵道军界的两大新山头。蓟州将军袁庭山未必能够回到边境,而是留在靖安道附近的广陵江北岸,那一万雁堡私军精骑用以震慑燕剌王赵炳的南疆大军。而兵部侍郎许拱多半要领军进入蓟州,帮助经略使韩林掣肘节度使蔡楠,也在某种程度上监视北凉铁骑。只不过许拱之后的官衔比较有嚼头,是继续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巡边,还是直接担任副节度使兼任蓟州将军?但是真正值得北凉关注的动向,还是南征主帅卢升象的去留。对此,清凉山和北凉都护府出现分歧意见,前者坚信卢升象会在离阳朝廷沉寂一段时日,后者以为卢升象将会掌握朝廷目前所有的野战兵力,向北推进,最终驻扎在蓟州和两辽之间的稍稍靠后地带,兵力将会达到八九万,与蔡楠、许拱和顾剑棠、赵睢形成三点连成一线的北边大防线,以此来逼迫北莽下定决心去打第二场凉莽大战。只要形成这个微妙局面,有许拱、卢升象两员大将联袂入驻北方边境,且不说顾剑棠的谋划,就说蓟州副将韩芳那枚暗棋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

说到底,还是离阳可用之人太多,可用之兵更多。

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到这个中原形势的人物,其实只有两人:蜀王陈芝豹,燕剌王赵炳。现在就看这两人愿意不愿意老老实实返回藩王辖境,或者说离开广陵道的速度如何。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人磨磨蹭蹭,那么卢升象就无法从广陵道抽身而退,毕竟一个吴重轩麾下大将再加上一个宋笠,安定战后的广陵就已经颇为吃力,而且双方之间绝对不可能没有利益冲突,没有卢升象这位官阶够高的春秋名将居中调度,一旦形势有变,朝廷无法放心。

如果说这些是北凉远虑,那么北凉的近忧就是北莽庙堂的趋于稳定。董卓竟然保住了南院大王的位置,虽说徐凤年等于是掐死了董卓在北莽一手遮天的苗头,但这无异于让无路可退的董卓,真正放开手脚在下一场凉莽大战中不惜选择狗急跳墙。如果说第一场大战中董卓还有各种小心思小手脚,那么下一次战场上遇到,董卓极有可能会豁出去,必要的时候,连他那支董家私军都可以死绝。

谢西陲已经远去,徐凤年没有入城巡视,甚至连白马义从也没有随行,独自走在水位渐涨的河边,靴子踩在绿意郁郁的松软草地上,声响细碎。徐凤年坐在岸边,望向河水,怔怔出神。

凉州关外有褚禄山的北凉都护府,有李功德领衔的一大批新城监造文官,所有人都知道该干什么,而且都还做得不错,这就让徐凤年这个名义上的北凉铁骑共主略显累赘,尤其是战事未起之时,其实徐凤年的存在更像一杆旗帜,屹立在西北边关上,向离阳朝廷和北莽大军宣告北凉四州版图的不可轻侮。

徐凤年下意识拔起身边一根野草,掸掉泥土,放在嘴里咀嚼,土腥气过后,是丝丝缕缕的甘甜。在黄龙士无声无息死在东南某地后,呵呵姑娘回到北凉说了很多从春秋三甲那边听来的怪话,有些徐凤年听得一知半解,有些听得云里雾里,有些让人向往,有些让人失望。呵呵姑娘说很久以后的中原,商贾戏子在老百姓眼中,会比朝堂上的黄紫公卿还要引人注目。她说以后坐天下不看出身,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只要世道不太平,只要手里有兵权,就能自封为王,甚至还真就有可能做了开国皇帝。她还说以后的读书人,重利而轻名,所以很难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帝师了。

徐凤年无法想象那个世道,他记得当时师父李义山仅用三个字就说服徐骁不造反,不去跟离阳划江而治:“名、言、事”。言下之意很简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徐骁所处的春秋末期,最看重一个人的根脚,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有意思的是在大秦之前,在百家争鸣游士纵横的时代,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圣人还是将相,都不论出身,那个先贤辈出的璀璨时代,好似人人如龙。等到游士变成士族继而成长为门阀,尤其是大奉王朝选择独尊儒术,然后天下的规矩就订立得死死的了,王侯公卿子子孙孙皆是身穿黄紫,泥腿子一辈子都是在庄稼地里摸爬滚打的泥腿子。这一切直到张巨鹿执掌离阳朝政之后才有所改观,大兴科举,为“规矩”二字倾轧数百年的寒士终于借机崛起,很多家境贫寒的读书人,鲤鱼跳龙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奉王朝末期伴随藩镇割据而出现的入幕制度,两者相似却又截然不同,因为后者只能为谋主说话,前者却能为天下出声。所以徐凤年记得很清楚,师父李义山不说他前半辈子是如何认知,反正在听潮阁的后半辈子,根本就不愿意把自己去跟赵长陵、元本溪等人做比较,反而一直很关注离阳那位碧眼儿的种种改革举措……

