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我要做”“我不要”与“我想要”

有关自控的理论已经非常丰富,但徒有理论,并不能解决人类有关自控本质上的问题。与其他知识一样,任何一种知识的发展,都是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我们需要找到更巧妙的方法来验证这些理论。

思塔尔·基维亚便是一位注重以实践验证理论的心理学家。下面,便是他有关自控力的著名研究实验。

思塔尔的这一实验主要研究儿童是如何使用自控力抵制即时满足的。被试的儿童都来自斯坦福大学本校的附属幼儿园,他们的年龄都在5岁左右。

实验工作人员每次只带一个孩子到房间里去,并在他的面前放上一块奶酪,然后离开房间。实验人员告诉孩子,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他可以将奶酪吃掉,但如果他能够等自己回来再吃的话,那么,他可以拥有更多的奶酪。

当实验人员离开以后,这些孩子的差异立刻显现了出来:有些孩子完全不管等待带来的好处,立即吃掉了奶酪;有些则坚持了一会儿,想要极力抵制诱惑,但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住。只有一小部分孩子坚持了20多分钟,直到实验人员归来,而这些孩子也拥有了更多的奶酪。

在这个实验中,思塔尔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些可以坚持下来的孩子,在等待实验人员归来的过程中一直在找其他的事情做,并以此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思塔尔对这个实验里的几百名孩子进行跟踪研究发现,不能坚持等待奶酪的孩子总是比其他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他还发现,在儿时表现出较强自控力的孩子,不管是在成绩还是品德上,都较为优秀。一直坚持到最后、得到了奖励的孩子,在长大以后,其学术评估成绩比一开始就放弃的孩子高出了两百多分。更重要的是,那些自控力强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老师与同伴们的欢迎,长大以后,他们的身体也更加健康,成就也更高,吸毒、赌博、犯罪等类似的问题更不可能出现在他们的身上。

在公布这一实验结果后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惊呆了:一直以来,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早期的童年经历对成年人格存在影响,很少有童年时就存在的优势会改变人的一生,而自控力却可以令人们一生受益。

在生活中,看似波澜不惊的一切,其实时刻都隐藏着各种挑战,对于个人而言,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事实上,自控是人类由远古时代遗传下来的一种本能,它是由人类通过与大自然做斗争得来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去克服困难,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抵制不良诱惑。而自控力在克服困难、抵制诱惑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自控力是面临困难或者危险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反击力和战斗力

身处困难或危险情境中时,意志力可以让我们发挥出无限的潜力去克服眼前的危机。

试想一下:你正处于一个原始森林之中,迎面走来一只老虎,饥肠辘辘的它正在寻找最有可能变成食物的东西,没错,它已经看到你了!

当然,你并不是第一个身处险境的人,你的祖先早已经历过这样的危险与困境。你从你的祖先身上得到了“战斗还是避险”的选择本能,并依从这种本能产生了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心跳加速、拳头握紧、精神高度紧张。

此时,你的全身正在发生着某种复杂的变化,你的神经系统与意念正在相互协调,以保证你在面对危险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并成功地全身而退。

◆自控力是面临诱惑时而表现出来的抗拒力和控制力

当你面临着巨大的诱惑时,自控力也会对你的行为产生影响。

感觉在室内待烦了,去街上逛逛如何?想象一下,今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你心情大好。此时,你路过了一家面包店,面包店的橱窗里正摆放着你最喜欢的各式蛋糕,光滑润泽的奶油搭配着各色的水果,你甚至可以闻到从面包店里散发出来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诱人香味。

你想要抬脚进去,但却突然意识到:我正在节食呢!可你的手却如同不受控制一般拉开了面包店的门,你的脚已经迈了进去,你如何能按捺得住?现在,是时候拿出你的武器了——你的自控力。

自控力的作用,是从面前的选项中,选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即使那件事情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吃一块奶油蛋糕对你而言绝对不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比它更重要的是你的健康与幸福。此时,你会意识到,这块蛋糕对你的长期目标不利,你应该将自己的欲望克制下去,而这种理性的克制就是自控力的本能体现。

自控力对我们的生活拥有极大的影响,但它需要我们将当前的行为视为整个生活的一部分,它更要求我们为最有利于自己的大目标而控制自我行为。或许,眼下抽一支烟并不会让你上瘾,吃一块蛋糕也不会令你马上发胖,拖延一次任务也不可能丢掉工作,但是,你必须要记住的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由多个短期的行为所造成的,你必须要时刻注意控制自己、规范自我思想与行为,并真正地成为个人自控力的指挥者,你才有可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说“不”的能力与“我要做”的力量,以及识别“我想要”的能力

在沃顿商学院教授休斯·康芒斯看来,自控力更多地表现为个人说“不”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自控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嘴里常说的‘我的自控力不足’,通常是指我面临美食、香烟、清仓大甩卖时,我的嘴巴、肚子、心里或是全身上下没有办法说‘不’。”这就如同参与思塔尔先生的实验中的孩子:他们知道等待会得到更多的奶酪,但大部分就是在当下想要,而不是暂时地说“不”。

不过,休斯教授认为,这种说“不”的能力也有局限性:“毕竟对于数目庞大的拖延症患者与宅男宅女们来说,‘不’是他们最热爱的字眼。”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中,对你打算拖延到明日或者下辈子再做的事情,你需要学着说“我要”,就算电视节目再丰富多彩,你的心里再想在床上多赖上几个小时,你的自控力都会让你立即离开舒适的当下,去“今日事、今日毕”。即使你并非心甘情愿,它也会逼你完成必须要做的事情,而这就是自控力中“我要做”的力量。

“我要做”与“我不要”是自控力在不同的情境中的两种表现,但它们并非自控力的全部。想要在需要说“不”的时候说“不”,在需要说“好”的时候说“好”,你更需要第三种力量: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或许会说,我真正想要的就是一块大大的巧克力蛋糕,再喝上一杯酒,远离这烦人而苦恼的工作,给自己好好休个假。但是,当你面对患病的危险与眼前的诱惑时,你必须要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变得更迷人、升职加薪、没有欠款、家庭美满与远离有可能让自己损失一切的危险。”休斯教授指出:这才是遏制你一时冲动的关键,而想要做到及时自控,你就必须在关键时刻明确自己的目标,而这恰恰是“我想要”的力量。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自控力即是驾驭自我的力量,若驾驭得好,它便能够帮助你实现人生目标,让你少惹是非。 /0d9dkChL3X8J3O+NYbyorlq/EoNUkogZykhTaSCmW5II7E7zpyEPKG/8905LGK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