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名门望族

每个人的家族都有其历史渊源,名人的家族背景更是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越是名人,其家族背景可能越显赫、离奇。本书的主人公李鸿章家的背景便是如此,他降临到人间的那天是“财神”的生日,他的父亲原是司法官,他们家发端于一口传说具有神奇魔力的熊砖井……

庐郡望族出英才

按照传统习俗,过了阴历年初一,初五便是新春里最重要的日子,因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人们一年的财运似乎都是由“财神”决定的。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公历1823年2月15日,正当人们忙着置酒席、接“财神”、欢庆“财神”生日的时候,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现属肥东县)李氏宗族更是欢声笑语,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因为又有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这位在“财神”诞辰日降临人世的婴儿,就是后来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的李鸿章。

李鸿章先世本姓许,自江右湖口迁至合肥。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在美丽富饶的巢湖北岸,属于巢湖盆地,土地广沃,溏水停注,旱涝保收,“民物殷富,俗尚勤俭而崇节义”。

李鸿章八世祖许迎溪与同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心庄无子,请求收养迎溪次子慎所为嗣,迎溪欣然应允,慎所的子孙便改袭了李姓。因而李门祖规为:“许李二姓不准通婚,而与族外之李姓通婚则不禁止。”跟中国一般传统的中上农民家庭差不多,李氏世代以“耕读”为业。

李鸿章的高祖父李士俊,由于“处家恭俭”,从最初“清贫无田”发展到后来拥有200余亩土地。但李家虽有钱无势,但缺少政治靠山,所以时常受到人家欺凌。

李鸿章的曾祖父李椿,字凤益,处事“不畏强御,申辩得直”,从而逐渐改变了李家受人欺凌的状况。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在两次参加省里组织的举人考试不中后,退居乡间课率子孙耕读,足迹不出家乡几乎达50年之久。李殿华虽然凭借祖先余荫,继承了一部分土地财产,但因李氏宗族繁衍众多,家大业却不算大,所以他能够分得的财产为数不多。所以在现存文献中,往往有殿华役使佃户、雇工和他家境贫困似相抵牾的记载。其子追忆说:“凡田亩近坟冢,春耕(其父)必督佃户雇工坟旁多留隙地,无主者亦培土于其冢,使无倾塌。”殿华可能是个小地主,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小地主家庭是典型的所谓“耕读之家”。

李殿华生有四子,依次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但李殿华坚持“耕读”之家的根本,一刻也不放松对子弟的督教课读。

李文安即是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字式和,号玉泉,生于1802年。李文安启蒙后,与其兄一同由李殿华亲自督课,每当作文写成之后,李殿华必先加以详细审阅,指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李文安少时多病,天资“中下”,所以李殿华让他随长兄李文煜读书。在长兄的严格督教之下,李文安专心攻读,初步奠定了做学问的根基。

李文安自号愚荃,为人“刚方厚重”“事亲至孝”,对子女影响颇深,造就出“一门两代三进士”的辉煌家景,“三进士”即李文安自己、长子李瀚章和次子李鸿章。自1822年起,李文安一面继续刻苦攻读,一面设馆授徒。

从1825年开始,李文安数次参加江南乡试,多次名落孙山后,终于在1834年考中举人,4年后又成了戊戌科进士,朝考入选,分发刑部任职,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在封建社会,“权”能转化为“钱”,政治上得势,同经济上致富是密不可分的。从此,一向以“力田习武”为业的合肥李氏宗族,由于李文安“以科甲奋起”,一跃而成了庐州一带的望族。李鸿章母亲李氏,“秉性淑慎,教子有方”,堪称封建士人的贤妻良母。她生有六男二女,经济负担比较沉重,但她克服种种困难,勤劳节俭,“尺布寸缕,拮据经营”。有人担心她家人口众多,生活艰难,而她却坦然以对,声称:“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嶷有立,岂忧贫哉!”她克服经济上的种种困难,想方设法为几个儿子创造条件,让诸子“发愤读书”,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朝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拼搏。她经常教导儿子“致事报国”,女儿勤俭持家。李氏兄弟发达后,母亲亦“时时以盈满为诫”。李鸿章在兄弟间排行第二:长兄瀚章,三弟鹤章,四弟蕴章,五弟凤章,六弟昭庆。