徐凤年不知不觉已经嚼烂那根野草,吐掉残渣,站起身长呼出一口气,反正不用他去对拒北城的营建如何指手画脚,不如就彻彻底底游手好闲一趟。徐凤年突然消失在河边,一路北掠,其间远远看到了按照部署进行更换驻地的右骑军一部主力,看到了那座怀阳关的轮廓,最终徐凤年出现在了破败不堪的虎头城。这座昔日的离阳边关第一城,在董卓大肆攻城数月和成功破城之后,遭到巨大破坏,莽军撤退前又烧掉城内建筑七七八八,形同荒冢废墟,修缮进度极为缓慢,加上时不时有北莽精锐骑军的游掠,就连对虎头城有独特情结的褚禄山也不得不放弃精力。夜色中,徐凤年盘腿坐在城头垛口上,望着城外的那座龙眼儿平原,闭上眼睛,依稀有千架投石车同时开弦后天女散花一般的巨石呼啸声,依稀有城内骑军主动出击慷慨赴死的马蹄声,依稀有自己早年初次入城见到包括刘寄奴在内一大帮校尉的喝酒笑声。

满城皆战死,袍泽死同穴。

相传董卓破城后,没有对城中北凉战死守卒做出类似泄愤鞭尸的举动,也没有筑起京观,只是走上城头,用手推断了那杆本就摇摇欲坠的徐字旗帜。后来北莽女帝下令让董卓用刘寄奴的尸体换取杨元赞的尸体,徐凤年没有丝毫犹豫,不但答应把杨元赞的头颅和尸身都装入棺材,而且还多交出去五六颗北莽将军的头颅。一开始在霞光城的幽州议事堂内,有位性情暴躁的武将当场跳脚骂娘,相信如果不是徐凤年的密信捎入城中,而是年轻藩王站在那里,恐怕那些武将就是拼着丢掉官帽子也要开骂了。燕文鸾的脸色也不好看,显然都以为北凉王是在跟北莽蛮子示弱,天底下哪里有打胜了仗还跟败军之将示好的娘儿们行径?当时整个幽州边军都快炸窝了,后边褚禄山一封措辞严厉的密信火速传递到霞光城,风波这才平息下去。

徐凤年睁开眼睛,小声道:“刘寄奴,还有马蒺藜、褚汗青,你们虎头城所有人,对不住了,这次来忘了带酒,不过我想北莽三十万人的鲜血,就是最好的酒了。”

徐凤年双手握拳,撑在膝盖上,身体前倾望向遥远的北方,笑道:“我徐凤年在这里跟诸位保证,这样的酒,接下来北凉还要为你们敬上一百万杯!”

怀柔围场以风景旖旎著称于北莽南朝,向来是春秋遗民的避暑首选之地,甲乙两字豪阀无不以在此拥有一方草原作为家族底蕴的彰显。例如原本没有资格在此占据一席之地的南朝王家,今年开春就在这里获得一块水草丰美的“藩地”,不管是跟甲字大族攀上姻亲关系也好,还是那个百岁老人的曾孙子当上冬捺钵,这个曾经在中原被誉为十世翰林的王家,终究是展现出蒸蒸日上的不俗气象了。随着入夏,近期怀柔围场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头大马和锦衣华服,所以当一支三十人骑队出现在围场边缘地带的时候,并没有激起多少涟漪,一些扬鞭策马的南朝膏粱子弟对此多是相视而过。骑队护送的那驾马车在青草依依的地面上,轧出两条漫长的车轮痕迹,原本宽敞的车厢坐着三个人便显得有些拥挤了,这都“归功于”那个正值青壮岁数的胖子,坐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正在闭目养神,膝盖上搁放有一柄北莽边军制式战刀。

另外一男一女容貌有几分相似,应该是姐弟。相比满身粗粝气的年轻汉子,女子要多出几分雍容华贵的气质。她的姿色并不算如何出众,但身材极好,简简单单坐在那里,曲线玲珑,就像一朵绽放的丰腴牡丹。此时女子正在训斥那个多次对她避而不见的弟弟,后者畏畏缩缩,时不时向那个壮硕胖子投去求救的眼神。女子最受不得弟弟这般没有主见的窝囊模样,满腔怒火更是高涨,沉甸甸的胸脯颤抖不止,竟是直接一巴掌甩在弟弟的脸上,声响清脆。如今已是北莽军中实权将领的弟弟依旧不敢有丝毫还嘴的迹象,耷拉着那颗脑袋,既委屈又忐忑。听到那记耳光后,胖子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大媳妇,差不多就可以了,耶律楚才既然没死在葫芦口,以后就更不会死在北凉那边了。”

胖子安安静静修炼闭口禅还好,这句话一说出口,女子立即迁怒道:“董卓!你还好意思替他求情?!如果不是你执意要他领着董家私军去葫芦口救援杨元赞,我弟弟会身陷险境?我这些年帮你在北庭跑腿,帮你在各大持节令和大将军那里说尽好话,就是为了你让我弟弟跑去送死?!你有本事怎么不亲自领着董家骑军去拦截那两支北凉重骑军?”

