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像血形。凡血之属皆从血。

【汉字趣谈】

“血”是指事字。从甲骨文、篆书到楷书,“血”字都是皿上加一点,表示盆里有物,那一点就象征器皿中盛放的鲜血。隶变楷书后写作“血”。

“血”的本义是古人用作祭祀的牲口的血。古人最重视的是用盆盛鲜血,凡是祭祀总要杀牲宰畜,用盆盛鲜血,摆上供品,然后跪拜祷告;与人结盟时,也要用盆盛鲜血,再把它抹在口唇上,然后盟誓。古人认为,这样做神灵就能知道。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纵),次者吾君,次者遂。’”其中的“歃血”,指的就是会盟时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定纵”是指定合纵之约。后人从中概括出“歃血为盟”这一成语,这是古代订立盟约时的一种仪式。《孟子·告子下》:“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意为:在葵丘的会盟,诸侯捆绑了牲口,把盟约放在它身上,而没有歃血。这些用的都是“血”的主要义项,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现在,血案、血管、血迹、血浆、血泪、血清、血型、血压、血缘、血海深仇、血口喷人、血流成河、血肉横飞、血肉相连等词语,用的也都是这个义项。

由“血”字的本义,引申为血液,泛指流动在人或动物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如“沥血”出自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割下肝来作纸,滴出血液作墨汁,书写诗文。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长得单薄削瘦,能快速写出诗文来。他常常是每天清晨骑瘦马出门,带着一小奴,小奴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奋的创作习惯,知道这样苦心作诗对身体的损害。每天李贺一回家,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书囊,见书囊中存放着太多诗句纸片时,就心疼嗔怪:“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肯罢休啊!”后人把“呕心”和“沥血”合在一起组成成语,表示费尽心思、用尽心血的意思。

《山海经·南山次经》:“仑者(山名)之山有木焉……可以血玉。”这里的“血”字由名词转化为动词,是涂染的意思,“血玉”就是“染玉”。 /cnaCqPTPpVGbRF1AayYgMa/cayu/58SYzAXWxtNheRR+eouqDR+47OwAdLmT2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