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因此,在研究命题、推理之前必须首先研究概念。

概念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陌生、很抽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都在广泛地运用着它。只要你想问题、讲话、作文,你就离不开运用概念。

毛泽东在谈到概念时,曾有这样一段极其生动的形象的论述:“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大人、小孩的区别,中国人、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谁见过‘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 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就可知道,概念总是反映一个个或者一类类的事物或对象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细胞、原子核,等等。但是,概念和感觉、知觉、表象等又不同,概念在反映这些事物或对象时,已经不再是反映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外部联系了。“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早已不是人的高、矮、胖、瘦等表面现象的东西,而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这种特点就是人所具有而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反映人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的东西,如能思维、说话、制造和运用劳动工具等等。这些都是“人”这一类对象所共有的,也是“人”这类对象和其他对象最根本的区别点。概念就是通过反映对象的这些特性和本质来反映对象的。因此,我们可以给概念下这样一个简短的定义: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概念和语词

思想是离不开语言的,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都要借助于语言,任何一个思想的表达也要借助于语言。因此,完全没有语言的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离不开语言中的语词。弄清楚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概念的本质,以及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都是十分必要的。

概念和语词有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于语词来表达。比如,关于“人”、“国家”这些概念,我们就用“人”、“国家”这些语词来表达,而在别的民族语言中,比如俄语中就用“человек”、“государство”,英语中就用“man”、“country”这样的语词来表达。这些能够用来表达概念的语词,就称为词项。但是概念又决不等于语词。首先,虽然所有的概念都必须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比如说,语助词(啊、吧、吗、呢、了、的)一般就不表达概念,因而也就不能成为词项。其次,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如“马铃薯”和“土豆”是两个语词,但所表达的是同一概念,“形而上学”与“玄学”也是表达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语词。这在语法中就称为同义词。再次,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个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比如在第一章中,我们谈到过“逻辑”这个语词既可表达事物或思维的“规律”这个概念,也可以表达作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学”这个概念。这就是说,“逻辑”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这类语词在语法中称为多义词。如果我们对表达概念的语词形式的多样性不了解,在使用同义词时不知道它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而作一些不必要的争论,这是一种文字之争;而在使用多义词时不加区别,把一个多义词所表达的不同概念混同起来使用,这在逻辑上就是一种混淆概念的错误。

三、概念要明确

为了正确地进行思维,概念应当满足些什么条件呢?概括地说,就是概念应当明确。因为如果概念不明确,它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特性和本质,当然也就无法运用它来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而也就无法进行正确思维和有效的交际。

比如,有这样一句话:“加上这一段,反而使文章减少了逊色。”这句话所表示的命题显然不正确,而之所以不正确,主要是由于作者对“逊色”这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不明确而引起的。大家知道,“逊色”大体上说就是“减色”的意思。说“使文章减少了逊色”,就等于说“使文章减少了减色”。这就句子来说是不通的,就其所表示的命题来说,当然也就不正确了。运用这样的概念、命题来进行推理,进行思维,当然也就不可能正确了。

人们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如果一个人概念不明确,他在实践中就往往会不知道如何正确行动,因而就会给工作带来损失。例如,“人民”和“敌人”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如果我们对“人民”和“敌人”这两个概念不明确,不了解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内容和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所不同的,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从前面的例子中还可以看出,概念明确的问题,首先涉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问题。因为,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如果不认识事物,不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当然也就谈不上形成有关该事物的明确概念了。此外,概念明确的问题,还涉及语言表达的问题。有时,即使某人对某概念是明确的,但是,由于运用语词不当,表达出来的思想仍然不明确,别人也无法理解。

比如,有这样一句话:“我每看到解放军的宣传画就爱不释手。”在这句话中,我们是可以看得出作者对他所爱看的画是明确的,但是,由于他表达时所使用的“解放军的宣传画”是一个有歧义的语词,究竟是指“解放军画的宣传画”还是“画的是解放军的宣传画”不明确,因而人们对其提出的整个命题也就难于理解了。

因此,为了概念明确,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事物(这既涉及概念能否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有时也还涉及一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而且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问题(这就涉及语法、修辞的问题)。就形式逻辑来说,它并不具体研究这些问题,而主要是通过介绍概念的基本逻辑特性和明确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方法、为做到概念明确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 iU+IEXntrCMXNdcmKXqj5zWgCLd6p9v/vgxNwgYHM0PY7mcIaoB+iF1inLAUEN4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