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通过媒介进行高效曝光,思考的角度是从哪些方面进行信息传输。而在新4C法则中需兼顾营销传播的效率,即如何让信息在目标客户群中引爆。人与人的连接将诠释传播的效率,通过对社群节点的拿捏,可以让信息“渗透”到目标客户,直达核心,从而减少扰民的无效广播。
正如邓肯·瓦茨和史蒂夫·斯托加茨提出的“小世界”理论,其核心发现就是社会网络上经过数量不多(路径较短)的紧密联系的一群人,具备了传递性好、相对独立的小世界圈子。信息可以从多个路径由一个小圈子流入另一个小圈子,信息在特定人群中的传播具有微定向性和扩散性。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连接理论也可用在连接营销中。其发现,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是“弱连接”。“弱连接”虽然不如“强连接”那样坚固,却有着极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在《大连接》中针对强弱连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强连接引发行为,弱连接传递信息。 弱连接常常扮演不同群体间桥梁的角色,通过弱连接可以将不同圈子连接起来,连接起来的标志性表现为: 信息可以通过这些圈子的弱连接迅速渗透到强连接构建的社群中。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在其《链接:网络新科学》中也特别关注中心节点和连接者在传播中的作用。中心节点的存在颠覆了互联网空间是平等的乌托邦式的幻想。每个人都有权利在互联网发布内容(微博、视频、博客),但是会不会有人注意到却是个问题。搜索引擎的算法是通过集群的方式计算出中心节点,当众多网站指向某个网站时,这就意味着这个网站的PR值高,其就是互联网的一个节点,也意味着其将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
人与人连接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
·如何找到目标客户群的中心节点。
·如何利用圈子和圈子之间的连接,抓住连接者,引爆流行。
·如何实现围观层面的连接、口碑传播的机制和动力等。探寻营销的传播轨迹就是绘画目标客户群的连接之旅。
本书探讨的是在合适的场景(context)下,找到特定的人群(community),通过合适的内容(content),引发快速的裂变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connection),达到理想的效果。 虽说新4C法则与之前的理论有众多差别,但营销的本质没有变。新4C法则中的内容就是经典广告学中的文案、传播源,而特定的人群即受众人群。同样,社会网络的扩散充当了传播媒介的作用。虽然说知识范畴上有许多交集,但是新4C法则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诠释新环境下的营销传播的,在新4C法则中场景营销和之前的理论有较大不同,这也是场景第一次被提升到这样的高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的意义更为明显,每一个用户,在任意的时间、地点都构成一个特定的场景。同样微博、微信沟通的环境也是一个场景,可以说场景比以往任何时刻对营销的意义都来得重要。就让我们在合适的场景下开启我们的探索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