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最初只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但是,随着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后,外在因素的刺激又诱发了人们更多的欲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保尔认为,生存消费是一个人活着的本能欲望。这一点本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人类为了生存必须满足其基本的消费,也就是维持生命生存所必须的消费。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大消费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很多消费都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一底线,并且在促进消费繁荣经济的背景下,在很多消费行为上,商家都设置了许多的消费陷阱,并且这些消费陷阱都无一例外地是从如何引发消费者内心的欲望开始的。因为聪明的商家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将消费者内心的欲望诱发出来,他们才能够不计后果地做出不理智的消费行为。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之所以能够落入商家的一个个美丽的消费陷阱,固然无良商家对其产品或是服务肆意夸大的误导是主要因素,但是如果站在消费者自身的角度来看,主要还在于消费者自身的欲望使然。
奥斯顿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师,以他的收入而言,在其所在的城市买一套房子至少也要二十年。后来他无意间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一位叫阮姬的女孩,一下子被对方美丽的容颜与不凡的谈吐打动了。通过朋友的介绍后,他正式和阮姬开始了交往,不久俩人就确定了情侣关系。
奥斯顿拿出了自己工作几年的积蓄付了首付,在那个城市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将房子装修之后,两个人很快结婚了。按说,他们一家两口的日子应该很幸福,阮姬做的是平面设计,工资待遇也都不错,两个人除了每月的生活花销外,付房子的月供并没有问题。
然而看起来很幸福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一件事给破坏了,那就是奥斯顿想要个儿子。
事情是这样的,阮姬有了身孕后,就辞职在家,专事生孩子。此时家里只有奥斯顿一个人的收入,既要养家还要还房子的月供,而奥斯顿一直就有着大手大脚花销的习惯,阮姬在他的伺候下也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家中的消费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于是,奥斯顿开始用起了一年前就办好但一直未曾用过的那张信用卡。
最初,奥斯顿只是几百几百地透支,可过了没几个月就开始上千上千地透支了。由于花销一天比一天大,结果到了还款日期奥斯顿却拿不出钱来还,于是只得从其他银行又办了一张信用卡,而为了能够让自己及时把借出的款还上,他随后又办了五六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在最初的时候,奥斯顿从银行透支出来的只有五六千块,但是过了没多久,他就发现,在他用那六七张信用卡倒来倒去的过程中,手里所透支出来的金额竟然达到了三四万,再后来,这数字仍然在不停地像滚雪球一样滚动着。他那看似不菲的工资也再无力偿还欠款,银行的催款单接二连三地发到了他的单位和家里。最终,在妻子阮姬还没为他生下一男半女之际,他则因无力偿还月供不得不将房子交给了银行,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从奥斯顿的境遇看,由于他的花钱欲望十分强烈,最终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从一个无论工作还是家庭生活都很幸福的人,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卡奴,不仅毁了自己,同时也害了他的妻子阮姬,让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变故。
当一个人的生存消费得到满足之后,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住自己对物质的欲望,那么很容易就会由于对物质的占有欲望无限制地膨胀而迷失了自我的心性,从而从正常的本能的生存消费不知不觉间变成被动的消费奴役,无论是像奥斯顿一样的卡奴、房奴,还是那些车奴、婚奴,只不过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实际上都是一种因追求物质而放大内心欲望的具体表现,而他们也都是因内心贪婪的欲望,跳进自己为自己设下的消费陷阱的。
由此而言,只有及时浇灭内心的欲望之火,人们才能让自己的生存消费观念始终站在理性的地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