正是北莽南院大王的董卓双手按住战刀,皱眉不语。

这个胖子不说话,胡搅蛮缠的女子不知为何,立即就有些心虚了,那份天潢贵胄的嚣张气焰顿时烟消云散,转过头不敢正视自己男人。

耶律楚才讪讪然道:“姐,姐夫,你们怎么为我吵起架来了?这多不值当啊!姐,要不你还是揍我吧,上次的事情真不怪姐夫,姐夫早就说过见机不妙就别管葫芦口的东线大军,是我热血上头,才领着姐夫的骑军冲入葫芦口,还害得姐夫死了好几千人马。”

女子冷哼一声,狠狠瞪着耶律楚才,满脸怒其不争:“你要是战死在幽州葫芦口,难道让咱们爹再去生一个宝贝儿子?到时候爹当真不会对你姐夫心生怨恨?你姐夫本来就在南朝没有站稳脚跟,战事不利之后,现在不光光是太子蠢蠢欲动,暗中拉拢以黄宋濮为首的南朝文武,尤其是那帮养不熟的遗民纷纷依附,如今就连耶律东床都回到了王庭,在草原权贵圈子里阴阳怪气,不断对你姐夫落井下石!如果你也死了,你姐夫能好到哪里去?!”

董胖子翻了个白眼。

耶律楚才忍住笑,抬头嬉皮笑脸道:“姐,说来说去,你还是向着姐夫的,那些春秋遗民的确是比咱们会掰扯道理,难怪他们说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胳膊肘都是往外拐的。”

女子脸色微红,抬起手作势要打,耶律楚才赶紧后仰靠住车壁,做了个鬼脸。

董卓叹了口气。这段时日他有些被架在火炉上烤的滋味,虽说皇帝陛下大度容忍了自己的败仗,没有改弦更张的意图,但是董卓心知肚明,自己当时做上南院大王,其实就已经用光十多年沙场军功积攒下来的君臣情分,如果顺势打赢了凉莽大战,自然是投桃报李的天大好事,一来二去,情分还能够不减反增,可惜天不遂人愿,北莽在北凉关外一败涂地。其实他亲自调兵遣将的凉州战局是己方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局面,流州属于北凉惨胜,而且有柳珪和拓跋菩萨掺和,输,却不算输,甚至可以说流州战况的惋惜结局,恰好衬托出了董卓中线的实力。但是北凉骑军的孤注一掷,让大将军杨元赞全军覆灭在葫芦口内,几乎抹掉了董卓所有的苦心孤诣,哪怕是现在,董卓都还要面对杨元赞“旧部”的疯狂弹劾,谁不知道当时北莽都把东线看成捞取军功的一场南下游历?一口气死了那么多南朝和北庭权贵子弟,董卓如何能够不成为北莽的过街老鼠?最让董卓忧心的不是那些死了晚辈向自己寻仇的大人物,而是那位老妇人的衰老和灰心。那种衰老不仅仅是年龄上的推进,还有精气神的流失。原本董卓看着她,那是一个还有信心亲眼见到吞并中原的老妇人,上一次看到她,已经变成一个不奢望看到离阳境内那条广陵江的老妇人了。

打北凉还是打两辽?先前整个北莽,其实只有三个人说要打北凉:他董卓,皇帝陛下,还有棋剑乐府的太平令。但归根结底,还是那个越发老态龙钟的老妇人一人说了算,显然,她似乎有些动摇了。

所以当时一个小道消息让董卓提心吊胆,皇帝陛下在安抚了自己这位马前卒后,又秘密召见了那位横空出世的王遂。似乎是王遂也坚持要先下北凉再吞蜀诏继而东入中原的既定方略,这才让皇帝陛下下定决心跟北凉打第二场大仗。

对此董卓有些庆幸,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遂放着灭国之仇的顾剑棠不去死磕,却要跟人屠的儿子较劲,东越驸马王遂跟北莽没有半点香火情,因此这不合理。

