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0 如何跟分析师打交道

过去25年,我在上市公司高管、投行分析师、投行人士之间多次转换角色。这里我只想讲上市公司如何跟分析师打交道。

中小上市公司的通常定义:市值在400亿港元以下,也就是50亿美元以下。

香港上市的公司与同等规模的中国内地和美国公司相比,交投只有1/3,或者更少。但是,对于持续增长的公司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太大的缺陷。对于夕阳西下的企业,这是个大问题。另外,香港的平均估值,大约相当于A股的一半或1/3。但是,对于好公司和大公司来讲,差别不明显,甚至倒挂。而且,未来几年,这个差距会逐步缩小。另外,香港的监管制度更加灵活。

上市的时候,承销商的分析师会写报告。但是,绝大多数在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内地企业必须接受一个现实。上市后几个月内,甚至连承销商的分析师都会抛弃你。也就是说,市场上完全没有人发表正式的研究报告。A股的情况当然好多了,因为A股的分析师人数很多。

香港上市的中小企业总数有2000家左右,其中受到分析师正式研究的不到500家。香港的券商400多家,但是只有50多家雇有分析师,而且有的券商只有一两个分析师。香港的股评人士(在媒体发表文章的)约有70人,有点影响力的也就10人左右。

中小上市公司一般靠CFO、CEO和董事长的推介来提高流动性和股价。分析师靠不住。交易佣金下降了20年加上交投不活跃,因此分析师难以生存。现在,除了UBS和国泰君安(HK),所有的研究部(现金股票部)都亏钱,靠其他部门补贴过日子。

现在分析师的平均报酬相当于10年前的一半以下。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为本券商的IPO项目(和增发)写报告和路演上,基本上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情。而且,竞争压力巨大。这种状况可怕吗?不可怕!大家要接受这个现实。你逼着投行的领导做出承诺也没用,因为这个承诺没有法律效力。

中小公司受到分析师垂青的几种情况:

1.本投行保荐上市的(不过分析师跳槽或者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大幅下降,随时会导致分析师的抛弃)。

2.本投行想为你增发新股或做并购或发债(不可靠)。

3.某大型基金公司持有该中小股票的数量较多,授意某相好的分析师写报告,或者某分析师主动逢迎(也不可靠)。

4.行业令人激动,比如医疗、直播、社交媒体和四五年前的城市天然气等等,但是,风水轮流转。

5.公司的增长率令人激动,比如30%以上,或者派息较高,在业内受人尊重。

与欧美不同的是,香港和内地上市公司一般都有大股东,而且股比都在30%以上,有些甚至在50%~80%。加上在香港和内地,监管规则使野蛮人很难成功。香港跟内地一样,公司的利润率普遍低于欧美,现金流不好,派息率低,而且负债率高。这是共识。

中小公司吸引眼球的几个套路:

(1)公司名字叫“中国×××”(已经被用滥了,不灵了)。

(2)傍大款(李嘉诚入股,腾讯入股。依然有效,为期半年)。

(3)尽量强调公司靠近时髦的行业,虽然自己的业务只有一小部分沾边。

(4)加大分红。持续几次,效果十分明显。

(5)勤快。有的管理层每年除了参加十多家投资银行的研讨会以外(一般在京、沪、深、港),还参加美、欧、新、港的全球路演,一年三四次,每次两周,精疲力尽,耗资不菲。另外,还有大量的午餐会和晚餐会,分析师和投资者到公司访问等等。如果有求必应的话,至少需要两个全职的干部(一个级别高的,一个助手)。中国石油据说有50多人专门做投资者关系和交易所的合规工作。很多中小公司设有副主席,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有些CFO实际上是投资者关系总监。

我本人既在投资银行组织过这类活动长达10年,还在上市公司受过这种折磨,酸甜苦辣。后来我给自己定了一些规矩:只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研讨会,一年不超过五次。尽量不接待单个的基金经理拜访(除非他已经持有较多我的股票),除了IPO以外,绝不做全球路演,尽量用电话会议和较频繁的业务更新公告代替路演,等等。每月只腾出一天应付资本市场足矣!大家知道,巴菲特每年只花一天时间对付资本市场。 O9WC+AgGFcad8SHLSnqCWcHw4eRIQTbvCSFQRe+Q6zu5vZZ2pomsu0GWUnYjX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