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4月的安多高原,并无什么春意。摄制组待了9天,看到了两场冰雹,三场大雪。当时兰州已经逼近20摄氏度,而400公里远的仁多玛村最低温度还在零下。
摄制组见识了人生中第一场暴雨一样的冰雹,来去不过八九分钟,冰雹有婴儿拳头那么大。大家没见过世面地惊呼,工坊年纪最大的工人说,这叫“过云冰雹”,非常常见。同理,还有“过云雪”,而我们是一群只见识过“过云雨”的人……
地理
这个村子的行政区划是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的仁多玛村。说是村子,只有几十户居民,全部是藏民。这个地方海拔3400米左右。
高原反应是有的,只不过不明显,主要症状是气喘、头疼。
这里每到夏天会有很多游客,而在这个4月,摄制组无法看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甚至远处高山的雪线仍然不肯消失。
住宿
我们住在工坊专门招待访客的屋子,工坊叫“诺乐”,我们住的自然叫“诺乐屋”。
一共有六间房,抽水马桶、淋浴、热水、地暖、柔软的被褥,应有尽有,是城市里四星房的水平。而空气、人文是多少星都买不来的。
特别是所有的床上用品、沙发、抱枕、摆设都是工坊出品。
饮食
早饭是面包、鸡蛋、酸奶,非常西式。
中餐晚餐吃的和厂子里的工人一样。
工厂开饭,女工就会先端一盆给我们,青稞粉、面条、羊肉汤这些。偶尔也会给我们炒两个菜。炒菜我们就会欢呼。但是我对有一次吃到的拌面印象深刻,顶饱不油腻。
总之即使这里物资匮乏,他们也努力让我们吃得好一点儿。
“诺乐”工坊
“诺乐”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工坊,但是在小镇却特别打眼。
它有蹲便器、自来水。也许你觉得这是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即便是现在,很多牧民家里都是没有厕所的,只在屋后解决。
“诺乐”的办公室里一水儿的苹果电脑,员工也会在休息时间掏出苹果手机来玩儿。
“诺乐”的管理非常规范,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吃饭,都是打铃来通知,像我们小时候上学一样。
藏民在跟我们的闲聊里,都表达了对在工坊上班的羡慕。员工有3000多元的工资,有休息日,让生活无后顾之忧。不像放牧,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饭。
然后他们又呵呵笑道,不过刚开始,工坊里的工人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那时候我们都嫌少不去呢。
桑吉
桑吉是益西德成最初的合伙人。
桑吉起初能看到的未来的生活,无非是今年100头牦牛,明年110头,后年120头。对于生活,他已经没啥期待了。
益西德成跟他说的那些国际化的问题,他基本听不懂,更别说相信了。益西德成带他去念书,去纺织技术最先进的尼泊尔学习,桑吉才慢慢地将信将疑。于是他和太太成为工坊最初的员工。
德清
当地人并不管益西德成叫益西德成,而是叫德清,在安多藏语里是仙女的意思。
她的个头很矮,眉目清秀,看不出小小的身体有这么大的毅力。
当初为了融入当地人的生活,益西德成学习了安多藏语,和藏民有共同的信仰。而真正获得藏民的信任,是从她嫁到仁多玛,并且真正安家生子开始。
上文说到的一些经历,代表了她艰辛的头几年。
然而时间到了2016年,最艰辛的日子其实已经过去了。那些我们之前收集的资料,益西德成在之前一些采访中透露的,比如藏民的卫生状况、没有Wi-Fi、想家等等,已经都是过去式了。益西德成也就是德清已经用这10年在高原上搭建了自己的小世界。
工坊是Hermès在中国唯一的生产商,与Balmain、Sonia Rykiel和Lanvin等品牌也维持了良好的关系。但这些并不是益西德成最想要的,她希望自己的品牌可以打出去。
然而工坊到如今仍然是社会型企业,即带有慈善性质,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