董卓习惯性磕着牙齿,脸色阴沉。

先前朝他发了一通火的那位北莽金枝玉叶,此时此刻看到自己的男人忧心忡忡,也不敢继续不依不饶,说到底,她是向着他的。天底下的女子,嫁人之后,大多都愿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何况董卓在她心中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枭雄,是有望在天下风云中化龙的大蛟。同是耶律姓氏的女子,各有志向。她当年选择了董卓,那个化名樊白奴的女子与北凉小人屠陈芝豹曾经眉来眼去,玉蟾州那个声名狼藉的鸿雁郡主则好像跟北凉王徐凤年有些交集,如今在王庭不知死活地大肆鼓吹南下两辽。

马车缓缓停下,董卓下车后看着那座让人如同置身中原江南的素雅院子前,白墙黑瓦,杨柳依依。院子不大,在怀柔围场也不甚出名,只不过今日院子的两位客人在北莽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橘子州持节令慕容宝鼎和大将军种神通,都是在南朝跺跺脚就让官场摇三摇的手握大权的人物。董卓原本跟这两人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但是现在不得不受邀前来,足可见董卓如今在南朝的尴尬处境。

董卓突然有些想念小媳妇第五狐,当然还有那个天真无邪的小丫头陶满武。

然后董卓和他的大媳妇还有耶律楚才三人一起走入院子,见到了半面佛慕容宝鼎,还有种家父子种神通、种檀。

与此同时,北莽太子悄悄带着那个雌雄莫辨且身份不明的俊美年轻人,同样是在和几位大人物进行见不得光的私下会晤。而从离阳江湖带着断矛邓茂返回北莽的耶律东床,在和柔然铁骑共主洪敬岩秘密碰头。

至于北莽军神拓跋菩萨,再一次独身赶赴极北之地的冰原,以常年不化的一座冰山为渡船,继续向北而去。

在那里,北冥有鱼。

北莽皇宫,一位老妇人漫无目的地蹒跚而行,太监和宫女都只敢远远跟随。她一处一处浏览过去,似乎记起了很多陈年往事。最终她来到正殿外的广场上,北莽太平令已经站在那里等候多时。

老妇人在走近太平令之前,给一位年轻宫女下了个稀奇古怪的旨意。宫女先是不知所措,然后快步离去。

两人结伴而行,拾级而上。她其实知道很多很多人以为她不知道的事情,她不说,不意味着默认。

她开口的第一句话,出人意料:“咱们北莽好像有很多耶律楚才、耶律虹材,大人物里头也是这样,取名字总是这么随意,先生,是不是如果咱们打下中原,读书更多,就不会这么不讲究了?”

太平令笑着点头。

老妇人走到台阶顶端后,转身望向南方,伸出一只手掌,然后一根根手指弯曲起来:“咱们那位一夜之间变得野心勃勃的太子殿下,跟先帝同姓的那对爷孙,跟朕同族的持节令大人,这三方,就已经瓜分了朕的半个北莽啊。”

老妇人弯曲最后两根手指:“加上你我二人,北莽就这么没了。”

太平令默不作声。

她自嘲笑道:“那个董胖子本事是有的,就是命不太好,如果他帮朕打下了北凉,什么事情都没有,结果沦落到现在的境地。不过以此可见,朕的命也好不到哪里去。”

太平令大逆不道地说道:“陛下的命是不太好,否则敦煌城那个女子生下的孩子是男孩,那么陛下就能够高枕无忧了。”

老妇人的神情充满遗憾,眼神逐渐阴冷起来。

这位让半个天下臣服在石榴裙下的老妇人,沉声道:“下旨给黄宋濮,最迟在入秋之时,两线同时开战!他黄宋濮要么活着走过拒北城,要么战死在拒北城下。”

太平令愕然,但仍是点了点头,没有质疑。

在太平令离开后,老妇人等待良久,终于等到那个去而复返的年轻宫女。

她小心翼翼捧着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

风烛残年的老妇人让所有人离开视野后,动作轻柔地把那朵野花别在发髻上,她看着南方,想着故人。

她突然脸色狰狞,伸出手指斥责道:“徐骁,你让我活得不痛快,我就让你死得不安宁!”

