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世俗中的五种不孝行为

在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重要思想以后,《孝经》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孝经》如此明确、如此坚定地否定不孝的行为,究其根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孝而实现天下的大治。

《孝经》作为六经总会,是有风向标意义的。同《论语》《孟子》等其他儒家经典相比,《孝经》更加系统、更加集中地论述了孝的思想。

同时,它明确了在诸种罪行中,不孝是最严重的罪行。这种思想在儒家精神成为治国理念之后,更加为统治者所青睐。因为,不孝的行为也不仅仅体现在对父母的态度上,更加体现在为人处世和修身立德上。

孟子曾经感慨过世俗的五种不孝行为: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同“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同“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离娄下》

以上五者,好逸恶劳、嗜赌贪杯、贪财袒妻、纵欲无度、逞凶生事,都体现在为人处世方面,不孝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同样,还有另外的五种不孝: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同“阵”)无勇,非孝也。

《礼记·祭义》

以上五种不孝强调的是另外的五种情形:言行举止是否得体大方;事奉国君是否竭尽所能;面对官长是否恭敬守礼;对待朋友是否言而有信;领军打仗是否勇猛向前。这五种行为看似和孝养父母距离更远,但其实质依然是对孝道的践行和坚守。

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礼记·祭义》

仁、礼、义、信、强、乐、刑……儒家的诸种德目,无一不是为了落实孝道而生。

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同“烹”)孰(同“熟”)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

《礼记·祭义》

这里明确地给我们界定了孝和养的高下不同。如果这五个方面不能做到,必然就会给父母带来灾祸。如此这样的话,即使我们对父母的奉养无微不至,不仅准备精美丰富的食物,甚至还会亲口尝过味道是否鲜美、感受过温度是否适宜后才请父母享用,这种行为仅仅体现为养,而绝非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敬意在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无时无处不在,让父母因为自己的恭谨彻底免于祸患。

而在《孝经》中,不孝的行为是导致社会大乱的根源。因为不孝,才会出现“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不孝之人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无亲”,不敬父母,极度自我,唯我独尊,甚至将父母视若路人,弃父母于不顾。这种人,本性所应有的善端已经被障蔽,并且这种恶习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加固。这种行为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之一。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劝善的小故事,叫作“原谷收舆谏父”。

相传原谷是春秋时期陈留人,原谷爷爷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15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哪里有等他老了就抛弃的道理呢?这是违背道义啊!”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一辆手推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的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父亲幡然醒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爷爷接回来精心赡养。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原谷的父亲心中的善端是因为儿子种下的,他抛弃老父的行为,是典型的“无亲”的行为。但原谷却用自己的孝心警示并劝谏了父亲,使他心生悔悟。当然这种悔悟还是基于养儿防老的功利性思想,但它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对良善的社会道德有示范和教化作用。

孝亲的教育首要重视和落实的应该是家庭教育。“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语,见《汉书·贾谊传》)父母在孩子童蒙时期最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教育意识和良好的教育方法。正如朱子《小学》中引宋儒张载张横渠先生的一段话:

教小儿,先要安详恭敬。今世学不讲,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益凶狠。只为未尝为子弟之事,则于其亲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根常在。又随所居而长,至死只依旧。为子弟,则不能安洒扫应对;接朋友,则不能下朋友;有官长,则不能下官长;为宰相,则不能下天下之贤。甚则至于徇私意,义理都丧,也只为病根不去,随所居所接而长。

这段文字读来感觉与当下社会的诸多人与事何其相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没有孝亲的教育,便不会有敬长的意识,更不会有敬天下之贤的德行。

不孝的表现其次是“无法”,心中无亲,就不知敬畏,对圣人之言多有微词,这种做法在当下的直接表现就是妄自尊大,甚至“无法无天”。这也是造成社会大乱的原因之一。

在曾经的一次研讨会上听一位专家公开讲:“孟子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都读过圣贤书,都可以成为尧舜,成为圣贤。”“孔子也是人,不是神,他一生也就编了几本书,我们都能做得到。”

听过这些话,我哑口无言,心里不知是悲哀还是感慨。

圣贤境界是儒者心头的至高境界,但我们在成就自我的路上必须心存敬畏,经历一番冰霜洗伐,口诵心惟,方可无限接近于圣贤。浅薄无知、无所敬畏、狂妄自大是一定要戒除的。

如果无所敬畏的话,我们就根本无法和圣贤结缘,狂妄自大也无法与圣贤结缘。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第十六》