瀚章本名章锐,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生于1821年(道光元年),文安说他“性本敦笃”“幼弥精勤”。因父亲在京任职,他作为长子挑起家庭重担,侍奉祖父,照顾弟妹。他既“百口荷一身”“日日役米薪”;又秉持庭训,专攻举业。他虽然“斐流自成章,所富在多文”,怎奈科场不顺,乡试受挫。1848年文安还赋诗寄情说:“愿即策远志,捷足出风尘。”不料,第二年即获得拔贡,朝考一等,以知县分发湖南。据说,湖广总督裕泰一见李瀚章,“奇之,曰:‘他日继吾位业必李令也。’”因理财能力突出,被曾国藩提拔负责湘军粮台事务,渐至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李鸿章初创淮军时,李瀚章为其在香港代购洋枪3000支。李鸿章北上“剿捻”及镇压陕甘回民起事时,李瀚章又多方为他筹措军饷。李瀚章可以说是李鸿章最重要的政治奥援。

鹤章本名章谈,号季荃,1825年(道光五年)生。凛贡生出身。据说他“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不群”,博通经史,有意在科举仕途上与两位兄长一比高低。然而,他志大才疏,屡应乡试不第。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抱着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放弃举业,专心“研摩经世致用之学,锐意奋于功名。”他通过举办团练镇压农民起义的途径,终于挤进了清朝统治阶级行列。李鹤章自己虽仕途上不得志,但他的三子李经羲却成为清末民初政坛上的翘楚。辛亥革命时,李经羲任云贵总督。民国初年,李经羲与徐世昌、赵尔巽、张謇成为清朝遗老的代表,时称“嵩山四友”;“府院之争”时曾任国务总理。

蕴章本名章钧,号和荃,1829年(道光九年)生。因单眼失明一直留在家乡。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蕴章主持撰成《续修庐州府志》,计有正编一百卷、补遗一卷。据说,他“性孝友”,能够“先意承志”,深得双亲的欢心。他“以残废之身”留在家中,照料一切,免除了做官在外的兄弟们的内顾之忧。当然,他因“好谈经世务善理财”,也曾外出做过瀚章、鸿章的帮手。

凤章本名章铨,号稚荃,资质中人,个性倔强,落笔潦草,曾随其父入京读书,弱冠南旋应试不果。他“究心于经世有用之书”,帮助其父办过团练,总理过霆军营务,还在江南制造总局做过事。他后来“乞假引退,侨居芜湖”,专心经营土地、商业和高利贷事业,成为鸿章兄弟中的首富。

昭庆本名章钊,号幼荃,1835年(道光十五年)生,比李鸿章小12岁,自幼聪颖过人。监生出身。据说,他“少通经史,博学能文,持躬端正,文字得雄直气”,但在科举仕途上却不甚得意,只好花钱买了个员外郎头衔,以求进身。后因投靠曾国藩,讲求兵法,驰逐军旅,才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曾国藩督师“剿捻”时,曾对李鸿章道:“捻匪非淮勇不能剿灭,淮勇非君家不能督率。”因此曾国藩特意提拔李昭庆,令其负责济南运河防务。然而,昭庆不堪军旅之苦,竟私自溜回家去。李昭庆仕途不畅,39岁便郁郁而终。

李鸿章本名章铜,父亲后改其名为鸿章,意在希望他成人后能“鸿图大展,文章经国”。李鸿章没有辜负父亲的殷殷期望,21岁考中举人,24岁中了进士,成为当时安徽最年轻的翰林。

