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苏则
|
【原典】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氐,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李越以陇西反,则率羌胡围越,越即请服。太祖崩,西平麴演叛,称护羌校尉。则勒兵讨之。演恐,乞降。文帝以其功,加则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后演复结旁郡为乱,张掖张进执太守杜通,酒泉黄华不受太守辛机,进、华皆自称太守以应之。又武威三种胡并寇抄,道路断绝。武威太守毌丘兴告急于则。时雍、凉诸豪皆驱略羌胡以从进等,郡人咸以为进不可当。又将军郝昭、魏平先是各屯守金城,亦受诏不得西度。则乃见郡中大吏及昭等与羌豪帅谋曰:“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或有胁从,未必同心;因衅击之,善恶必离,离而归我,我增而彼损矣。既获益众之实,且有倍气之势,率以进讨,破之必矣。若待大军,旷日持久,善人无归,必合于恶,善恶既合,势难卒离。虽有诏命,违而合权,专之可也。”于是昭等从之,乃发兵救武威,降其三种胡,与兴击进于张掖。演闻之,将步骑三千迎则,辞来助军,而实欲为变。则诱与相见,因斩之,出以徇军,其党皆散走。则遂与诸军围张掖,破之,斩进及其支党,众皆降。演军败,华惧,出所执乞降,河西平。乃还金城。进封都亭侯,邑三百户。
【释译】
苏则,字文师,扶风郡武功县人。少年时就以学问操行闻名乡里,举孝廉和茂才,三公任命他为下属,他都没有接受。后来出仕,初次做官就担任酒泉郡太守,又调任安定郡、武都郡太守,在这些地方他都有威严的名声。曹操讨伐张鲁,过苏则辖郡,对他很欣赏,让他任前导。打败张鲁后,苏则安抚下辩县的各氐族部落,打通了河西走廊,转任金城太守。当时战乱稍平,百姓流离失所,户口锐减,苏则安抚照顾流民百姓。与羌人结纳,得到他们的牛羊,用来赡养贫困老弱的人。他和百姓平分口粮,一个多月后,流民陆续都回来了,共有几千家,于是苏则宣布禁令若干,谁违犯就杀谁,对听从教化的一定奖励。他亲自教百姓耕种,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从那以后,前来归附的人越来越多。陇西郡李越发动叛乱。苏则率羌族军包围了他,李越投降。曹操去世,西平郡的麴演造反,自称护羌校尉。苏则指挥士兵讨伐,麴演害怕投降。魏文帝因苏则的功劳,任他兼任护羌校尉,赐关内侯。
后来,麴演又勾结附近的郡发动叛乱,张掖郡的张进扣押了太守杜通,酒泉郡的黄华不让新任太守辛机入境。张进、黄华都自称太守响应麴演,加之武威郡的三个少数民族也趁势掳掠,河西道路再度断绝。武威太守毌丘兴向苏则求援,当时雍、凉的豪强大族都迫羌人追随张进等,金城郡的人也认为张进势力强大。此前,将军郝昭、魏平在金城驻守,又接到不许西进的诏书。苏则召集郡中的重要官员与郝昭等人同羌族首领商议,说:“敌人的势力虽然强盛,但都是乌合之众,许多人是被迫参加的,必不能同心合力。应利用他们的矛盾进行打击,好、坏人必定会分离,好的分离出来归顺我军,我军数量增加而敌人的数量便会减少,我军气势定会壮大。时机一到,再出动讨敌,一定会将他们打败。如果坐等大军支援,时日一久,好人找不到归宿,就要和坏人同流合污,善恶搅在一块,就很难把他们分开了。现在虽然有朝廷不许西进的诏命,然而制先机以便宜,可以自行决定。”郝昭等人听从了苏则的建议,发兵去救武威,迫使作乱的少数族人投降。苏则与毌丘兴率军在张掖攻击张进,麴演得到消息,率领步、骑兵三千人来迎接苏则,明说是前来援助,暗中却打算发动突然袭击。苏则假意约他来见面,趁机将他斩首,其党羽四散逃走。苏则与各路人马包围了张掖,杀死了张进和他的党羽,其他人全部投降。黄华听说麴演被打败,感到恐惧,交出了他所扣押的人质投降,河西一带又被平定。苏则回到金城,晋爵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
【人物解读】
苏则(?~公元223年),少年时就以学问操行而闻名,被推举为孝廉和茂才,朝廷征召,他却一一谢绝。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调任安定郡、武都郡郡守,所在之处都传诵着他的威名。苏则不惧权势,敢怒斥董昭,勇于直谏,曹丕深惮之。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苏则威以平乱,既政事之良,又矫矫刚直,风烈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