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阅读教学,从真实阅读开始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诸多阅读理论中, “真实阅读”不失为一种朴素而本真的阅读理念,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其阅读效率和读写能力,并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阅读教学水平,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一、真实阅读的内涵和层次

“真实阅读”近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包括消遣阅读和理性阅读,是读者凭兴趣需要,主动独立地阅读;读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是以关注文章内容、满足实际需求(娱乐审美、获取信息、学术研究等)为目的阅读;读者与读物间存在“信息落差”,是读者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负载信息量的阅读;阅读过程是放松惬意、兴味盎然的,而非紧张、有很大压力的;阅读范围是开放丰富大语文的,而非封闭狭窄小语文的;阅读方式尊重文本的真实内涵和师生的思维本色,重视读者的个性阅读和多元解读。真实阅读要求把说明文当说明文来读——获取新知;把议论文当议论文来读——学习新思想;把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读——娱乐审美。

从阅读心理和阅读内容上来看,真实阅读循序渐进,分几个层次:

第一层,纯娱乐小说。这是阅读的起点,是继幼儿时代的童书而持续的,功效在于培养孩子的文字敏感性。这个层次思维幼稚、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层:传统经典小说。有了文字的敏感,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人物结构,就要阅读些智力含量较高的作品。这个层次思维功利,以周边为中心。

第三层:进入史哲领域。经典小说中,大量涉及、频繁出现史哲领域的概念,如古希腊神话,西方历史典故,最终形成阅读敏感点。这个层次大脑开始体系化,能从社会角度看问题。

第四层,进入思想领域。有了史哲的基础,就会阅读大量的思想典籍。阅读到了这个层次,才算是个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读书人,能从人性角度看问题。

第五层,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以此构建新的阅读书目。

到这个层次,成为游刃有余的思想者,全景式的思维深度和自由型的思维广度, 获得思想自由。

这五个阅读层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没有前一个层次的铺垫,不能跃升到后一个层次。中国学生在本应该大量真实阅读的时代,为应付中高考,真实阅读基本荒废,到了大学才弥补第一层,连第二层“经典”都很难达到。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大学生阅读类型排第一位的多是娱乐类小说,因为这是阅读的起点。这个层次的缺失,使阅读视野不能跃升到经典和思维力、文化含量更高的史哲、思想类、有国际视野的综合类书籍等。

二、真实阅读的价值

真实阅读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使学生由“阅读”到“悦读”,再到“越读”。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读书乐趣,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最后达到跨界阅读,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习得书面言语经验,提升语文读写能力。

(一)真实阅读可以使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

真实阅读要求不要让孩子阅读高于他们认知水平和年龄的书,不要从成人视角去为孩子选择读物,成人喜欢的不等于孩子喜欢。要给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他们喜爱的、适合他们的图书。小学生喜欢的多是故事、历险记和童话之类。一些所谓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其实是不喜欢大人给他们选的书。成人要降低对孩子阅读起始的期望,不要让阅读带上任何附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养成读书习惯。卢梭说: “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 《爱弥儿》)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知用中学作《读书杂谈》演讲: “嗜好的读书罢,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嗜好的读书……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 ‘我在读书了! ’ ‘我在用功了! ’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说:“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 ……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美国学者艾德勒和范多伦所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说的“检视阅读”,又称“粗浅阅读”,要求初读时精神集中、系统地略读或粗读,在一定时间之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不要过早将注意力集中在难解的词语或段落上,否则会破坏阅读趣味,降低阅读质量,到最后很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该书的总体内容一无所知。书中还指出“这个规则也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 “我们大多数人所受的教育,都说是要去注意那些我们不懂的地方。我们被教导说,碰到生字,就去查字典。我们被教导说,读到一些不明白的隐喻或论说,就去查百科全书或其他相关资料。我们被教导说,要去查注脚、学者的注释或其他的二手资料以获得帮助。但是如果时候不到就做这些事,却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而非帮助。譬如,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会获得极大的快乐。但是一代代的高中生被逼着要一幕一幕地念、一个生字接一个生字地查、一个学者注脚接一个注脚地读《裘利斯·恺撒》 《皆大欢喜》或《哈姆雷特》,这种快乐就被破坏了。造成的结果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读过莎士比亚的剧本。等他们读到最后的时候,已经忘了开始是什么,也无法洞察全剧的意义了。”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其他文体在真实阅读中也可以使读者享受读书的乐趣。胡适说,他在青少年时期,除了小说,还爱看史书、杂书。朱光潜谈到他少年时代读《史记》 《战国策》乃至读八股文时都沉迷其中,感到趣味无穷。