李鸿章先后有三房妻室。李鸿章启蒙老师周菊初的侄孙女周氏是其原配,比李鸿章大两岁。俩人在李鸿章进京赶考前完婚。李鸿章考中进士后,两人天各一方,鸿雁传书。李鸿章在京任职时,周氏则待在安徽老家。周氏于1861年在南昌湘军大营病故。原配周氏病故后,赵小莲成了李鸿章的继室夫人。这位继室夫人的家世显赫,四代人均有高中进士者。赵小莲祖父赵文楷是嘉庆元年的状元,曾任册封琉球国王正使。其父赵畇是道光朝进士,做过咸丰帝的陪读。哥哥赵继元为同治朝进士,侄子赵曾重是光绪朝进士。周氏夫人病故后一年,李鸿章实授江苏巡抚,不久与24岁的赵小莲结为伉俪。此外,李鸿章50岁时还纳一比他小30余岁的莫姓女子为妾。赵小莲死后,莫氏被扶正,被诰封为一品夫人。

总之,李鸿章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家庭经济状况、政治地位、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都在其身上留下了深深印记,就连他在生活道路的选择上也深深打上了家庭的烙印。首先,这个家庭属于官僚地主阶级,但经济状况拮据,促使李鸿章知道生活艰辛,刻苦自励,锐意奋发向上;这个家庭政治权势不大,具有较为强烈的提高家庭政治、经济地位的愿望,促使李鸿章具有强烈的参政意识。其次,这个家庭推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而优则仕”思想,希望子孙“策远志”“出风尘”,成为清朝统治阶级的忠诚卫士。

这种特定的家庭环境和条件,推动着青少年时代的李鸿章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传统的封建士大夫人生模式迈出一步又一步,并对他终生处世为人、服官治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也决定了他的基本人生志趣和归宿。

发家源于熊砖井

在中国,很多名人的发家都与传说有关,以此来衬托他与别人的不同。李鸿章的发迹也有着这样的传说。据说,李家最初的发家得助于一口神奇的井,这口井在合肥市以东三十里。现在从合肥市中心乘中巴向东走,大约一个多小时,就会来到一个过去叫肥东县磨店乡的地方。这个地方论实际规模,似乎算不上个镇,顶多是个集市,现在虽已划入市区,但“开发”还远远没有跟上,举目望去,仍是农田和村舍居多,脚底下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空气中弥漫着农村常有的稻草和牛粪的混合味道。集市的北部有个不大的,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现在叫祠堂郢村。

这个村庄就是本书主人公李鸿章的老家,因为李鸿章在清朝的官衔,所以早在一百多年前,这个村庄就是个了不得的地方。村里不仅有李家老宅、李家池塘、李家的拴马桩,村外还有大面积的李家的坟冢和护坟田。那座雕龙画凤、气宇轩昂的李家祠堂,虽说只有三进,但供应这祠堂日常开销的义田就有上千亩。久而久之,那村庄的名字也就因李家的祠堂而成了祠堂郢村。每年前来烧香祭祖的李家人,春秋两季,马拉骡驮,前呼后拥,动辄遮天蔽日……

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转眼一百年过去了,现在它很少被人提起了,因为原先的李氏祠堂已经不复存在了;祠堂里的“神主”早被砸个稀巴烂了;不仅是李家的坟头,所有的坟头都被平掉了。自然,这个家族的高墙深院和荣华富贵,也伴着远去的岁月,早已烟消云散了……现在唯一还“值钱”、还时常被提起的,就是村头路边的那口古井。

说起这口井,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这是当时明朝一位姓熊的地方官员带人挖掘的,所以史称熊砖井。无论是明清时代的肥东地方志,还是李氏家族的碑刻文献,都有记载。这样一口井,若是在大城市,恐怕早就被罩上了铁丝网,旁边竖了牌子,要想一照芳影还得收费也说不定。可这是在乡间,凡事似乎都打了折扣,没人来保护它,没人竖牌子,每天早晨晚上,村民们仍来挑水做饭,它的使用价值和别的水井没什么两样。