随后她收起手,脸色骤然间平静下去,眼神温柔,她的呢喃,无人听闻。

徐凤年沿着虎头城一线向东而去,转入葫芦口,又听风过卧弓城,如泣如诉。

他在霞光城见过了燕文鸾、陈云垂等幽州大将后,进入边境上的倒马关。

在那里,在那个当年两位“江湖高手”切磋比武的石子场地,又听到了私塾稚童们在放学后一起嬉闹的欢声笑语。

徐凤年坐在那堵低矮的黄泥土墙上,想起了当年的鱼龙帮的刘妮蓉、王大石,还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也曾跟他借刀的孩子赵右松,顺带着想起了当年赵右松身边那个满手冻疮的小女孩,想起了他们之间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念念不忘。最后徐凤年想起了那个像乡间小草的小娘,她在进入陵州金缕织造局,在清凉山那次见面后,攒够了银钱,还清了不过一二百两银子而已的那笔债,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凉州,回到了这里。

自从第一次离开北凉游历江湖,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六年了。

走过了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人,见过了很多事,记住了很多名字。

倒马关的行人,看到有个身穿一袭青衫腰佩白玉的年轻人,抬起头,看着天空发呆。

耶律东床说过,只要跟他结盟,帮他当上北莽皇帝,那么以后半个南朝就算是他的喝茶钱。

没过多久,顾剑棠又吃掉了天底下最昂贵的一碗饺子。

且不管言语真假,都是拿江山做赌注的大手笔,都是惊世骇俗的豪言壮语。

徐凤年低头看着悄然生长在泥墙缝隙间的那些野草和野花,一棵一棵,一朵一朵,毫不起眼,绝不壮观。

徐凤年抬起头望向远方的喧闹市井。

他身边出现一袭白衣,当白衣从天而降,墙头上竟然没有溅起一丝尘土。

如果说一物降一物是世间至理,那么当今天下,能够对他武评大宗师而非北凉王的徐凤年产生致命威胁的角色,屈指可数。在曹长卿死后,连那个拓跋菩萨,如果无法在武道上突飞猛进,都不能计算在内,只有桃花剑神邓太阿算半个。之所以是半个,不是说徐凤年稳胜邓太阿,而是邓太阿逍遥江湖,没有理由跟徐凤年生死相向。那么剩下来,就只有身边这个人了,当世硕果仅存的炼气士宗师,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凝聚起莫大气运的观音宗宗主——澹台平静。

她站在徐凤年身边,自言自语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这些是草木。人不是草木,而且也许有人死了后,有人活着,就会生不如死。不管这些人在波澜壮阔的战事中如何不起眼,在金戈铁马的鼓声里如何不值一提。我曾经跟随师父走过大江南北,看惯生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看淡生死。”

徐凤年默不作声,他一条腿挂在墙上,一条腿屈膝弯起,手臂放在膝盖上,下巴枕着那条胳膊。微风拂面,徐凤年眯起眼眸,显得云淡风轻。

澹台平静眼神冷冽:“徐凤年,相信你也应该明白现在的天下格局,已经不合规矩了。如果说黄龙士还是顺势而为,那么你就是罪魁祸首,当然还有武当李玉斧。你现在收手,还来得及,说不定还能有个善终。”

徐凤年微笑道:“如果按照黄龙士的说法,我徐凤年战死北凉,青史骂名一百年一千年,就是你所谓的善终?”

澹台平静淡然道:“现在他们已经做出退让了,你继续得寸进尺的话,就算你天下无敌又如何?别忘了,天下无敌也只是‘天下’无敌而已。”

徐凤年不置可否:“如果我没有记错,你能拥有现在的境界修为,还得感激我吧?”

澹台平静的眼眸趋于诡谲的彻底雪白,如同两只杯中盛满水银,如同两座大雪纷飞的天地。

她轻轻跺脚。

两人恍惚间身处云端之上,她御风凌空而立,徐凤年继续保持那个姿势。

两人脚下的云聚云散,在散开之际,可以看到形同溪水、河水、江水的大小丝带,有粗细之分,丝丝缕缕,在大地上缓缓流淌。

徐凤年瞥了一眼,知道那就是炼气士眼中的真实天地。

不以人善而长生,不因人恶而早夭,一人有生死,一国有兴衰。

徐凤年抬起一只手,双指间拈有一棵野草,轻声道:“黄三甲曾经说过一句话:托生此世,万般好处,也是一枕黄粱。修到神仙,身后千年,还要几杯绿酒。一枕黄粱能长几尺?几只杯子能装多少酒?加上我眼前的小草,都是很小的事物。不管怎么样,我现在不想听什么大道理,道理越大,我越不想听。”

跻身浑然忘我天人境界的澹台平静冷笑道:“当真以为顾剑棠会帮你当上皇帝?”

澹台平静双手负后,俯瞰天下众生和那人间山河,自问自答道:“会,这并不假。但是到时候天底下恐怕不管谁当皇帝,都能比你徐凤年当得更久,如今境界大成得以窥探天机的顾剑棠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会那般‘好心好意’。”

徐凤年平淡道:“我猜到了。”

澹台平静摇头道:“事实上你只猜到了一半。你以为李玉斧斩断天地连接后,你就可以不受天道约束?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和李玉斧两个凡夫俗子都能越过雷池,天上就没有几颗弃子去跟你们玉石俱焚?几百年,几千年,多少风流人物,纷纷证道长生,你和李玉斧果真能够逃过一劫?”

