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科举,大漠深处有“绿洲”

元朝的统治者来自蒙古大漠,大漠的风沙,似乎将人的性格都吹拂得硬邦邦的。金戈铁马、重武轻文,也似乎成了蒙古人的代名词。

然而,虽然蒙古人以武力见长,但是,随着向中原挺进的程度加深,逐步接受汉文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行进中,应该说,大漠深处还是有“绿洲”的。

有史为证。

元太宗十年,即公元1238年,元朝试诸道之士。

元世祖至元四年,即公元1267年9月,翰林学士王鹗请行选举法。元世祖下诏中书省与翰林院商议选举程序。

至元六年,即公元1269年7月,立国子学。至元十年,即公元1273年,真金太子奉旨举行科举。次年,省臣议定科举程序。

至元二十一年,即公元1284年,礼霍孙、留梦炎等请求设立科举制度。许衡又建议实行科举,罢免诗赋,重视经学。从此,科举制度开始初步议定下来。

到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二年,即公元1313年10月,中书省官员又上书给皇帝,建议皇帝重开科举。不过,此时的科举规模与范围比隋、唐时代缩小了很多,只设有德行、明经两个科目。

元仁宗立即批准中书省官员们的这项请示,并颁下一道诏书。爱育黎拔力八达虽然是个蒙古人,但他所下的诏书可一点也不“蒙古”。在他所下的诏书对哪些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试的内容,甚至监考人员的组成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诏书上规定:“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者才可以参加考试。

于是,元仁宗延祐元年,即公元1314年8月,元帝国所属各州、郡、县,开始遵从皇帝的旨意,推选出“贤者、能者”参加科举考试。

元朝的科举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由地方官负责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定在八月。

会试,定在乡试后第二年的二月之初,各地乡试通过的士子会聚京师参加考试。

殿试,也叫廷试,在每次会试结束后的次月(三月)七日在翰林国史院举行。原则上由皇帝主持,但元代皇帝多委托监视官及读卷官代替皇帝评判。

殿试合格的,分为三甲进奏,然后列榜公布。中选进士由皇帝在翰林国史院赐宴,并刻石题名于国子监,以资纪念。

对于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是有明确规定的。

蒙古、色目人:只需参加两场考试。

第一场,经问五条,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熹《章句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辞典雅者为中选。

第二场,第一道题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

汉人、南人:需要参加三场考试。

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熹《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以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

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

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所有这些都通过之后,汉人、南人作一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称为“及第二甲”,皆授予正七品的官职,第三名以下皆授正八品官职。

公元1315年2月,各州、郡、县通过乡试和会试,推选出来的士子会试京师,走进科举的考场,以期金榜题名,封官进爵,光宗耀祖。

元朝从公元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每三年一次,直到元朝灭亡。期间,元惠宗时期,因丞相伯颜擅权,执意废科举,公元1336年和1339年的科举停办。

元朝时,共举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史称“元十六考”,考中进士的共计1139人,本书的主人公刘伯温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这是后话了。

当然,有考试,就必须得有供人学习的一应教学机构。

元朝时,称县一级的学习机构为“邑庠”;州府一级的学习机构为“郡庠”。因此,“入郡庠”,即为在州府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

14岁的刘伯温为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而离家之时,正是泰定帝初登基之际,朝廷沿袭了元仁宗以来实行的科举制度,刘伯温的聪明才智,便有了用武之地。

“入郡庠”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入学的人数是有规定的,每个郡只有25个名额,因此,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当然,通过考试进入“郡庠”读书,这对于12岁就在乡试中得中秀才的“神童”刘伯温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 kpfNHxQU5je65oi1zjCKRu41jkRKA5o8xtkrHVprCZqths+SgFkToEb6GvrYLgQ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