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余自立“诸病皆源于心”之说以来,撰有《诸病源心论》论文,出版《诸病源心论》《增补诸病源心论·心病证治》二书。回首往事,曾经历了多少个寒来暑往,月落日出,旦诊夕参,朝思暮撰,归纳总结,《诸病源心论》二书先后于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曾经数十名专家教授研究讨论,得到医界及社会各界专家教授的一致认可与肯定,亦荣获了国家科技成果证书。
有瑞士籍华人回国以后,在西安书店购买了两本中医学著作,爱不释手,一本是《濒湖脉学方药对阐释》,一本是《诸病源心论》,并专门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中医门诊部造访于余。他文质彬彬,自我介绍后,对余曰:“大作《诸病源心论》写出了当今国内外人们的疾病要害处,您以心病调治,可谓上人。”余答曰:“这不过是余从临床中摸索出来的治心方论,余认为,心是七情之父,七情犹如其子,父子和谐则家道兴昌;反之,子侮其父,伦常乖舛,心病自然形诸外。故曰‘心为诸病之罪魁祸首’。在治疗时,除了治因心引起的各种疾病外,还要让人们知道如何养心正心,不使七情致伤于心。”
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可能遇到一些会令自己高兴的事,或不顺心的事,不顺心可使人发怒,久而可使人忧、思、悲伤或惊恐,惊恐则由正不胜邪而引起,诸如此类,皆是人日常所见的;若情有所欲,则病由此而生;如遇喜则神惮散而薄厥,遇怒则肝气上冲而眩晕,遇忧则脾伤而不思食,遇悲则伤肺而息贲,遇恐、遇惊则使人精神逸离。
在近五十年的临床工作中,余总结出“六淫为病首犯于肺,七情作疾先责于心”的宗旨,认为气候渐暖,思虑喜怒不节则伤心气,重视人体心、脾、肾功能之调节,也就是治病必求于本的具体疗法。凡人体五脏六腑之发病,皆与“心”有直接关系;再则便是后天脾之运化问题和先天肾之盛衰起主导作用。相应地再考虑其他脏腑因心为病的临床治疗心法。在对有关心病进行治疗时,提出心病的治疗八法,皆按易理及五行之生克关系论名。余在此书中提及的二十四种疾病,皆是由此产生的。再则,这实际上亦就是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五脏、五行、五气在不断相互资生与克制,并乘其心的阴、阳、气、血之不足或气滞血瘀之体而导致。然世间任何事理都不是绝对的。心病的起因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归根结底是主观的。为了防止诸如此类疾病的发生,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心情调整,保持一个平和心态,不要过激、过亢,以防疾病发生,达到心安体健之目的。这就是余编著本书的宗旨所在。
今次出版的《诸病源心论》(修订本)是在以前二书的基础上增订,分为大、医、精、诚等4篇论述。《大篇》阐述《“诸病源于心”概说》《疗心八法》《诸病源心论图浅解》及《五脏有五郁血瘀证》等;《医篇》主要介绍《疗心百药谱》等;《精篇》是本书之核心,分30个部分进行论述,附名医经验64例(古今名家验案),三川验案(笔者个人医案)132例。病案中所用方药可能方名相同,但在具体药量及用法上均是与相应病情结合,有所变化,而并非重复应用,读者可细酌之。在每节及病案后多有按语;在《素问》病机十九条基础上增加了十条病机,并附证治,名曰《增补病机二十九条证治》,以便学者参考。
余以为,岐黄医学博大精深,凡有成就之医家无一不从中吸取精华,继而无休止地探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余应用有限的生命不断研习,探索、创新,吸取西医学的特长,挖掘中医药之临床妙用,彰显岐黄医学之威力,来完成上天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造福于人类社会。
一位先生在读完《增补诸病源心论·心病证治》之后,发来短信曰:“无病不愈,秘之秘之,匪人勿传,汝却示之天下,无奈孙真人知之不怒乎?”余答曰:“此乃天下万民养生医心之书,何不公示于天下,使万民尽知,以达心正体安,环宇皆春矣!”余愿世人以“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养心养生明训,以乔松可凌霜雪,美玉能犯烈火,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从而守心、炼心、正心、养心,蓄精气神于全身,除妄思为于心外,顺应自然,以酬养寿长生。
此亦为“穷人心之际,究七情之变,立一家之言,谋万户之福之事矣。”是故孟子又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是为序!
三川 刘健
时在乙未冬月初三,公元2015年
12月13日,凌晨3点于精进书屋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