就在两位天人在云端之上谈论整个人间命数的时候,离阳北凉道幽州的胭脂郡,在那个叫倒马关的小地方,有位腰肢纤细胸脯却颇为壮观的秀美小娘,在从村子孩童嘴中得知那人出现在集市上后,鼓起勇气一路小跑到那里,想要问他,能不能请他回她家里吃一顿粗茶淡饭?她站在那堵黄土小墙不远处,满头大汗,不得不双手叉腰,低头弯腰大口喘气,没有看到那个自己连想念也不敢的身影。

想念想念,一经想起便念念不忘了。

她知道她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在那座清凉山北凉王府见到他之前,就已经这般认命的认知,在那之后,更是如此。

得知他出现在倒马关后,她原本正要为右松做饭。她其实可以让右松去请他,但是她没有。她让右松去淘米择菜,然后她跑去倒马关集市,因为这样一来,他到了她家后,就要等她做完饭才能吃饭。她觉得他再忙,也许都会答应的,答应在她不远处的地方多待片刻,对她来说,那就足够了。

再多,他不会给,她也不会要。

名叫许清的她站在原地,直起腰肢,擦了擦额头汗水,笑了笑,心满意足,好像自己已经见过了他。

只是她转身走出几步后,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她有些脸红。

澹台平静发现徐凤年的视线游移不定,她那双银色眸子也随之流转不定。

徐凤年收回视线。天大地大,如何能够找得到他?虽说得知他退出江湖后,动用过拂水房谍子寻找他的踪迹,但是北凉侧重京城和广陵道及靖安道的谍子安插,拂水房在东南一带根基不深。何况东南多山陵,是出了名的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消息闭塞,要想大海捞针,大概真要找到猴年马月了。况且真的侥幸找到了他,他肯定不愿来北凉,徐凤年也不可能现在跑去他的家乡,即便见面,也是好几年后的事情了。徐凤年希望到时候那家伙不但平平安安的,最好已经成家立业。徐凤年想象过无数次久别重逢的情景,想来想去,都不怎么荡气回肠,也许两人见面后只会抬起手掌,轻轻击掌。

应该就那么简单,兄弟之间,不说感谢,不谈亏欠。

不说对不起。

最终澹台平静还是没有出手。

徐凤年站起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看来澹台宗主是没有孤注一掷的想法了。”

澹台平静恢复正常眼眸:“如此明显的陷阱,我为何要跳?”

徐凤年撇撇嘴,转过头,因为她的身材高大,两人之间的对视,各自都只需平视。

徐凤年笑道:“本该如此,等我跟北莽打生打死以后,你再出手也不迟。”

就在徐凤年要下坠人间之际,突然停下身形:“这种无关体魄的气数之争,只要我在北凉附近,其实你的胜算都不大。”

澹台平静挑了一下眉头:“三言两语,就想坏我心境?”

徐凤年一笑置之。

澹台平静消失无踪。

徐凤年站在天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这个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视野开阔导致胸襟开阔的缘故,徐凤年没来由生出一股豪气。

他才记起来,这辈子跟人打架,无论是打平手还是打赢了,似乎都有点憋屈,从没有真正的酣畅淋漓。

北莽,等着吧,容我徐凤年一人战万骑。

容我这辈子唯一无所顾忌地死战到底。

不以北凉王,而只以武评大宗师的身份,放手厮杀!

你北莽百万铁骑要入中原,先过我徐凤年。

就这么简单。

屹立在天与地之间的这个身影,青衫玉佩悬凉刀,像一棵青草。

衣袖飘摇比神仙还神仙的徐凤年并不知道,充斥心胸间的那股豪气,过天门而不入的吕祖有过,一剑飘过广陵江的李淳罡有过,在西垒壁跻身儒圣的曹长卿有过。

也叫浩然气。

一对风尘仆仆的道士师徒,在到达广陵江的入海口后,看过了十五大潮,护送那尾龙鲤走江入海,沿着大江开始返程,终于来到凉幽接壤的边境,两人已经可以遥望见武当八十一峰的壮丽风景。黄昏中,晚霞似锦挂在西天,年轻道士背着疲惫不堪的年幼徒弟,缓缓而行,脚步平稳,跟随师父走过半座离阳版图的小道童睡得很香。当他们来到武当山山脚,年轻道士看到一个意料之外的熟悉身影,青衫佩刀,确有玉树临风之姿仪。他快步向前,因为背着徒弟,无法行稽首礼,只好点头致意。在山脚相迎的年轻人也点头还礼,没有热络的言语,就那么一起默然登山。走过吕祖亲笔“武当当兴”的四字牌坊后,洪洗象或者也能说是吕洞玄转世的小道童余福,好像灵犀所至,突然睁开眼睛,睡眼蒙眬地趴在师父背上,扭头看着那个跟师父并肩而行的英俊年轻人。不知为何,孩子心中有些天然亲近,也有些不由自主的畏惧。就在此时,武当一峰峰暮鼓同时响起,悠扬回荡在山与山之间。