这口井在人们眼里,跟其他井的用途虽然没有区别,但是据说这口井有着非凡的法力,能给人以福音。正因如此,当年就有一个官员,为求保佑,特意从井栏上敲下一块石头,回去刻了官印,所以现在看到的熊砖井,的确有一处豁口特别大。至于那个官员后来有没有高升,不得而知。但在这井旁边生活了多少代的李家,最后倒是真的发家了。

李家人认定这口熊砖井有法力,所以他们活着的时候依井而居,死了之后就绕井而葬。他们中有的人在外闯荡了若干年后,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又回到了这里。还有些人即便活着的时候并不住在井边,但死后也葬到了井边!

李家的三世祖就葬在熊砖井以西的大老坟,是片离熊砖井仅半里地的松树林;四世祖也葬在大老坟;五世祖葬在熊砖井附近的小老坟,离井只有一里路;六世祖李殿华即李鸿章的祖父,葬在熊砖井以北的枣树林,李家人称之为井上坟;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葬得也不远,离井数里路。到了李鸿章要入土为安的时候,他葬得虽远一点,但也没出肥东,在从熊砖井到合肥市的大路边上,离城十五里,地名叫大兴集。在这前后,他的兄弟、儿子,以及侄子、侄孙许多人都回到这里长眠,只有李鸿章的大儿子李经方这个驻英公使、“海派”人物,葬入上海的万国公墓。

李家人就是从这儿走出安徽,走向华北、华东、华南和沿海一线,进而走向世界的。

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回来。二百年间,天翻地覆,物是人非,后代早已散居在世界各地,除了中国大陆,还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安居乐业,和他们的老祖宗一样,从事“洋务”的居多,干文教事业的也不少,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讲起安徽合肥,只要说是姓李,他们就会掰着手指头“文章经国,家道永昌……”地计算一番,然后判定你是哪一房,是不是他们老李家的嫡系。年纪大的,还会提起“熊砖井”。这口熊砖井,现仍蹲在那个原先的地方,蹲在那个无数李家人走向新天地时的村口路边。过去是这个姿势,现在仍是这个姿势,远远的,用它那残缺的井栏,切割着乡间的风景。它已伤痕累累,最深的绳沟已能伸进一只成人的手……每天,仍向村民们奉献着清清涟漪。第一个背井离乡去闯天下的李家人,就是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他是李家“文章经国,家道永昌”八代人中的第一代人。

父亲原是司法官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个心地善良的司法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诗人。

李文安时的李家,还是“家风寒素”、半耕半读的境况。李文安曾做塾师,一边谋生,一边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道光十四年,他在江南乡试中举,为第96名,接着又在四年后进京参加会试,中了第112名进士。报子到家中来报喜,她的夫人一点儿也不相信,仍旧耕着田地。文安高中进士,使他的家庭由“力田习武”转变为当地“望族”。李文安当上户部主事,已俨然一个朝廷大员,成为许氏改为李姓之后做官的第一人。

李文安在刑部为官多年,尽忠职守,非常认真。据说每逢断案,他都会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查出案情的真相绝不罢休。为此,常要与人“庭诤面折”,被人称为“包公再世”,但他也因为刚毅的脾气,常常得罪上司。后来,他管理牢狱时,同样严守规章,禁止狱卒虐待囚犯,为在押的囚徒准备衣被、药饵,冬天给粥,夏间给席,还不时亲自检查督促。

要不是后来太平天国兴起,他们父子必须放下公文簿去打仗,这个职位他恐怕可以一直坐下去的。这个职位得来实属不易,完全是他二十年辛苦寒窗,拼命读书的结果。

李文安的父亲李殿华(即李鸿章的祖父)是个“五十年不进城”的乡下读书人,家有几十亩地。他总不进城,但总想从黄土地上走出去,于是对科场功夫甚为在心。但是他考试总不顺利,科场屡次失意,后来就在家设馆教学生和孩子读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