(二)真实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只有真实阅读,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感到阅读是惬意美妙的,是发自人内心的一种高层次需求。真实阅读是阅读的本质,是一个人读书生涯和精神发育的真正开始,让人在专心致志乃至如痴如醉地阅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时,养成读书习惯。陶渊明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叙述他们夫妇读书的乐趣: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外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美国作家海明威告诫人们: “阅读名著,你只需要去感受它,而不需要去解释它。”在真实阅读中,不断体验、感受阅读乐趣,提升境界,久而久之,自然会养成“好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许多学生可能对课堂上的语文不感兴趣,但对课外阅读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2006年《中国教育报》所载的《病假条换来的课外阅读》一文报道了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生病请假而在家里读书,结果让她感到比在学校里上语文课更加快乐,这种阅读的愉快体验促使她不断请假、不断旷课,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换取课外阅读。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她交了一百多张病假条,换来四百多部名著的阅读量和突出的语文成绩。

国外阅读学研究中有一种有趣的“杰克现象”:一名叫杰克的学生常常抱怨课文太没味道,不精彩。老师们都认为他缺乏阅读兴趣。然而在家中,父母却埋怨他过分迷恋阅读,以至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他都百看不厌。有人发现,即使同一作者的同一部作品,课外,学生可能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一入选教材,到了课堂上,学生就觉得精彩非昔、兴味索然了。一位叫卡罗尔的阅读学家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概括为: “课内的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为什么课外阅读会更精彩呢?因为它更多地反映了真实阅读,是负载信息量的阅读,有着较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情境,没有过多负担和压力,读者为娱乐审美、获取信息、提升思想等实际需求而去阅读,自然而然养成读书习惯。

(三)真实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一生致力于第二语言(书面语言)获得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阅读的力量》一书中特别推荐了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简称F V R):无压力阅读,为兴趣而阅读,读自己喜爱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不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做思考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去找另一本。他认为,如果能坚持这样做, “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阅读是唯一的办法,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培养写作风格、建立足够词汇、增进语法能力以及正确拼写的方法”。

《阅读的力量》阐释的是“真实阅读的力量”,向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力而权威的研究结论:真实阅读是生命灵动的原动力,是生命力量的自然呼吸,是提高语文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不论阅读的是通俗小说、青少年浪漫文学、报纸,还是经典文学著作,阅读这种行为本身都会对提高语言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作者通过研究大量资料,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直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多少功效。也就是说,大部分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在课堂上教字词句、语法规则、语文知识等,基本上是浪费时间,远不如让孩子自由阅读成绩更突出。这一理论得到普遍认可和赞誉,被认为是阅读理念的一次革命。

某学校做了一个调查:在学校期间,对你帮助最大、印象最深的语文学习事情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有:登上讲台讲了一节语文课,做校刊的编辑,积累了300多首诗词,看完了《家》 《春》 《秋》,坚持看《读者》,收集文章做剪报、写周记,迎奥运征文获奖的鼓舞,利用图书角读书,等等。在所有的答案里,没有一个提到语文老师讲得好。在历届文科高考状元谈语文学习经验的文章中,无不是谈大量阅读和写作,也没有一句提及受益于语文老师的教学——这确实是个让所有语文教师尴尬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

无论是学有所成的作家、学者还是政治家、科学家,甚至中学生语文尖子,大都有过大量真实阅读的经历。可以说,是真实阅读铺就了他们的成才之路。叶圣陶,由小学教师,靠真实阅读成为作家、教育家;钱钟书,学生时期即因“读书破万卷”而闻名;毛泽东,曾在北大图书馆自修;华罗庚,靠真实阅读成为数学泰斗,且文学功底颇深,诗文俱佳。

从“语言学”角度看,真实阅读不属于“语言学习”,而属于“语言习得”,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书面语习得,阅读过程便是语言习得过程。 “语言习得论”认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主要是靠在大量阅读实践中习得的,而不是靠教师对教材的精密剖析习得的。 “阅读转注说”认为,阅读过程是个全息性辗转相注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章的时候,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篇与篇之间自动相互参注、相互补充、相互激发,使学生对语言文字和各种理法的认识,由少到多,由浅而深,由朦胧到清晰,各种知识信息、文化因子在头脑里积淀、碰撞、升华,其语文能力、人文素养、文化品位乃至整个精神世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这一理论发现了语文学习的“内在机制” ——自动转注、自然习得,而只有在真实阅读中,这种“内在机制”才能有效启动和运转。

