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舍得之道

——放弃不现实的想法

她二十二岁放弃了在中国优越的工作,留学美国,十年后回国与丈夫一起创业,按照亚马逊的模式创办了一家网上书店。那时正值互联网发展的高峰期,大约有几百家和她一样的公司,且规模都比她的大。当时的电子商务尚处在发展初期,个人在网上买东西的少,许多公司都是惨淡经营,一些支撑不下去的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其他的生意,而她则认定:“向老百姓,向普通顾客,一份一份地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正是我想做的事情。”

就这样,公司在运营前十年期间几乎不盈利,业界人士甚至戏谑调侃他们夫妻俩是“IT劳模”,是“搬运工”。然而,十年的坚持换来了最终的成就。她的公司从最初的一天几个订单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图书音像商城,并且成功上市。她就是当当网的联合总裁俞渝。

杨澜在采访俞渝的时候问她:“你不自信的地方在哪?”俞渝坦白地说:“长相。”

杨澜有些惊诧于她的坦白,随后接着问:“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反而越来越自信,越有气质和光芒了呢?”

俞渝回答说:“自己接受自己,放弃那些不现实的想法,放弃成为自己不可能成为的人,全然接受自己的心态会使人变得更平静,更坦然。自己舒坦下来,没有紧张和焦虑,别人也更容易和自己相处。人生和商场一样,重在做自己。”

面对天生不可改变的容貌,选择坦然接受;面对选择失误的专业课程,毅然地放弃重新开始;面对自己认定的事业,用一股近乎执拗的精神坚持到底。俞渝用她的人生经历为我们诠释了“舍得之道”,也为我们阐述了关于“放弃与坚守”的人生道理。

世界永远都是光怪陆离,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身份、地位、权力、金钱,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同时也是很多人的人生梦魇。那些认清自身条件,在自身优势上充分发挥并且持之以恒的人,最终收获了事业的成就和人生的辉煌;那些带着虚幻的梦想,奔波在徒劳的追逐中的人,则可能到最后两手空空,一事无成。

个中原因,不在于谁比谁更聪明,更富有,更有家庭背景,而在于谁能够实事求是,客观地了解自己,搞清楚自己是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优势在哪里,局限在哪里。在正确的、可实现的方向上,梦想才是梦想;如果一开始方向就搞错了,梦想只能变成空谈,坚持也会变成徒劳。

强大的内心不在于来自梦想的力量有多强大,而在于梦想可实现的机会有多大。当我们能够看透自身的优势和局限,舍弃棉花糖般的梦幻,着眼于脚下踏实的土地,将坚持和努力放在一个切实可行的梦想中时,才会在一个有舍有得的内心世界中锻造出内心的强大。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乘客遇到了一个快乐的出租车司机。乘客特别好奇,就问他说:“你为什么这么快乐,难道是遇到好事了吗?”司机回答说:“每一天都是好事啊!”

随后,司机讲述了他的故事。原来,这位司机曾经是理工大学的高才生,他当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工程师,毕业之后进入通用汽车公司,让美国人开上他设计的产品。可惜,在大学二年级时,他在做实验时仪器发生了故障,瞬间迸发的火焰烧伤了他的右眼。虽然手术非常成功,他也在两年后恢复了视力,可是,他却再也不能用电脑制图了。父母鼓励他重新修读课程,他却选择了回到家乡做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在休息日,我会自己设计、改装一些车辆,还会开着它们到处游玩,我感到非常快乐。”如今,他同样是汽车方面的专家,当汽车公司准备制造新产品时,还会聘请他做顾问。

乘客问他:“你不觉得遗憾吗?”“没有什么遗憾的,这不过是一个选择而已。反正我是因为喜欢开车才去学汽车制造的,现在每天都开车,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生活的快乐并非建立在宏大的梦想上,而是建立在每一天实实在在的生活上。工程师有工程师的快乐,司机有司机的快乐。重要的是,当他对工程师的期待转变为司机的现实时,他看到的不是天与地的差别,而是理想实现的方式的变化。坦然接受现实的条件,放弃已经不再可行的理想,不失为内心强大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理想,每个人也都应该看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当我们发现想法无法实现,或者不够现实时,果断地放弃好过固执地坚持。舍弃不适合自己走的路,才能让正确的那条路更加清楚。 13j4n1CQ+h9TEbvi0wDKovPWX1b/QIh5ZP9a5DMwLITk8f72zpFw7U9nFC10T5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