李殿华的家庭条件并不算好,他家是一处三进的小瓦院,至多相当个中农,年成不好的时候,日子过得就很紧张。他的孙子李鸿章曾揭过家里的“老底子”,在信中和他弟弟鹤章怀旧:“前吾祖父穷且困,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祖父无法以偿,唯有支吾以对。支吾总非长久之计,即向亲友商借,借无还期,亦渐为亲友所厌。其时幸有姻太伯父周菊初者,稍有积蓄,时为周济,并劝祖父以勤俭,并亟命儿孙就学,吾祖父从其言,得有今日……”可见早年李家日子并不好过。但是李殿华心气很高,立志让四个儿子都能读书做官,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为此,不惜工本地请来科场高手当家庭教师,助儿子们攻读、备考。

四个儿子中总算小儿子李文安实现了老父的理想,于江南乡试中举,四年后又考中了进士,从而跻身于京城衮衮诸公之列,使李家这个淝水边的中农之家,一夜之间“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李文安即是这个家族走出安徽、走向官场、走向京城、走向沿海的第一人,是李家有家谱记载的前七代人中,唯一的一个进士。

别人家聪明的孩子4岁就开始启蒙了,而李文安到8岁才读书。他早年读书读得很苦。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从小身体很弱。到了13岁,别人都有考上秀才的了,而他才读完“四书”和“毛诗”。李文安的这些表现在父亲李殿华看来就是贪玩不用功,根本就没看出这是个大器晚成型的人才,后来,李殿华就叫大儿子李文煜来督阵,专门管着他读书。

李文煜科场也不顺心,考中秀才后就再无长进,也学父亲的样子,在家开馆收徒教书。这个大哥对付小弟也真厉害,每年正月初三就开学,一直要念到大年夜为止,毫不放松。毕竟严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结果李文安中了举而大哥未中,几年后李文安又中了进士,而他几个哥哥都名落孙山。

不过李文安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苦读到35岁那年(1834年)才江南乡试中举。在这之前,他已经历了十数年的寒灯煎熬,期间也当教书先生,或收徒,或馆于人家,但自己的功课绝不放松。中举后又过了四年,终于考中了进士。这时,他已快40了,度过了他人生的大半截。

但最要紧的,还是他的“命”好。他这个进士中的不早也不晚,正好与数年后大红大紫的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这种关系过去称为“同年”。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极其微妙又极其重要的人际关系。从“实惠”的意义上说,远远超过了同乡、同学、同族,甚至超过同胞的关系,因为同时考中进士就意味着要同时做官,有着共同的联系和参照。初做京官的他们无形中就是一个整体,除了他们的考官,他们之间往往比官场上的其他人更亲近,更能够理所当然地相互帮忙,相互利用。

李文安虽然性格比较内向,“资性中下”,但他万事心中有数,眼力不差,同年中与他关系最紧密的便是曾国藩。当时的曾国藩还没有发达,只是个普通的京官,初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不过是个编编史书的闲官,后来才当上礼部、兵部、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虽然李文安直到中年才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但是他对儿子的安排是有超前意识的,也许这也是李鸿章日后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原因之一。李文安在和曾国藩的关系得到确认之后,便早早地安排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去拜曾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一旦到了他们要奋发进身的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这大概是李文安贡献给他家族的最高智慧。

李文安作为司法官清廉正直、方刚厚重,坚持依法断案,每到秋审最后断案的时候,披览案卷总到深夜,力求准确地量刑,不冤枉一个好人,“庭诤面折,人有包老再世之目”。但他“以倔强不苟合,不获于上官”。其实,历来官场上都是如此,做事既要认真,又不能太认真,要看是什么事。你什么事都太认真了做官就不讨巧了。问题是李文安凡事都太认真了,就必然不讨上司的喜欢,所以他始终没能当上“部级干部”。他们同年中别人都升得挺快,他弄来弄去还在看监狱。

尽管如此,一些正直的同僚们看得清楚,用诗的形式记下了他做的好事,尤其是善待狱囚的举动,这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是极其难得的。那年头连无辜的老百姓都没人关心,谁还去关心那些狱囚呢?