三、如何开展真实阅读

真实阅读的开展包括课外、课内两个层面。

(一)大力倡导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能更多更好地体现真实阅读,学生可以读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的书。吕叔湘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说: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

1.组建各种读书社团,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师生应尽力克服阅读的功利色彩,营造读书氛围,形成以“读书”为核心的学校环境。如组建“文学社” “读写乐园” “阅读兴趣小组”;开展朗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专题讨论会;开辟“阅读互动吧”,拟写书评,交流阅读心得等,构建“阅读型校园”。使阅读像呼吸一样,成为学生的基本需求和技能。我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学校,在教室里、走廊上和一些活动空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阅读计划和数目表:这个学期要读的20本书,书籍旁边标着小苹果图案,读过的书是红色苹果,没读过的书是绿色苹果,还有白色苹果表示推荐书等,让学生互相竞争、互相比较、互相分享。

2.将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

《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8日报道:山东潍坊北海学校韩兴娥老师,大胆从教科书中“突围”,把一册语文教材在两周内教完,剩下的时间带领学生实现了“课内海量阅读”。学生的读写能力、考试成绩大幅度提高。教师们可以在语文课时间将学生带入图书馆、阅览室,拓展学生真实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寻找“美文佳作”,文体不限,在课堂上推荐给大家——“奇文共欣赏”;组织学生畅谈读书体会,点评佳作,鼓励新颖、独到、有创意的见解。这些举措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阅读成果和才干的平台,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形成读书、荐书、谈书、评书的浓郁校园读书风气,使阅读之旅成为“无法预约的精彩”。

(二)大力提升课内真实阅读的含量

真实阅读并非只停留于“粗浅阅读”层面而不做深入研探,而是要把深入探究、细读甚解放在第二、第三步。美国学者艾德勒和范多伦所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学龄前到十年级的阅读),检视阅读(有系统的略读或粗浅阅读),分析阅读(无限时间内完整的阅读、系统的提问,直到咀嚼与消化),主题阅读(为了一个目标而进行的研究比较阅读)。后两个层次都强调后续阅读的深入细致。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后一个层次建立在前一个层次的基础上,也包含前一个层次的内容。最后一个层次包含、超越前面所有层次。

真实阅读要求第一步的阅读不要干扰读物吸引力所形成的阅读快乐,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探究,细读甚解,文学鉴赏尤其如此。 “鼓励他们一次读完全剧,然后讨论他们在第一次快速阅读中所获得的东西。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做好接下来仔细又专心研究这个剧本的准备。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可以准备再学一点新的东西了。”

真实阅读遵循从感知到认知、从感性到理性、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认知规律。如果人为地缩短、加快学生的阅读感知过程,一开始就把他人阅读得出的最高、最深的理性结论,强加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被迫跳跃、攀爬,突兀地被放置到一个极高的层面上,会犹如“空中楼阁”,缺乏感知基础的支撑,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结论,时间一过,烟消云散, “空中楼阁”变成“海市蜃楼”,又如邯郸学步,别人的没掌握,自己的阅读心得也丢失了。

1.鼓励学生提问质疑

真实阅读是学生的阅读,阅读中的发现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发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提问质疑,能更好地体现真实阅读。让学生树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和“没有问题的学生就是阅读存在问题的学生”的阅读理念。亚里士多德说: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胡佛说: “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遗憾的是,课堂中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答的反应模式进行。”

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可以促使学生自觉深入阅读,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更富有探究性、针对性、生成性和灵活性;同时对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应变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课内让真实阅读占主导地位

注重阅读的整体美感和文气文脉,尽量多给学生独立读书、体悟、品味、背诵的时间。教师应积极发挥组织、引导、激励作用,不排斥必要的讲析、点拨。讲解时先宏观再微观,先以全局性问题带动学生对教材的整体理解、把握,精彩细节处,精要点拨,恰到好处。讲解要对学生确有指导启迪作用,而非空泛枯燥的条分缕析和烦琐的技术性操练,也不一味追求讲深、讲透,更不能把学生讲腻。

3.教师提问设计巧妙,富有启发性和思维力度

如《田忌赛马》一课,一般设问是: “田忌是怎样赢得赛马的? ”这样的设问,对于引导学生一般性理解课文是可以的,但对于引导学生探究阅读就不够了。因为这一问题很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妨“迂回设问”: (1)孙膑通过变换赛马的顺序就一定能获胜吗?(2)假如再进行第三场比赛,田忌还能取胜吗? (3)孙膑的赛马策略是智慧的表现,还是破坏游戏规则的弄虚作假?

