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崔琰·何夔

崔琰

【原典】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县乏,玄罢谢渚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于是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及绍卒,二子交争,争欲得琰。琰称疾固辞,由是获罪,幽于囹圄,赖阴夔、陈琳营救得免。

【释译】

崔琰,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县人。少时性格朴实,语言迟钝,好击剑,喜爱武功。二十三岁那年,由乡兵转为正卒,才由感慨而发奋,研读《论语》、《韩诗》。二十九岁,与公孙方等人结交,到郑玄门下学习。尚未满一年,徐州的黄巾军攻破了北海,郑玄与其弟子到不其山躲避兵难。由于粮谷十分匮乏,郑玄只好辞退弟子停止授学。崔琰见到处都是盗寇,西去的道路不通,于是在青、徐、兖、豫四州郊野徘徊,东到寿春,向南也几乎到达长江、洞庭湖一带。从离开家算起,四年后才返回,自此以弹琴读书自娱。

袁绍听说后任命崔琰为下属。当时士兵暴虐无度,挖坟掘墓,崔琰劝谏说:“过去荀子曾说过:‘士兵平素不约束训练,铠甲兵器不坚固锋利,即使是汤、周二王也不能靠这样的军队取胜。’如今平地上尸骨暴露,百姓还没有看到德政。应命令各郡县掩埋尸骨,以示您哀痛死者的爱心,效法周文王的仁慈。”袁绍任崔琰为骑都尉。后来袁军在黎阳训练,驻扎在延津渡口。崔琰又劝谏说:“天子在许县,百姓支持顺从朝廷的一方,我们何不坚守辖境向天子进贡述职,以安定地方呢。”袁绍不听,终于在官渡失败。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斗,都想得到崔琰的帮助。崔琰以有病为由坚决推辞,因此获罪,被关进监狱,后靠阴夔、陈琳的营救才得以免祸。

【人物解读】

崔琰(公元163~216年),他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严,少好击剑,尚武事。崔琰初为袁绍谋事。袁绍败亡后,曹操封他为官。崔琰刚正不阿,官做到尚书。后来反对曹操进位魏王而入狱。狱中大骂曹操欺君奸贼,被曹操下令杖杀于狱中。

关于崔琰有这样一个故事: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震,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北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将崔琰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时,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握、提之意)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代人捉刀的成语由此而来!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崔琰高格最优,鲍勋秉正无亏,而皆不免其身,惜哉!”

陈登:“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

曹操:“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鱼豢:“明帝时,崔林尝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称琰为首。群以‘智不存身’贬之。林曰:‘大丈夫为有邂逅耳,即如卿诸人,良足贵乎!’”

罗贯中:“清河崔琰,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于汉主,千古名扬!”

易中天:“崔琰是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正派儒雅,又有远见卓识,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曹操也被他的一身正气所慑服。崔琰之死,是当时最大的冤案。崔琰用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

何夔

【原典】

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人也。曾祖父熙,汉安帝时官至车骑将军。夔幼丧父,与母兄居,以孝友称。长八尺三寸,容貌矜严。避乱淮南。后袁术至寿春,辟之,夔不应,然遂为术所留。久之,术与桥蕤俱攻围蕲阳,蕲阳为太祖固守。术以夔彼郡人,欲胁令说蕲阳。夔谓术谋臣李业曰:“昔柳下惠闻伐国之谋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斯言何为至于我哉’!”遂遁匿灊山。术知夔终不为己用,乃止。术从兄山阳太守遗母,夔从姑也,是以虽恨夔而不加害。

建安二年,夔将还乡里,度术必急追,乃间行得免,明年到本郡。顷之,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时有传袁术军乱者,太祖问夔曰:“君以为信不?”夔对曰:“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术无信顺之实,而望天人之助,此不可以得志于天下。夫失道之主,亲戚叛之,而况于左右乎!以夔观之,其乱必矣。”太祖曰:“为国失贤则亡。君不为术所用;乱,不亦宜乎!”太祖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夔常畜毒药,誓死无辱,是以终不见及。出为城父令。迁长广太守。郡滨山海,黄巾未平,豪杰多背叛,袁谭就加以官位。长广县人管承,徒众三千余家,为寇害。议者欲举兵攻之。夔曰:“承等非生而乐乱也,习于乱,不能自还,未被德教,故不知反善。今兵迫之急,彼恐夷灭,必并力战。攻之既未易拔,虽胜,必伤吏民。不如徐喻以恩德,使容自悔,可不烦兵而定。”乃遣郡丞黄珍往,为陈成败,承等皆请服。夔遣吏成弘领校尉,长广县丞等郊迎奉牛酒,诣郡。牟平贼从钱,众亦数千,夔率郡兵与张辽共讨定之。东牟人王营,众三千余家,胁昌阳县为乱。夔遣吏王钦等,授以计略,使离散之。旬月皆平定。

