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J.B.希尔博士

Preface
前 言

拿破仑·希尔在演讲时所用的演讲稿通常不会超过一页。虽然大部分稿件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但是他真正说的话却几乎无迹可寻。我花了几年时间才找到一份记载当年祖父演讲的文档。对我来说,找到这一份演讲文档不只是意外之喜,更是奇迹。

这份文档记录了1922年拿破仑在塞勒姆学院( 如今的塞勒姆国际大学 )做的毕业典礼演讲的演讲词。它被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标题为“彩虹尽头”。这份报纸的副本被保留在微缩胶卷上,收藏于塞勒姆学院的档案馆中。当我把它打印出来后,我得用放大镜才能阅读上面的文字。更糟的是,文案上的字迹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我花了超过一天的时间才把整篇演讲稿整理出来。其间,我逐个单词逐个单词地辨认,然后我的妻子将其记录下来。

拿破仑曾多次提到过挫折应被视作伪装下的福祉。在1922年的毕业典礼上,拿破仑说到他多次经商失败的经历其实是将他领向更好的机遇的转折点。因此,每次失败都是福音。

他将这些失败后的成功归结于他的经商态度:他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永远大于自己获得的报酬。这种处世风格逐渐演化出了其成功的两大法则: 从挫折和失败中学习,比别人加倍努力。

1922年拿破仑发表演讲的地方是西弗吉尼亚的塞勒姆,离他的妻子弗洛伦斯的娘家兰伯波特不远。尽管拿破仑当时是《拿破仑·希尔杂志》的主编和出版商,并且是公认的成功人士,但弗洛伦斯的家人认为他还远远不够。在十二年里遭受十次事业上的失败着实让弗洛伦斯的家人对他嗤之以鼻。因此,在塞勒姆学院的演讲是他在他妻子的朋友和家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而这次,他成功了。他的演说方式深深地打动了听众。他以自己失败的经历来展示他是如何成功战胜挫折的。他的这次演讲被赞为当地有史以来最激励人心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人们的掌声和赞美声经久不息。拿破仑昂首站在他的家人面前,维护了自己的荣誉。

我将这份演讲的抄本发给了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执行董事总监唐·格林。唐立即觉得这篇演讲稿有扩展成一本书的可能性,并且开始在基金会的档案馆中搜寻别的素材。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找到了更多的演讲词和几篇文章,经过他的校对最终被编入本书。

其中一篇文章《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在拿破仑孩童时期家中的壁炉架后面找到的。文章写于大萧条时期,很有可能是1930年年末。

当大萧条席卷美国时,拿破仑与他的家人住在一起,他们为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对他来说,若是他接受了这份安全与稳定,那么就等于他接受了失败。所以,在1931年3月,希尔做了他不得不做,但同时又是他不应该做的事:他辞去了工作,只身来到华盛顿特区。

那时,拿破仑在创业失败这一领域上已经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一定是有强大的信念才能做出再一次展开个人冒险的决定,毕竟那时候他除了信念一无所有。这篇从壁炉架后面找到的文章详细描述了拿破仑在全球大萧条时期离开家人和安稳的生活去华盛顿闯荡背后的原因和其当时的心境。《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回答了诸多关于拿破仑的精神世界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这之前一直困扰着世人。

唐还找到了两份拿破仑早期的演讲稿《分析一万人之后,我学到了什么》的抄本。其中一份保存在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档案馆里,另一份发表在1918年2月期的《现代方法》上。拿破仑在写这篇演讲稿的时候出任了乔治·华盛顿广告学院( 现今芝加哥的布莱恩特斯特拉顿商学院 )的院长,后来他成了学院推销与广告系的主席和主任。

在这篇演讲稿中,拿破仑提到了五项成功“必需品”:自信、热情、专注、工作计划,以及保证服务的价值永远大于自己获得的报酬的工作态度。它同时体现了早期拿破仑对之后他所提出的对成功法则的思考,尤其是对其中的 热情、 注意力和比别人加倍努力这三项法则的阐述。后来,他将“自信”这一必需品归入“热情”,并将“工作计划”解释为达到明确目标的过程的一部分。虽然拿破仑·希尔熟知安德鲁·卡内基之“团结协作”的理论,但他并没有在他的演讲中提到它。我猜想,这是因为此理论与一个销售员听众来说并没有很大关联,毕竟销售员通常有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

1952年年底,拿破仑暂别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妻子安妮·卢,与W.克莱门特·斯通开展了长达一年的项目合作。他和斯通花了几个月时间一起做巡回讲座,在这些讲座上,斯通往往以主讲嘉宾的身份介绍拿破仑。

唐后来找到了其中一场名为“奇迹人生的创造者”的讲座的录音,并把录音转录成文字,收入本书中。这或许是唐最有趣的发现,因为它精确地记录了拿破仑在即兴演讲时的状态。拿破仑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口才在字里行间清晰可见。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拿破仑成了全国著名的演说家。他的讲座通过收音机和电视传播到家家户户,太平洋国际大学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57年,塞勒姆学院再次邀请他做毕业典礼演说,并授予他第二个名誉博士学位。

这时候,拿破仑关于成功的理论已经成熟,它们最后转变为具体的法则。在他的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上( 此次演讲名为“成功五要素”) ,他并没有告诉学生们成功的“必需品”,而是五项最重要的成功“法则”。就像在1922年的毕业典礼上一样,拿破仑听到了观众们的热情欢呼。

有趣的是,经过三十五年的思考探究后,在1922年被提出的五样成功 必需品 中,只有“ 比他人加倍努力 ”始终是拿破仑心中获取成功的必要因素。其他的必需品被四项必要法则替代,它们是 团结协作 目标明确 自我约束 实用 信念

本书中的每篇演讲稿和文章既能作为独立的篇章供人赏读,又能结合在一起阐释拿破仑的理论是如何随着思想的成熟而进化,如何逐渐融合为全面的成功哲学。这些材料作为一个总体比起作为独立的篇章更有意义和价值。 nkUAFPn2s2fpXJCBb0yKT87h8y5mfx++VvP9VV+lrISetfYeyHUtKmcqq2cd0W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