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草纲目》由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用了近30年的时间完成的,是中国古代医学文化中的一部不朽的神奇巨著,也是中华国库收录最为广博的食物养生学及药物学全典。同时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部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巨著,是世界科学史上收录生民日用品物最为广博的本草全书。

李时珍,1518年出身于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他受父亲影响很深,从小就喜爱医药知识的学习。长大之后,他更加用心于医药学的研讨学习。父亲也将自己一生临床治病的经验传授给了儿子。

他所有精力和时间几乎都用于医药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广搜博采上了。他闭门读书达10年之久,因此,对史学、哲学、文字学、训诂学等,造诣甚深,尤其对药物名称、药性、药效、炮炙、药物资源,均有着深入而广泛研究。

他在进行深入药物研究后,又走出读书室,躬身实践,足迹遍及湖北、湖南、广东、河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有关谷、菜、瓜、果类药物问题,就去向农夫学习;有关各种鱼、鳞、介类药物问题,就去向渔夫请教;有关矿石类药物问题,就去向手工业工人、采矿者询问;有关蛇类药物、兽类药物问题,他就去向捕蛇人、猎人调查。数十年如一日,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他治学态度严谨,除了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核实外,还做了不少临床药理实验、动物解剖和比较解剖等。他为了丰富著作,不但对前人之本草广收博采,还对当时用药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他还对国外传入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用药经验进行整理。因此,他的《本草纲目》记述了许多由亚、欧、非国家和地区传入的药物。他使我国药用植物等新增加 374 种,达到 1892 种,这一成就在我国药物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他治学思想比较进步,他不迷信古人,敢于“发现前人未到之处”,因此,他在《本草纲目》的每一种药物之下,几乎都列有正误一条,就是改正前人错误的内容。在这些正误中,凝集着他一生的研究心得,无论是古人还是当时人,也不论是经典著作还是一般著作,只要他发现其中的任何错误,都给予批评指正,从不回避矛盾。

可贵的是,李时珍所作的结论,不论是正名、产地、药性、气味功效和采集、加工,其纠正、辨误大多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而且符合科学道理。他的正误提高了我国药物学的研究水平,有着明显的创造性,也说明他的自然科学知识渊博,鉴别能力高超。

他治学态度严谨,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凡经研究者则力陈己见,所未能考察者则存疑待考,不作妄断。所以,他对许多未能深知的问题,则用“未审然否”、“也无所询证,姑附于此,以俟博识”加以说明。

这种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非常难能可贵,他对后人寄托的厚望和笃信,是给予后世医者有力的鞭策和鼓励。他对发展我国药物学方面所作的卓越贡献是有口皆碑的。其实,他在医疗方面,发展切脉诊断方面,都有着出色的成就。由于他的医术高明,曾被召入太医院为皇室治病。

他医疗思想活跃,不但重视传统的理法方药理论,还很尊重金元四大家的医学争鸣论述。他推崇张元素、李东垣的医疗思想,而且强调民间医疗经验的总结。他将自己收集到的 11096 个单方、秘方、验方,各一一附录于各该药物之下并予以论述,这也是他的一大创举。

他研究中药学数十年,参考各种图书 800 多种,撰成《本草纲目 》52 卷,集明代药物学之大成,撰成于 1578 年,并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作序,于 1590 年在南京刊行,即世之谓金陵版。

《本草纲目》以其继往开来的卓越成就迅即为医药学界赞赏推崇,金陵初刊后不到7年,就在江西刊刻了第二版。《本草纲目》52卷共收载药物1892种,绘制药物图1109幅,附方11096首。所收药物以其天然来源及属性为纲,分为16部;在同一部下,则以相近之类别为目,更分为60个类目,条分缕析,一目了然。他的药物分类法在前人基础上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有着相当高的科学价值。例如其所收的1094种植物药,是根据其根、茎、叶、花、果的特点,及其性味、形态、生长环境、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归纳比较进行区分的。

他的动物药分类法尤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书中把 444 种动物药分成虫、鳞、介、禽、兽、人等 6 部。其中虫部所记述者相当于无脊椎动物;鳞部所记述者相当于鱼类;介部所记述者有一部分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禽部所记述者则相当于鸟类;兽部所记述者系指哺乳类动物;人部是指人类。

《本草纲目》出版后,在国内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确是医药学著作罕见者之一,“士大夫家有其书”并非过誉。与此同时,随着该书之东渡和西传,在国外影响之大,可能是我国医药著作中之仅有者。

《本草纲目》所述内容实用,涉及知识广博,不仅对中国古人的饮食养疗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现代医学、现代饮食学、现代养生学、现代保健品的开发,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因此,本书在参考了多种版本的《本草纲目》基础上,以面向大众、经济实用为目的,以尽可能展示原著的全貌和完整为前提,并适当地删去了一些怪异难得的品物和一些缺乏科学性的医方,以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日常饮食养疗的知识,以便读者更好地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参照学习运用,真正获得保健养生的幸福生活。 DdJeOlynWGmPoG3beBX2ndjeShjbXQJVltiDe6baiyD/Y6TBQGPBcuMtJ5vWZ+R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