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要辜负头脑最活跃的时候

二三十岁的时候,是人的一生中头脑最为活跃的时候,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什么都敢想,也是最不想遵守常规的时候。因此,这个时候选择了安逸,就注定以后头脑会僵化,再也不会思考了。

首先,不要让我们的思维僵化。

思维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对待自我、对待世界的态度。思维可以说是对于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的一个认知缩写,无论这个认知正确与否。

思维不仅面对世界,还面对自我,那么心灵地图大致上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现实世界的,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二是有关个人价值判断的,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以这些心灵的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但从不怀疑地图是否正确,甚至于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个人的所见所闻就是感官传来的信息,也就是外界的真实情况。我们的态度与行为又从这些假设中衍生而来,所以说,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

自我是在不断发展的,世界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而对于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来说, 我们行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不断地完善与进步,要随时随地来完善我们的心灵地图。

我们的思维从童年就已开始发展,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一个认识自我和世界的自我思维方式,形成了一幅表面上看来十分有用的心灵地图。我们要按这幅地图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坎坷,寻找自己前进的道路。

但是未必有了心灵地图就有了正确的行动。如果这幅地图画得很正确、也很准确,我们就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上;如果我们打算去某个地方,就知道该怎么走。如果这幅图画得不对、不准确,我们就无法判断怎么做才正确,怎样决定才明智,我们的头脑就会被假象所蒙蔽,因为这幅图是虚假的、错误的,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迷失方向。

我们不能一辈子就带着这一幅“地图”,我们应该不断地描绘它、修改它,力求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前人诗云:“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我们必须要下功夫去观察客观现实,这样画出来的“地图”才能尽可能准确。但是,很多人过早地停止了描绘“地图”的工作,他们不再汲取新的信息,而自以为自己的“心灵地图”完美无缺。这些人是不幸的,而且是可怜的,所以他们多半有心理问题。

只有幸运的少数人能自觉地探索现实,永远扩展、冶炼、筛选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修改这幅反映现实世界的“心灵地图”,要不断地获取世界的新信息。如果新信息表明,原先的“地图”已经过时,需要重画,就要不畏修改“地图”的艰难,勇敢地进行自我更新。

其次,珍视自己的奇思妙想。

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各种各样的想法层出不穷。最好是养成习惯,有了好的想法随时记录下来,错过了,就是最大的遗憾。因为有些好想法就是我们做事的思路,它能帮助我们解所疑惑的问题。年轻人要养成随时记录想法的习惯,这样可以抓住很多机会,不让自己留有遗憾。

李刚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平时很喜欢弄点小发明和小制作,在学校里,大家都知道他的厉害,所以同学们送他外号“小爱因斯坦”。

虽然李刚在发明方面特别优秀,可是,每次到做实验的时候,总是进行得不顺利,每每进行到一个关键的步骤,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自己也搞不懂。

一天做实验,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于是李刚向班主任王老师说了自己的疑惑。王老师问他:“你平时口袋里会随时装着笔和纸吗?”

李刚连忙摇摇头道:“那多麻烦呀!”

王老师又问:“那你每次做实验想到什么好方法都记录在哪里呢?”

李刚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没有特别记下来的时候,不过有好多次是过一会儿就忘了。”

王老师笑着说:“你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灵感虽然随时都会产生,但是,不及时抓住的话,它们很快就会跑掉,所以,一定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随时把想到的好方法记录下来。”

李刚听了王老师的一番话,这才醒悟过来,原来灵感是需要我们随时把握、随时记录的。这样,才能真正把灵感利用到实践中去。不然,再好的想法也会白白地浪费掉。

如果身边备一支笔,随时记录下你的想法,不但可以帮助你抓住和巩固记忆,还可以帮我们把有用的知识和感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介绍以下几个方法来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

(1)在看电视或听广播时,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也应该立即记录下来,时间久了,这些知识就变成自己的了。

(2)要留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每天生活里都会发生许多事,不用心观察,可能许多事做一半也就不了了之了。

(3)在做题时,如果一时想不起某一个步骤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已经完成的部分和思路先写下来,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也许答案就会自己蹦出来。

(4)身上随时带着纸笔,这样在灵感到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捕捉住。

(5)用日记记下生活的感受。就像走进大自然一样,写日记是启迪心灵的灵丹妙药。可以在日记中倾诉衷肠,烦恼、困惑的时候看看自己以前的日记,能帮助我们清醒头脑、找回自我。

再次,这个年龄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

在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好奇的心、进取的心。

被世人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就是因为他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问个不停,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爱迪生8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分分上学了。可谁知,他仍然爱追根究底,经常把老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9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信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自动按时拍发信号的机器,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

历史上无数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科学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对常见的事物保持好奇心的人。只有在日常现象中,看出不一样来,然后一直研究下去,最终就会获得成功。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就一定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

最后,这个年龄的人最喜欢打破常规。

不寻常的人走的一定是不寻常的路,在寻常路上走着的基本都是寻常人。经验告诉我们:想众人都能想的问题,做众人都能做的事情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某集团企业要招聘一位主管策划副总。由于薪水高,前来应聘的人员很多。有位应届大学毕业生也前往应聘。当他赶到现场时,招聘人员发给他的是45号。没有办法,只好等着。但是,他想到这样干等,等来的不一定是好结果。过去常听人家说“被动就要挨打”,还是主动出击的好。随后,他认认真真地写了一行字,折叠起来让人传了进去。应聘的人们还以为有人走后门写什么条子,都用鄙视的目光窥探着。谁知,当主考官接到条子后,笑了,旋即向应聘的人群说:“我刚接到一张条子,我给大家念一下:尊敬的主考老师,请您不要在没见到45号之前做出用人的决定。谢谢!”

主考官接着说:“我们集团要寻求的,就是这位创新的人才!”这时,应聘的人们知趣地散开了。45号青年如愿地获得了这份工作。

一直以来,我们常常都习惯于按常规办事,走流程,讲程序,墨守成规。但往往按照平常的思路,总是不容易成功的。有时,大家喜欢研究复杂的问题,但恰恰是最简单的道理,却少有人去品味。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智商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但是,要学习创新地经营自己,采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行动,不走寻常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越努力越幸运

年轻人一定要让头脑灵活起来,人的头脑像人的身体一样,人越勤快,身体越健康;头脑越用越灵活,越灵活越有效率。 DINehZ3ocU33n8rLCbFio4lRiLnOQbQMIShVx3W8nGZmTs9YJZepyju/I81qLG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