正在出神的徐凤年在暮鼓声中回过神,转头跟那个小道童对视。说起来李玉斧当年能够找到这个名叫余福的江南乡村稚童,徐凤年出力颇多,正是那次为了应对王仙芝的赴凉一战,徐凤年不得不出窍神游春秋,之后依稀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开窍迹象,李玉斧循着那点蛛丝马迹才成功把孩子带回武当山。徐凤年看着那张稚嫩脸庞,除了孩子的清澈眼神,恰似武当山上那座洗象池,依稀有骑牛的师叔祖些许风采,好像就再找不出太多相似处了。徐凤年看着懵懵懂懂的小道童,一时间百感交集。徐凤年对仙人吕祖和真人齐玄帧没有太多印象,但是那个叫洪洗象的莲花峰道士,如何能忘?徐凤年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捏了捏小道童那张风吹日晒后略显黝黑的脸庞,大概是手指力气稍大了,孩子龇牙咧嘴,不敢拒绝,只是有些生闷气。徐凤年故意凶神恶煞道:“在长大之前,你要是敢移情别恋,看我不抽死你。”

小道士恼羞成怒道:“修行之人,一心向道,不谈情爱,你说啥呢?!”

徐凤年冷哼一声:“是你掌教师父教你的,还是老真人陈繇教你的狗屁道理?”

小道士差一点脱口而出针锋相对的言语,偷偷扯了扯师父的道袍衣领,李玉斧柔声道:“这位便是咱们北凉王,师父惹不起,你的陈师伯祖也惹不起。”

小道士赶忙正色道:“是我自己悟出的道理,绝对跟陈师伯祖无关!”

徐凤年跟李玉斧相视一笑,然后瞥了眼小道童背着的一只编织粗糙的小竹箱子,道:“竹箱里头有什么东西?”

小道士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小道跟师父一路东行走了好多千里路,一路上师父经常为人看病,好些草药都是我从山上采摘的,药也是我熬的,有些病人一定要给师父治病的银钱,师父不得不收,顺便会给我些铜钱,小道都攒下来,回来的路上,一并给俞师祖还有陈师伯祖他们买了些礼物。”

黑炭似的小脸,衬托得小道童那双眼睛越发明亮,由于很快就可以见到山上的长辈道士,余福心情很好,尤其是一想到俞师祖他们收到自己礼物后的模样,小道童就格外开心。但是眼前那个远在东南沿海也可以听到名号的家伙,一句话就让孩子的心情跌入谷底:“你箱子里的那些小物件,要是我收到这种不值几个钱的破礼物,很快就会丢到角落了。”

小道童顿时脸色黯然,欲言又止,想要反驳可自己又无法理直气壮,就干脆闭嘴不说话了。

徐凤年笑眯眯道:“要不然你把箱子卖给我,我给你几百两银子,回头你去逃暑镇那边挑几样值钱东西,如何?”

余福没有立即拒绝也没有答应,而是跟师父窃窃私语:“师父,俞师祖和陈师伯祖,还有小柱峰韩师伯和清心师兄他们都喜欢啥?”

李玉斧没有帮着年轻藩王为虎作伥,笑道:“你送的礼物,他们就都很喜欢。”

小道童可怜兮兮道:“可是我箱子里的东西真的不值钱啊。”

李玉斧微笑道:“值钱的东西,往往也就只是值钱而已,我辈在山上修道,值钱还是不值钱,反而不重要。”

小道童很快笑逐颜开,瞪了一眼徐凤年。

徐凤年也不再戏弄这个心思天真的小道童,收敛笑意,对李玉斧说道:“李掌教,你不再思量思量?毕竟对你而言,不同于世间寻常凡夫俗子,即便此生有悔事,也能用来生弥补,可一旦做了那桩事,就真的没有退路了。”

李玉斧笑着反问道:“王爷不更是如此?”

