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哭——孩子在释放情绪

我们经常会听见一些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太不容易教了。为了一些小事,孩子就会哭闹,有时候大人看着孩子委屈的小脸不忍心,就去开导孩子,孩子反而会哭闹得更厉害。不过,只要大人们不讲话了,也不开导了,孩子就会停下来。

其实,孩子慢慢长大了,心里想的东西越来越多,那种“给块糖就不哭”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大人们会感慨孩子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只是孩子们真正开始用心去感受世界,开始寻找自己的朋友,开始试图将心里的烦恼忧愁对一些人倾诉,开始注意别人的眼光,并想方设法引人注意的表现。此时的他们心里充满幻想,跃跃欲试,而心灵也更为脆弱,往往会因为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关怀而得到宣泄情绪的机会,也会因为身边亲近的人的训斥而感到伤心绝望。

楠楠因为父母工作忙,就交由保姆看护着。不过楠楠很是乖巧,摔倒后都是自己爬起来,又继续去玩,一点也不哭闹。

春节到了,楠楠在外地的爷爷奶奶来了,对这个小孙女更是爱护有加。这天,楠楠玩着玩着一下子摔倒了,爷爷奶奶大惊失色地跑过去,抱起小楠楠又是哄又是劝又是安抚,小楠楠先是一愣,后来却哭得越来越大声;而爷爷奶奶越是安抚,她越是哭得厉害,最后甚至哭到上气不接下气,爷爷奶奶心疼坏了。正在这时,楠楠的妈妈回来了,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妈妈不让爷爷奶奶再哄楠楠,而是把她抱起来,让她自己待在沙发上,过了一会儿,楠楠居然真的不哭了。

像楠楠这么大的孩子对事物的判断是以大人的情绪表现为参照物的,越小的孩子越是会受到大人的影响。当楠楠在保姆面前摔倒的时候,看着保姆平静的表情,自己也不觉得痛了,可是爷爷奶奶发现楠楠摔倒后很是紧张,导致楠楠对自己的疼痛做出了错误判断,而在紧张情绪的感染下,越哄越觉得疼痛,也就越是哭得厉害。

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发泄情绪,尤其是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也不会用大道理来开解自己,只能将情绪发泄出来,而哭就是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他们感觉到气氛紧张的时候就会大哭,并随着大人和周围气氛的紧张而哭得越发厉害。适当地释放情绪,对孩子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实际上,尽管孩子宣泄情绪的方式有些过激,但大人所要做的不是阻止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变得平和。

▲ 孩子的眼睛是世上最敏锐的东西,他们能察觉到他人心理的微妙变化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幼儿年龄小,对情绪宣泄具有不明确等问题,因而还不能根据场合合理地宣泄情绪。不正确的宣泄方法对他们有很多危害,而大人过分的关怀和紧张,会助长孩子急躁不安、倔强、无理取闹的坏脾气,在性格方面还会引发自闭症、退缩、缺乏信心等。

与此同时,弗洛伊德还充分肯定了情绪宣泄对维护心理健康的价值。他认为当人有情绪时,讲出一切就能够减轻精神上的症状。所以,让幼儿有机会通过言语的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就能减轻他们精神上的压力,而这种精神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变成精神创伤,一辈子刻印在心中。当然,不良的宣泄还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和集体的规范。

弗洛伊德的观点直接说明了孩子情绪发泄的重要性。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欠缺,又缺乏合适的倾诉对象,如果消极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节,就会出现问题,最终发展到不适应现实生活环境的地步。

孩子越哄越哭,可能是因为受到家长情绪的影响。作为父母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洞察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找到一种好的发泄方式,并试着安稳自己的内心,积极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疏导,让孩子的情绪得以释放,并能平和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树立榜样示范,这样才会相处得更和睦、更愉快。具体做法是:

1.家长要以柔克刚。孩子越哄越哭时,大人的心境必须先平和下来,轻轻地拥抱着他,抚摸他的身体。孩子感受到你的安抚,获得了安全感,会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大人再耐心询问他到底想要做什么,温柔地制止孩子的不良宣泄行为,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不满。切不可用大声训斥或惊慌失措来刺激孩子,激化孩子的情绪。

2.对症下药。孩子坏情绪的产生都是有因可循的,家长要了解孩子不良情绪宣泄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控孩子的心态。如果孩子是想通过极端的手段来达到愿望或得到满足,家长可以温和地指出不合理性,然后通过语言或外界事物,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从糟糕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停止不良的宣泄行为。如果孩子有消极感受如恐惧、愤怒,那么家长要抱紧他,想办法消除他的恐惧感。

3.帮助孩子合理宣泄情绪。待在孩子的身边,让他哭个够;或拿一张白纸,让孩子撕扯,或用笔在上面乱涂等安全的宣泄方式,可以让孩子尽情宣泄情绪中的不满,又不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

4.重视游戏对孩子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游戏是孩子自我表现的手段,是孩子学习和实践的天然表达方式。在游戏中,孩子很容易与他们的玩具产生“亲密”关系,并表现出在家中受关心时的感受。可以利用游戏促进孩子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使成人真正了解儿童的世界。

“哎呀,真是丢人,别人肯定会批评我没有管教好孩子!”这是当孩子在众人面前有异常表现时,父母首先会想到的。很少有家长会首先安慰下自己的孩子,继而劝说孩子,大多数家长都是希望孩子能够立刻安静下来,就好像身上装了开关键的娃娃,可以立刻停止唱歌。而孩子似乎总是不配合,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在众人面前“发作”,有时候莫名其妙地让父母措手不及,越是劝说就越是耍脾气。

孩子最初发脾气是本能地为了发泄愤怒和不满,可当孩子发现这样做却可以控制父母,让父母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时,发脾气就成为了一种向父母提要求的手段,而且会随着家长的劝导而严重,甚至大哭大闹起来。这样看来,孩子的表达中,愤怒和不满倒显得不那么多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孩子对于家长的情感需要。 nj5Y+N8r5mjkxlLmWrRS8AhLM5RC4+ZtcSD9alPzvt6oCmxLzq4xkNLyQ7oZJAr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