在孔子看来,君子要懂得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言教。我们反躬自省,是否真正懂得敬畏?我们必须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圣贤。我认为,面对圣贤,我们的态度应该像司马迁那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日就月将,提升道德。

不孝的表现再次是“无上”,在过去就是藐视君长,目无国君,甚至反对、欺凌,进而挟国君之威而成一己之私,更有甚者造成兵连祸结,民不聊生,因此而留下千古骂名。

无亲、无法之人才会成为无上之人,也必然会成为无上之人。因为只有无敬无畏,才敢于赤裸裸地宣称:

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桓温)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

中国历史上曾经给民族和文化带来深重灾难的党锢之祸、阉宦乱国、外戚专政、手足相残等,无一不由此而起。《孝经》于此已明确指出:“此大乱之道也”,何等睿智、何等深刻!但这些悲剧每一个时代都在重复地上演着,而所有这些行为无一不是由于不孝而产生的。

125年,东汉第七个皇帝汉顺帝即位。外戚梁家掌了权,梁皇后的父亲梁商、兄弟梁冀先后做了大将军。梁冀是一个十分骄横的家伙,他胡作非为,公开勒索,全然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汉顺帝死去的时候,接替他的冲帝是个两岁的娃娃,过了半年也死了,梁冀就在皇族中找了一个8岁的孩子接替皇位,这个孩子就是汉质帝。

汉质帝虽然年纪小,但很伶俐,他对梁冀的蛮横十分看不惯。有一次,他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朝着梁冀说:“真是个跋扈将军!”梁冀听了,气得要命,当面不好发作,背后一想:

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长大了还了得?于是暗暗把毒药放在煎饼里,送给质帝吃。

梁冀害死了质帝,又从皇族里挑了15岁的刘志接替皇位,这就是汉桓帝。

汉桓帝即位后,梁皇后成了梁太后,朝政全落在梁冀手里,梁冀更加飞扬跋扈。他为了自己享受,把洛阳近郊的民田都霸占下来,作为梁家的私人花园,里面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他爱养兔子,在河南城西造了一个兔苑,命令各地交纳兔子。他还在兔子身上烙上记号,谁要是伤害了梁家兔苑里的兔子,就犯了死罪。

梁冀这样无法无天地掌了将近二十年大权,最后跟汉桓帝也闹起矛盾来。梁冀派人暗杀桓帝宠爱的梁贵人的母亲,汉桓帝忍受不了,就秘密联络了单超等五个跟梁冀有怨仇的宦官,趁梁冀不防备,发动羽林军一千多人,突然包围了梁冀的住宅。梁冀慌里慌张得直发抖,等他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知道活不了了,只好服毒自杀。

梁家和梁冀妻子孙家的亲戚,有的被处死,有的被撤职。把梁冀的爪牙心腹三百多人全撤了职之后,朝廷上的官员差不多一下子全空了。

汉桓帝没收了梁冀的家产,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租税的半数。

但让桓帝始料未及的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刚刚解决了外戚擅权的重重危害,便又陷入了宦官专权的新的危机中,并直接开启了党锢之祸的大门。

以上种种,都是“无上”惹的祸。“无上”的行为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中,也有着很大的“市场”。在当下,“无上”的行为主要表现在,身居高位却不能正确对待上下关系,对上级阳奉阴违缺乏尊重,对自己所应负担的职责和权力缺乏敬畏。也表现在错误地理解人人平等和个性自由,忘记了平等和自由必须要受到限制,没有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的平等,也没有漫无目的的随意自由。

在对待父辈、师长、上司的时候,切忌“无上”这种行为。绝不能失却了发自内心的尊重。古人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母官”等,一方面是从为师者、为官者的角度给了他们一个身份和义务上的限定——他们要像父母爱子一样去爱学生、爱百姓。另一方面也是对在下位的学生和百姓来说,要有尊师重道、尊君敬长的心态。这样才会实现上下相亲的和谐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设定,看似不平等,但却是最合乎人性的思考和设计。

同样,对不孝之罪的严格惩处,也是基于人性,究其根本,还是希望能通过落实孝道进而实现天下大治。因为在儒家看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第一》)

这是对人性之善的呼唤与期待,更是对人性之善的信任和皈依。 ThDXlbcI3p+fy2ufplXJPmbGtG8qAmE/1uFNmV5l26WBHAn73PuDoaC2XTSHys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