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练习题

一、在下列句子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

(1) 艺术 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通常可分为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时间之中,这就是 宇宙 宇宙中的物质 有分散的,有集中的。分散的称为星际物质,集中的日月星辰则称为天体。所有的天体可分为六类,即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和星云。

(3) 国家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国家,而主要的是有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一类属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一类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4) 生产资料 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必须具有的物质资料,如土地、森林、水流、矿源、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5) 科学 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它与艺术不同,艺术是通过各种典型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而科学则是通过概念、定义、公理等逻辑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而哲学则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6) 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法,它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的国家里,它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它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实现其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体现着资产阶级的意志,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但又竭力掩盖其阶级本质,有着很大的虚伪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是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武器。

解题思路:

求解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明白“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事物的特性、本质,“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某个或某类事物。按此,以题(1)为例,凡属从性质方面来说明“艺术”这一概念的那些语词或语句,就是艺术概念的内涵(如本题的前一句);凡属通过列举一个或一类事物(包括对一类事物进行的划分和分类)来说明“艺术”这一概念的语词或语句,就是“艺术”这一概念的外延(如本题的后一句)。

二、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单独或普遍、集合或非集合)?

(1) 人民 ,只有 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2)在我们的国家里, 人民 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来约束自己。

(3) 群众 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4)我们的干部必须关心 群众 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5) 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6)根据森林的效益,可以将 森林 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

解题思路:

回答这类问题必须首先明确,集合概念是反映一类事物集合体的概念,它虽然是由其一类事物中的诸多分子所构成,但它同组成它的各个分子之间并不存在属种关系。这是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也是由一类分子所组成)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普遍概念与组成它的个别分子之间存在属种关系。弄清这种区别后,就可对本题所列各题作出正确回答了。如以题(1)为例,由于其中的“人民”概念指的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的“人民”,显然指的不是某一个一个的“人民”,而是指的所有“人民”的集合体,故该语词所表达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作为集合概念,它也就是一个单独概念,因为,“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的人民集合体只能是一个。

三、请用图形表示下列各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是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是不谋任何私利的 政党

(3) 印度 地处 亚洲 ,这个 亚洲国家 发展中国家

(4)小明是个 小学生 ,他表姐是个 中学生 并且是 三好学生 ,他爸爸是个 工人

(5)一个人的 知识 不外 直接经验的知识 间接经验的知识 两部分。

(6) 科研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 脑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也是 劳动者

(7) 鲁迅 伟大的文学家 伟大的思想家 伟大的革命家

(8) 小说 戏剧 都是 文学作品

解题思路: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应把题中举出的各个概念在外延间的关系搞清楚;其次,应把欧勒图是如何用图形来表示概念在外延间的各种关系搞清楚;然后,再用图形来表示题中举出的各个概念之间在外延上的关系。如以题(6)为例,首先应分析“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两个概念在外延间的关系,明确它们乃是“脑力劳动者”下属的两个并列的种概念,而且,二者在外延上有一部分是可以重合的,即外延上交叉的,因而二者是具有交叉关系的。用欧勒图即可表示为 ,而由于二者都为“脑力劳动者”的种概念,故又可图示为 ,再由于“脑力劳动者”又是“劳动者”的种概念,又可将全题图示为

四、请自选具有下列各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在图中。

解题思路:

与前题正好相反,对这类题的解答,首先应从分析各种图形所表示的概念间在外延上的关系入手。如以第二个图形(上行右图)为例,可先分析图形中左边的 图形表示的概念外延间关系属属种关系,然后再辨明两个大圆形 所表示的概念间关系为交叉关系,最后,再弄清在A、C交叉关系中还存在C与B之间的交叉关系。按此,如以“教师”与“中学教师”分别代入A、B,再以“共产党员”代入C,这样,该题即可得解。(为了思考和表述方便,可先将各图形用A、B、C……等符号表示之)

五、请对下列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概括。

(1)唯物主义    (2)科学

(3)生产关系    (4)社会主义国家

(5)大学生     (6)戏剧

(7)行星      (8)工艺品

解题思路:

本题只要分别找出所列概念的上位概念(即属概念)和下位概念(即种概念),题目即可得解。如题(1)“唯物主义”,其上位概念为“哲学”,其下位概念为“辩证唯物主义”,就可完成“唯物主义”概念的一次概括和限制。

六、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2)机会主义者就是看机会而采取行动的人。

(3)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4)奇数就是偶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偶数则是奇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

(5)狮子是兽中之王。

(6)资本家乃是剥削别人劳动的人。

(7)商品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8)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解题思路:

可分别用下定义的几条规则予以判定。如题(1)“语言不是上层建筑”是一个否定命题,它只说明“语言”不是什么,并未明确回答“语言”是什么,故以它作为“语言”的定义是不正确的,违反了“下定义不应当是否定的”这条规则。

七、下列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华东师范大学分为文科各系和理科各系。

(2)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现代逻辑、古典逻辑。

(3)概念分为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外延。

(4)科学分为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和各门自然科学。

(5)文学作品分为古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等。

(6)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7)中国的少数民族分为蒙古族、藏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和汉族等五十多个民族。

(8)期刊分为月刊和季刊。

解题思路:

可用正确划分必须遵循的几条规则来予以判定。如题(1)中的“华东师范大学”是一个单独概念,是不能进行划分的。题中将其分为“文科各系”和“理科各系”是不正确的,因为“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大学,“大学”与其各个系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属概念与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题目所示只是一种分解,而不是划分。故不正确。

八、请运用有关概念的逻辑知识具体分析并改正下列语句中的逻辑错误。

(1)如果一天能记住三个词汇,一年就有一千多。

(2)必须批判绝对平均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3)为了避免不再产生类似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

(4)开学以来,老师对自己十分关心,一有进步,就表扬自己。

(5)我要努力补上自己学习上的弱点,争取更上一层楼。

(6)学习方法的好坏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运用有关概念的各种逻辑知识,如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知识、概念的种类、概念在外延间的各种关系的知识,去分析和识别所列各题中运用概念产生的逻辑错误。如题(1)中的“词汇”一词,表达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集合概念一般为单独概念,是不能用数量词去说明和限制的,即不能有“三个词汇”、“一千多”词汇的用法。故本题存在误用集合概念的错误。再如题(4)中“开学以来,老师对自己十分关心……”一句中的“自己”一词表达的概念外延不清、所指不明:究竟是指老师“自己”呢?还是指说话者本人的“自己”呢?不明确。这就是一种概念不明确的逻辑错误。如将其中两处“自己”都改为“我”,概念就明确而不至于犯这样的逻辑错误了。

九、填空题。

(1)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是任何概念都有________和________。

(2)从概念的外延关系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________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________关系。

(3)如果“凡A不是B”,那么A与B在外延间具有________关系;如果“凡A是B并且凡B是A”,那么A与B在外延间具有________关系。

(4)在定义“犯罪就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中,种差是________,属是________。

(5)一个定义项真包含于被定义项,则该定义犯的逻辑错误是________。

(6)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________关系,而“子项”和“子项”之间则具有________关系。

(7)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的逻辑根据。

(8)划分后各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外延,就会犯________的错误;划分后各子项外延之和小于母项外延,就会犯________的错误。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涉及有关概念的一些基本知识,只要按题意将相关知识填入空格即可。如以题(3)为例,前一空格给出的已知条件是:“凡A不是B”,表明A与B在外延上是不相容的、相互排斥的,按此,既可填空为“不相容关系”,也可填为“全异关系”。后一填空已知条件为“凡A是B并且凡B是A”,这表明A与B在外延上是全同的,故可填空为“全同关系”或“同一关系”。

十、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遍概念

d. 负概念

(2)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 a与b全异

b. a与b同一

c. a与b交叉

d. a真包含于b

(3)“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 都是矛盾关系

b. 都是反对关系

c. 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

d. 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4)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 概括和限制都对

b. 概括对,限制错

c. 概括和限制都错

d. 概括错,限制对

(5)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 A真包含于B

b. A与B相容

c. A与B全异

d. A与B交叉

(6)若用“D S 就是D P ”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

a. D S 等于D P

b. D S 真包含于D P

c. D P 真包含D S

d. D S 真包含D P

(7)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 单独概念

b. 普遍概念

c. 正概念

d. 负概念

(8)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

a. 都是集合概念

b. 都是非集合概念

c. 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 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解题思路:

本题根据自己掌握有关逻辑知识的熟练程度,在正确理解题义的基础上,既可运用间接的排斥法(通过排除错误的选项,以得出正确的选项),也可直接判明正确的选项。以题(6)为例,已知条件为“D S 就是D P ”,即“D S ”是被定义项,“D P ”是定义项。而“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亦即D P 的外延小于D S 的外延。按此,题目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D S 真包含D P ”才符合此要求,故正确选项为“d”。 oE4lE4cjET32ZhHfSSEwDaL21q1iGDKErADiN+DadqRrqMg054hMtrCYUR+zmH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