【释译】

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人。其曾祖父何熙,汉安帝时任车骑将军。何夔幼年失父,与母亲、哥哥一起生活,以孝顺友爱为人称道。何夔身高八尺三寸,容貌庄重严肃。曾到淮南避乱。后来袁术到寿春,征召他,何夔没有答应,但还是被袁术留下。不久,袁术与桥蕤都去攻围蕲阳,蕲阳被曹操守住。因何夔是蕲阳郡人,袁术想胁迫他去说降蕲阳守军。何夔对袁术的谋臣李业说:“过去柳下惠听说鲁君欲伐齐之谋而生忧虑,说:‘我听说攻伐别国的事不应向仁者询问,这话为什么要和我说’!”于是出逃,躲藏在灊山。袁术知道何夔终不会为己所用,才不再追逼。袁术的堂兄山阳太守袁遗的母亲,是何夔的堂姑,虽然袁术很恼恨何夔,但却未加害于他。

建安二年,何夔准备回乡,估计袁术一定会来追赶,就走小道逃避了追捕,第二年回到郡里。不久,曹操征辟何夔为司空掾属。当时有传闻说袁术的部队发生内乱,曹操问何夔说:“你信不信?”何夔回答说:“上天要帮助的是顺应民心的人,人们要帮助的是取信于民的人,袁术没有信用、也没有顺民的行为,却企望得到上天和百姓的帮助,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失去道义的君主,连亲戚都要背叛他,更何况周围的人呢!依我看,他的部队发生内乱是必然的。”曹操说:“治国失贤就会灭亡。你不被袁术所重用,其内部发生叛乱是理所当然的。”曹操执法甚严,在掾属任职的官员往往受到杖责,何夔常备毒药,宁死不受污辱,但没有受到责罚。后来,出任城父县令,升为长广太守。这个郡依山傍海,黄巾军还没有平定,当地的豪强大多与他们有联系,袁谭就给他们加封官职,希望以此来转化他们的心。长广县人管承有部众三千多家,抢劫掳掠,危害地方。有人提出派兵去攻打。何夔说:“管承等人不是天生就喜欢作乱的,因为没有受到德教,而不能自拔,尚不知改邪归正。如军队逼得太急,他们唯恐被剿灭,一定会拼命抵抗。就不易取胜,即便取胜,也会伤害很多官吏百姓。不如慢慢地用德义开导,使他们逐渐醒悟,不用兴师动众就能平定他们。”于是,就派郡丞黄珍前去,给他们讲明利害得失,于是管承等人都请求归降。何夔派县吏成弘兼任校尉,长广县丞等人带着牛、酒到郊外迎接管承等人的到来。牟平的贼寇从钱手下有几千人马,何夔率领郡中的部队和张辽一起讨伐平定了他们。东牟人王营,有部众三千多家,胁迫昌阳县作乱。何夔派官吏王钦等人,以计谋使王营等分崩溃散,不到一月就都平定了。

【人物解读】

何夔,生卒年不详。他自幼丧父,与母亲兄弟居住在一起,以孝顺友好著称。其避乱时被袁绍强召为下属,后来逃回家乡投奔曹操,曾任司空掾属、城父令、长广太守、乐安太守、丞相府东曹掾。魏国建立之后,任尚书仆射。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何夔曾任太子少傅、太傅、太仆。曹丕继位之后封何夔为成阳亭侯。谥号靖侯。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何夔贵尚峻厉,为世名人。”

曹操:“为国失贤则亡。君不为术所用;乱,不亦宜乎!”

曹丕:“盖礼贤亲旧,帝王之常务也。以亲则君有辅弼之勋焉,以贤则君有醇固之茂焉。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今君疾虽未瘳,神明听之矣。君其即安,以顺朕意。” IEsYRsDjVjBWmaUzlQjXVaD8TZ9AXHmGuHlI/4jcLunkNpqMbJHHUg1cbn9I+9x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