有《咏李玉泉先生为提牢诗》数首为证。其一曰:

一汤一饭浅深量,是否堪餐每自尝。

甘苦可推军十万,狱中留得姓名香。

晚饭散过号腹来,双眸炯炯不胜哀。

狱中幸有推恩米,例自先生到此开。

棘墙深闭见天遥,溽暑熏蒸未易消。

赖有仁风吹隔座,蒲葵五万共招摇。

托钵沿门醵俸钱,秋深检点补黄棉。

先生更给病囚被,寒到圜扉不耸肩。

是说他管提牢厅时,下属两个监狱,他每天都要巡视一遍。到底是刑部的大狱,竟然关押了五万囚犯!每个监狱从南到北往返一圈五里地,两个监狱每天走一遍就是十来里路,他总是坚持每天亲自到场巡视,仅仅这一点就很不容易。

他严禁狱吏虐待囚犯,规定囚饭每人要保证给足一满勺饭,为了防止狱吏克扣斤两,遇到开饭他就要亲自检查,并且亲自尝尝生熟。狱中开支有限,晚饭后伙房关门,而遇到那些晚饭后才押解到狱的囚犯,他不忍其饥肠辘辘,就自掏腰包,捐米煮粥,聊以慰藉。春夏季节狱中易发传染疾病,他早早派人熬好了药做好准备。甚至夏天买来扇子和席子,冬天捐献棉衣,还在每个“所”备置12条棉被,供生病的犯人发汗养病之用……可见他除了心地善良,还是个非常仔细的人。所以在他管事期间,狱中没发生过意外死亡之事。他对自己的工作也是挺满意的,在其诗中一再流露出得意之情:

每思工部千间厦,更爱香山万里裘。

我且按囚给大被,铺秥草刈野塘秋。

南北奔驰十里程,衣冠整肃踏沙行。

给筹鱼贯分餐际,堪念嗷嗷待哺情。

衣冠整肃待衙参,每日平安竹报谙。

常愿两监无病帖,论功不厌纪窗南。

他的《愚荃敝帚二种》付梓于同治年间(1866年),已在他去世十年之后。那时,他的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早已是清政府的命官,一个是两江总督,一个是湖南巡抚,为之写序和跋的人本可以大加恭维,大吹大捧,写序人本可以是当朝大吏,或皇亲国戚,然而不然,为之写序的不是亲戚就是同事,人们一再称颂他的仍是他的善良和清廉。

良善之人结姻缘

善良的人总是有好报的。李文安的善良为他促成了一桩不错的婚姻。

当初在磨店老家时,有一年,李殿华抱回一个正在出天花的女孩。那女孩在路边啼哭不止,浑身发烫,显然是个被遗弃的病孩。李殿华虽身在乡下,毕竟是个小知识分子,略懂些医道,尤擅长儿科,见了心怜之,于是抱回家收治,几番调治后居然治愈了。女孩病虽好了,但脸上却留下了稀稀落落的白麻点,这对女孩来说是个不小的缺陷。女孩没有地方去,就成了李家的一员,长大后就在李家帮着干活,她要以辛勤的劳动来报答李老太爷的养育之恩。她既然要整天跑进跑出地干活,也就没有必要像深闺里的小姐一样裹小脚了,同时也没有亲生母亲在旁监督她裹脚,那双自由自在的大脚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好帮手,什么重活儿都不含糊,但久而久之成了村民们的笑料。