这三个问题学生都不能直接从课文中得出答案,必须经过深入探究阅读才能回答:一是孙膑变换赛马的顺序不一定获胜,他获胜的前提是齐威王不会变换赛马的顺序。二是如果再进行第三场比赛,胜负就要具体分析了。至于第三问,则值得商榷,传统上被看作有智慧,以现代的价值观衡量,孙膑的胜利是以葬送诚信、守规、公平等人类最基本的善行为代价的,其破坏规则和契约的投机行为,长期以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极其负面的。

4.注重诵读涵咏

仅靠“沉思力索”有时也能理解作品的意思,但多有隔靴搔痒之感,通过吟诵可以做到从音韵、节奏领会到神气相通,与作者的性灵沟通融合。书读到烂熟,诵读者就好像成了作者,也即朱熹所说: “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俞平伯认为,诗有一种难以解释的神秘性,诗的本身与人们用语言对它的解释中间有相当的距离。要想补救缩短距离,唯有诵读,能够背诵就更好。诵读的方法因文、因人而异。短文可以全文读,长文可以重点语段着重读,可以教师范读、领读,可以学生齐读、散读、分角色表演读、男女配合读、一人领读多人和读、分组接力读、竞赛读等,不一而足。

譬如欣赏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四韵》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为什么不写成“红海棠”?结合语境,反复吟诵、品味: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就会发现,除了押韵的因素外(这只是表象),后文的“血一样” “沸血”等与“红”呼应,海棠红的颜色正是沸血的颜色。一想起故乡啊,就热血沸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留在诗人心中的印象,主要不是具体的红海棠,而是那一片片艳丽的红色。如此写,诗句才会显得更飘逸、轻灵,更富有诗意。通过诵读,结合语境,才让我们品出那一点点意境。

5.关注留意细节

作品中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可能是作者匠心独具、寓意深刻之处,要引导学生关注留意,不可掉以轻心。如《项链》写玛蒂尔德夫妇深夜从舞会出来,在路边搭乘了一辆“只在夜里做生意的旧马车,这种马车在巴黎只有在天黑了以后才出现,仿佛在白天它们自惭形秽,不出来”。此处细节看似闲笔,实则大有深意,表面上写旧马车主人自卑,白天不好意思出门,实际上是侧面表现巴黎广大市民的虚荣——大庭广众、光天化日之下,乘坐旧马车丢面子、跌份子,遭人耻笑;旧马车主人也深知乘客的心理,白天没人敢坐,没生意,所以只好夜晚出来拉活儿。

透过这一细节,莫泊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巴黎社会的虚荣众生相:从罗瓦塞尔这样的小职员,到佛来思节夫人这样的贵妇人,再到遍布大街小巷的普通百姓,无不遭受虚荣心恶劣风气的侵蚀。 “性格是环境的产物” (马克思语),玛蒂尔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不被侵染毒化?通过这些细节,作者深刻地揭示了玛蒂尔德那近乎变态的虚荣心产生的土壤和温床,她的悲剧不仅是“性格悲剧”,更是“社会悲剧”。

6.咀嚼品味语言

同样是文本世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他学科始终关注“说的内容”,唯有语文学科在关注“内容”的同时,也关注“说的形式”,也就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为什么用这个词语或句式而不用那个词语或句式?真实阅读的探究,要善于发现“语言”这道亮丽风景的绝妙之处。如《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其中“明了” “闪着” “现了” “点着”四个词能否相互调换搭配?显然不能。“街灯”是人为控制的,要么亮,要么灭,不存在由暗到亮的过程,只能说“明了”“点着”,不能说“现了” “闪着”。 “明星”是自然地由隐到显,而且闪烁不定,可以说“现了” “闪着”,不能说“明了” “点着”,而且既称“明星”,再说“明了”就语意重复了。

再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项链》的开篇一样都用了“也”字(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看似突兀( “也”一般用于承接前一句,强调与某种情形一样),实则大有深意。 《藤野先生》中的“也”字突出了鲁迅对那些不思进取、浑浑噩噩的清朝留学生的极度不满和失望,与在国内没有什么两样。 《项链》的“也”字,凸显了“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玛蒂尔德对不公命运的愤愤不平,深感有负自己花容月貌的幽怨,为后文情节开展做好了铺垫。

只要我们进行的是真实的阅读, “课内海明威”也可以像“课外海明威”一样精彩,甚至更精彩。 O6431td8PLeBOyYflZ1l0MPLe/0vaeicStwhDlXSsrq2nqjxVzHwk8p5w9kRTn9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