徐凤年无奈道:“但是我们两人还是不一样。道长是山上出世人,我是山下入世人,我为了达成心中愿望,重重阻碍,从王仙芝到谢观应再到澹台平静,而且说到底,我是为私心而大逆行事。李掌教原本不用如此,安安心心证道长生,平平稳稳位列仙班,而且武当山从来都是一个异类,只要李掌教愿意飞升,接受招安,相信上头会给出一份不小的犒赏。退一步说,即便李掌教选择跟武当先辈一样留在世间,以后也会有一天,有个武当道士会像当年李掌教背着余福一样,收你为徒,带着你再次上山修行,继续积攒功德。”

李玉斧背着徒弟余福拾级而上,缓缓道:“我们武当山自吕祖订立规矩起,就像极了如今的北凉。说句难听的,就是形同人间疆域的藩镇割据。只不过因为有底线所在,一直不曾越过雷池,才得以勉强长存至今。贫道上山之后,很惭愧,修心多于修力,翻遍历代掌教的手札,史书也读,甚至佛经也看,闲暇时偶尔会去大小莲花峰远眺,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些原本不当有的念头。”

徐凤年哑然失笑道:“今天才知道不仅是你我,北凉和武当也是如此同病相怜。”

李玉斧打趣道:“王爷为何不用‘志同道合’这个说法?”

徐凤年瞥了眼小道童余福,轻声感慨道:“如果没有猜错,在你之后的下一任武当山掌教应该是青山观韩桂,那个被老掌教王重楼誉为‘正心诚意,愈行愈远’的道士,再以后,就是这家伙了。王重楼,洪洗象,你,韩桂,余福,短短数年之间,我竟然已经见过五任武当掌教了。”

李玉斧惋惜道:“可惜,贫道此生恐怕只能见到王爷这一位北凉王了。”

徐凤年和李玉斧站在位于半山腰的乘凉亭略作休憩,夜色中,山脚的逃暑镇灯火朦胧,小道童余福又已经熟睡过去。

李玉斧轻声道:“曹长卿所负西楚气运,已经悉数散入广陵道,但是曹长卿作为儒圣的自身气数,其去向……让贫道百思不得其解。”

徐凤年点头道:“一分为二,一份给了燕剌王世子赵铸,一份原本是赠送给陈芝豹,但是后者不知为何拒绝了,所以才被观音宗澹台平静趁机吸纳。”

李玉斧好奇问道:“照理说相比陈芝豹,曹长卿要跟你更为亲近才对。”

徐凤年笑道:“李淳罡输给王仙芝,王仙芝输给我,曹长卿选中陈芝豹,一开始外人都会感到莫名其妙,真相如何,可能要过很久才会水落石出。”

李玉斧眺望远方:“江湖有多大,关键要看气数有多少,黄龙士让最近二十年的江湖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年份,高手辈出,若是在高树露或是刘松涛无敌于世的时代,一个江湖至多容纳三四位陆地神仙,遇上年份不好的光景,可能就只有一两人而已,跻身一品境界的武夫也就那么十几个,相信前人肯定无法想象这些年的江湖鼎盛气象。原本曹长卿一死,要么有人很快就能够跻身陆地神仙,要么又涌现出多位一品高手,不承想到头来是那位炼气士宗师得以跻身天人。”

徐凤年笑道:“从来都是今人愧对古人,如今却是古人羞见今人,很有意思。”

李玉斧突然说道:“王爷,在那以后武当山就要你多加照拂了。”

徐凤年愁眉苦脸道:“那我肩上岂不是又多了一副担子?”

李玉斧哈哈笑道:“以前下山游历的时候,听说过一个有趣的说法,富人身上的虱子都是双眼皮,越想越有道理,王爷家大业大,就不要推脱了。”

徐凤年笑了笑,然后心底有些哀伤,望着这个注定有一天前世今生都烟消云散的年轻道士。

徐凤年和李玉斧两人心知肚明。天道无私,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只是世人近乎一厢情愿的美好诉求。事实上苍天在上,只要有仙人神明盘踞云端,那么天下众生,就难逃傀儡宿命。

徐凤年是要为自己了断因果。

李玉斧则是要为世人了断天人强加世人的因果。

这场两人并肩作战的天人之争,可能从头到尾都悄无声息,却决定了人间以后千年的宏大格局。

徐凤年依旧不知李玉斧真正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

但是,徐凤年看着这个道袍素洁的年轻道士,心生敬意。

李玉斧背着徒弟余福,小道童背着小竹箱子。

这位武当年轻掌教吐气轻声道:“贫道想要为人间说句话。”

徐凤年疑惑不解。

年轻道士看着远方的安详夜色,微笑道:“希望贫道死后的世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希望千百年以后,无论有无江湖,皆有侠气之士,仗义行事。”

徐凤年忍不住打岔道:“这是两句话吧?”

李玉斧点头笑道:“那就当贫道多说一句?”

徐凤年沉默片刻,道:“这个……可以有。”

两人在武当半山腰并肩而立,好像一望便已千年。 HZPKTc0qO2N606IPHgNDZESQo5iowXC4jh2PLwn+uwOBOP+CCwVy29+j1hkXdD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