在封建社会,女人们是以小脚为美的,大脚板子根本就不能被大众所接受的,另外,脸上又长了麻点,又整天在地里干活儿,这样的姑娘长大之后是无法找到一门好婆家的,何况还是个被丢弃的孩子,亲爹娘还不知在哪里。但她不知道,有一双善良的眼睛早就在注意她了,这就是李家的四少爷李文安。李文安是个心慈面善的人,见不得人家受苦。有一天他晚上从外面回来,看见姑娘劳累得倒在灶门口就睡着了,就顺手脱下外衣盖在姑娘身上。其父闻知后,知道儿子对姑娘有情,遂命之结为夫妇。

难以预料的是,新娘子非凡才能在婚后不断地表现出来,她有很强的帮夫运。特殊的身世使她不仅吃苦耐劳,泼辣能干,遇事有“豁出去”的气概,而且有很高的智慧。她善于治家,前半生非常辛苦,后半生极其享福,应验了中国人的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老话。

她是李家的大功臣。丈夫在家时要读书备考,在外时要秉公做官,家中一切,就只能由她负责打理。她还为李家生了六男二女。“六男”即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兄弟;两个女儿,大女儿嫁记名提督、同县张绍棠,二女儿嫁江苏候补知府、同县费日启,都嫁得十分风光。她的大智慧还在于,每当丈夫和儿辈遇有升迁,别人总是喜笑颜开时,她却不然,非但不露喜色,反而沉静地时时以盈满为戒,显示了“福人”的真功夫。

上苍也回报了这位苦心的女人,让她在后半生大富大贵,活到83岁,比丈夫李文安多活了28年。她晚年跟着两个当总督的儿子过,在总督衙门里当她的太夫人,享尽天下荣华富贵,根本不在乎乡下的那几进小院了,所以他们在熊砖井的老土地上,并没留下她的大宅院。她的儿子们帮助清政府打败太平天国后,有一年总督“换防”,李鸿章从湖广总督的位子上北调京畿,去任直隶总督,留下的湖广总督的职位恰好由他的哥哥李瀚章接任。当时她正跟儿子住在总督署内。总督要掉换了,而老母亲是同一个,老太太是不需要“挪窝”的,走了一个总督是她的儿子,再来一个总督还是她的儿子。乡间邻里不无羡慕地传出话来:“人家李家是总督换防而老太太不用换防。”其福分真是人人仰之,无以复加。此后两个总督又有过几次这样的“换防”,老太太仍是“他们换他们的防,不关我事”。

她的后半生,不仅享受了一般官僚家庭的荣华富贵,还屡受皇恩。她75岁生日时,适逢慈禧太后40寿辰,清帝为笼络汉臣,推恩及亲属,特下《褒赏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年近八旬,特沛恩施,着赏给御书‘松筠益寿’匾额一面,紫檀三,镶玉如意一柄,大卷江绸袍褂料二匹,大卷八丝锻袍褂料二匹。”1882年,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久病不愈,皇上又下谕旨,赏李鸿章一个月假期去湖北(李瀚章的督署)探望,并赏其母人参8两,以资调理。可是那8两人参并没有养好老太太的病,老太太于圣旨下达的当日就去世了。于是清帝再下一道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秉性淑慎,教子有方,今以疾终,深堪轸恻,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灵柩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到籍后,赐祭一坛,以昭恩眷。钦此!”

在封建社会,这是没有几个女性能够得到的至高恩宠。

次年三月,载着李母灵柩的大船从汉口沿长江而下,一路上各地官员迎接送往不敢怠慢,中经巢湖、店埠河、全羊河水路运至磨店乡,合葬夫墓。在磨店来说,无疑又是一次盛大的典礼。

这还没完,在她去世二十多年以后,清政府还追封她为一品夫人,晋封为一品伯夫人,晋赠一品侯夫人。那时她的儿子们都已去世了,清政府仍念记着她,可知她的身价在晚清历代皇帝眼里,都是不低的。 FvCt7/Kj3u3Z9T+pfr5lch2zLkmjp1LeM4RMx7qZoyz3N5HTfo+uZ3AX7f3ehJ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