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口龂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凡齿之属皆从齿。
“齿”本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个人张开大“口”,上下各露出了两颗牙齿,可见门牙才能为“齿”。“齿”的本义是门牙。如《左传·僖公五年》:“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后来人们用“唇亡齿寒”来比喻双方关系亲密,利益相关。
齿的基本义项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了,后来“齿”字被用来泛指牙齿。如“明眸皓齿”,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意思是:我日夜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的仇恨,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在古书中常有“齿冷”一词,开始是“牙齿受凉”的意思,可是后来就变为“耻笑”的意思了。因为要笑就必须张口,时间久了牙齿就有冷的感觉。后人所说的“令人齿冷”,也就是“令人耻笑”的意思。这个义项一直使用到现在。
因为牙齿的数量多少与年龄有关,所以“齿”又可以当“年龄”讲,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捕蛇者从事命在旦夕的危险职业,但上缴了毒蛇以充税赋之后,按他的话说,便能“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即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长出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之齿长矣,不能事人。”意思是:您的年龄很大了,不能事奉人了。
又因为“齿”是长在口中的,所以人们有时就把“齿”用作口的代称,如把不好开口说成“难以启齿”,把不值得挂在嘴边说成“何足挂齿”。
由牙齿的排列形状和咬合作用,又引申指和牙齿有类似功能的东西。如“齿轮”、“锯齿”、“梳齿”等。
“齿”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齿”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牙齿”或“年龄”有关,如“龄”、“龈”、“啮”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